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生态工业园共生产业链的形成机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该过程是共生产业链各个体通过寻求一种制度安排,以合理利用整条共生产业链的内、外资源,在尽量保护环境的同时,进而形成低成本、差异化或者两者结合的竞争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合作博弈的利益分配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共生产业链稳定的两条定理,并依据定理对共生产业链演进中的各种情形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7  
工业共生网络是生态工业园内企业合作的主要组织形式。由于生态工业园形成的路径不同,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也各有差异,但不同的运作模式面临的风险和具有的效率不同,会最终影响整个共生网络运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结合国际范围内生态工业园发展趋势提出依托型共生、平等型共生、嵌套型共生和虚拟型共生四种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分析其形成机理、运作特点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顺利进行生态工业园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随着经济的发展,由工业引起的污染逐渐得到了重视,建立生态工业园被认为是目前解决工业污染、保护环境的一种可行的途径。在生态工业园内企业相互链结,充分利用资源,一个生产过程的“副产品”将会是另一生产过程或另一家企业的原材料,整个工业园形成一个各种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从而形成共生网络,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为什么会建立这种工业共生关系呢?文章将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对生态工业园中的工业共生行为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工业共生的机理,为我国建立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态工业共生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生态工业共生网络(EISN)运作机理和主体间结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明确EISN的网络结构;并以卡伦堡和北九州两个典型生态工业园为例,具体分析了EISN中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及各利益相关者在EISN中所起的作用;综上分析,明确我国EISN中各利益相关者的类型,并提出了协调EISN中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基本策略,实现EISN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博弈互动机理下的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共生耦合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是发展低碳农业的重要载体,如何使农业产业链与生态链进行共生耦合,使经济理性与生态理性统一,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与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建立有效的共生耦合机制以解决发展动力不足问题成为关键。本文基于微观视角,采用博弈论囚徒困境模型,分析了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主体间的互动机理,研究了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的共生耦合机制,即资源循环利用机制、生态价值补偿机制和利益合作与风险分享机制;最后以武汉市东西湖发展低碳农业生态产业链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6.
基于区域科技资源集聚与共生理论的适切性,运用Logistic方程构建区域内企业和高校协同合作科技资源集聚模型,揭示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微观机理。基于此,对黑龙江省科技资源集聚的阻隔进行实证研究,并给出疏解策略。通过揭示区域科技资源集聚的微观机理,为地方政府提升区域科技资源集聚水平提供了决策支持,从而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地促进企业和高校两大核心集聚体的协同共生,以此促进区域科技资源集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生态工业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多种企业和嵌入关系组成,园内各生态企业间构成“产业生态链网”,链网中的企业相互促进,互惠互利,构成了产业耦合共生网络系统。为分析生态工业园产业耦合共生网络的发展水平,应用灰关联模型对油气资源型城市生态工业园产业耦合共生网络生态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经济、环境、物质减量循环和网络结构关联度分析能反映产业耦合共生网络生态效率的总体水平及网络稳定性状态,进一步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首要位置”是鄱阳湖经济区规划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要素进行现状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王兆华  武春友  王国红 《软科学》2002,16(2):11-14,18
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唐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王炳英  谢建波 《内江科技》2011,32(11):45-45
通过时夏玉米覆膜种植生物量全生育期内变化特征分析得出:生物量变化趋势为快升~慢升~平缓变化一稳定~下降;叶面积呈。“S型”变化覆膜种植总生物量累计高于露地种植,玉米穗部性状覆膜也较露地优越株高.叶片教等的发育较露地提前3天左右,表明覆膜种植能有效提高作物生物量累计,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杏不同优选类型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得出:山杏优选类型之间差异不是很大。但不同类型之间的生理指标还是存在着差异的。由此可以得出哪个山杏的品种更具有抗旱性,为辽西地区的抗旱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长柄串珠藻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柄串珠藻是一种要求水温较低且恒定并适应光强较弱的小型淡水红藻,生存于Ph7.5,夏天水温为17°C ,冬天水温为14°C ,全年水温波动不大,钙含量较高而其它营养盐分含量较低的泉水中。奇光合作用的最适水温为15°C ,光合作用的适宜强光为30μmol/m2.s-50μmol/m2.s,最适光强度为35μmol/m2.s-45μmol/m2.s,40μmol/m2.s光合速率最高峰,为其饱和光强。长柄串珠藻的光补偿点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C、10°C、15°C、20°C和25°C的光补偿点分别为4.5μmol/m2.s、5μmol/m2.s、5.6μmol/m2.s、6μmol/m2.s和7μmol/m2.s。呼吸速率在光合速率增大时也升高,且与水温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在《科学时报》记者的访谈中我曾经强调(2007年12月2日),建设生态文明要把生态学的"共生"概念推广到人类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内部人们之间的关系,它基于我对当代文明发展趋势的忧虑和对理想的未来文明的向往。发展着的全球化经济正在形成一条巨大的经济链,处在下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上位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低熵的能源和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目标是通过产业共生最大限度地降低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出产业共生的"技术创新悖论"问题,通过对产业共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辨析,揭示了当前生态工业园效率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扩展的Logistic模型,描述不同共生关系下的集群内企业间的成长情况,并进行生态稳定性分析。研究发现集群在对称互利共生且企业独立成长的情形下,企业的质参量水平最高,也是最和谐稳定的。通过对共生关系的分析,提出产业集群生态共生稳定平衡的两点重要条件,其一集群内企业间必须保持一定的差异性,其二集群内企业必须协作与竞争并存。  相似文献   

17.
《软科学》2014,(9):69-73
从网络协调视角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绩效的关系,对于从企业层面理解生态产业共生网络和提升网络绩效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在深入分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核心企业领导力、网络协调和网络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了实证研究框架。通过调研收集问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态产业共生网络中核心企业通过发挥影响力、控制力和引领力协调各方关系,从而对生态效率、关系质量和网络整体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网络协调通过影响关系质量来加强网络整体绩效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8.
我国有丰富的湖泊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由于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致使一些湖泊萎缩甚至消亡,湖水严重污染,水产资源衰竭,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地区的持续发展。文章就湖泊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思想和保护对策以及治理的原则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借鉴生态位和共生理论,通过Logistic模型构建和相平面法应用,探究农户和龙头企业间不同的共生行为模式和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和龙头企业间最主要的模式分别是寄生共生、竞争共生、独立共生和互惠共生;(2)偏害共生和偏利共生是农户和龙头企业由竞争共生向互惠共生演化中伴随出现的模式;(3)生态位重叠度和阻滞系数的大小决定了演化的方向,只有生态位重叠度大于阻滞系数,双方才向互惠共生演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工业生态学理论,对比传统钢铁行业生产流程,分析钢铁生产物质流、能源能量流、技术流等流程,构建钢铁行业生态共生网络。将钢铁共生网络作为一个复杂系统,系统地分析钢铁行业生态共生网络运行机制。从其形成条件出发分析共生网络,建立钢铁行业共生网络动力机制模型,分析其动力要素,以期为钢铁行业生态共生网络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