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哈佛大学建于1636年,是仿效当时剑桥大学的模式而建立的,始称剑桥学院。1639年,学校更名为哈佛学院,目的是为了永久纪念学校创办人之一和办学经费的主要捐献者、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文学硕士约翰·哈佛。1780年,哈佛学院被马萨诸塞州议会破格升为哈佛大学,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常被简称为哈佛。  相似文献   

2.
与广播为友     
“蓝色的风 ,深色的夜 ,轻轻地串起你和我……”当主持人低沉、平缓而动情的声音由夜的深处轻轻地传来时 ,每一位不夜人 ,都会在这样的夜里 ,卸下一身疲惫 ,放任自己的感情 ,走出喧嚣 ,来到这一片宁静的港湾……以前 ,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与广播结下不解之缘 ,每天忙碌于学习和生活 ,逃不出封闭式的“三点一线” ,没有太多的闲暇去顾及自己的感受。远在他乡 ,异地求学 ,生活在一个拥挤嘈杂的世界里 ,难得一个人独享宁静 ,体味悠闲。如果我们每一天都能从杂乱的氛围中解脱出来 ,在夜空下静静地聆听别人的心声 ,那实实在在是一种最美妙的享受…  相似文献   

3.
与书为友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耐心相伴,陶陶其乐。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难,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以亲抚和安慰。英国文艺评论家赫兹利特说:“书籍深透人心,诗随血液循环。少小所读,至老犹记。书中所言他人之事,却使我们如同身历其境。无论何地,好书无须倾尽其囊,便可得之。而我们的呼吸也会充满了书香之气。”  相似文献   

4.
与经典为友     
肖川 《师道》2002,(4):21-21
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语。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道不远人。而大道理就更不难悟识到。所以,教育的智慧,大多  相似文献   

5.
与书为友     
古人读书,重其熟悉而不在乎片面追求词句的一时之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读书者的耐性和上进的求学态度.这种对文化"兼容并包"的做法,今人也深表怀疑.  相似文献   

6.
与书为友     
追名逐利的现代生活,书籍已渐渐被人所遗忘:多少人没日没夜地“守护”电脑,绝不读诗书;多少人日以继夜地关注股票的涨跌,绝不翻阅唐诗宋词元曲;多少人在麻将桌上日夜兼程,绝不愿静下心来反思生命……他们疏远了在纷乱尘世得以返璞归真的心灵殿堂———书籍。我愿以书为友,在“腥风血雨”的年代打开另一扇窗,徜徉于另一个世界。与书为友,即使身无分文,也胸怀坦然。静谧的夜晚,斜倚床头,橘黄而温馨的灯光下,读书便是最美的享受。随意的一卷在手,与古人对话,听贤者谈天。读至妙处,更有海水渐退方见石、浓雾散去方见山之发现,领略知识的无限风光…  相似文献   

7.
与百姓为友     
一个人在外省为官时总比在京师为官时对国家的贡献大。苏东坡在元事占四年(1089)七月到达杭州.任杭州太守兼浙西军区钤辖。时年52岁。他弟弟子由已经由户部侍郎升任吏部尚书。赐翰林学士;那年冬季。子由以皇帝特使身份出使契丹,往返四个月。  相似文献   

8.
与书为友     
《同学少年》2016,(10):12-13
<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我的座右铭。因为我的生活离不开书……我的书包里总有几本课外书,等待我闲暇时去翻阅。书中优美的语言、感人的故事,我都会用心去细细品味。读书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而且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突然迷上了四大名著,每天晚上做完功课,读书读到深夜。书中那引人入胜的情节把我带入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当我在文字  相似文献   

9.
与书为友     
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这样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如此,当你擦亮双眼,你就会发现:一位挚友就在你身边,它就是——书籍。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时时处处与书为友吧!闲暇时,伴着阳光在书的世界中漫步,做一名勇敢的跋涉者。此时此刻,你可以在书海中纵情遨游:读《钢铁是怎  相似文献   

10.
与书为友     
书是船,把我从懵懵懂懂的码头载向广阔的知识海洋;书是灯,把我的生命之路照得一片光明;书是精神食粮,让我的心充实饱满;书是芳芬的花朵,让我的每一个日子奇香四溢……  相似文献   

11.
与挫折为友     
生活中你想与谁做朋友?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觉得,应该与挫折做朋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就曾亲身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美妙过程。在我读五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张老师宣布,第二天要竞选中队委。顿时,教室里走廊外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讨论这件事儿。这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当上中队长。  相似文献   

12.
与孩子为友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面对的是许多的孩子。有的孩子生性乖巧,讨人喜欢;有的孩子活泼开朗,伶牙利齿;有的孩子天生内敛,沉默寡言;有的孩子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也有的孩子只顾自己,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理由强求他们去放弃个性,也没有理由以貌取人,更没有理由忽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每一个孩子更像是来自不同土壤的花朵,绽放着各自的美丽,散发着不同清香。而教师则是护花使者,用爱与信任灌溉、呵护每朵小花,让他们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相似文献   

13.
与经典为友     
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道不远人。而大道理就更不难悟识到。所以,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淘,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媚俗的重要表现就是赶时髦。现在,人们动辄就用“根本变革”、“全新的理念”、“截然不同”来描…  相似文献   

14.
与书为友     
严格地说,我并不具备当一名好老师的先天条件,但我似乎天生就有阅读的习惯。从教19年来,正是这个良好的习惯逐步增强了我做一名合格语文老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与书为友     
  相似文献   

16.
与书为友     
欲知其人,常可观其所读之书,恰如观其所交之友。与书为友如同与人为友,都应与其最佳最善者常相伴依。好书可引为诤友,一如既往,永不改变,两心相伴,陶陶其乐。当我们身陷困境或处于危险,好书终不会幡然变脸。好书与我们亲善相处,年轻时从中汲取乐趣与教诲,到鬓发染霜,则带给我们  相似文献   

17.
与子为友     
再过两个月,儿子焕儿就满四周岁了。我常常为怎样教育这个小家伙弄得晕头转向,宠了怕惯坏,严了怕吓着。我找来许多教育专家的书,看一本还好,看两本就找不着北了,看三本四本等于没看——到时还是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还是把他当成自己的朋友来相处吧,或许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一天,焕儿看到《狮子王》好看,就跑到书房来缠我:“爸爸,我要你陪我看《狮子王》。”我赶紧点头:“好,好,好!”实际上,我是准备推辞,但他却很认真:“走啊,走啊。”拉住我的手像请客吃饭,没办法,只好随他而去。看了一半,他爷爷说话了:“焕焕,VCD不看了,我们看新闻好吗?”他坚持要看下去,说:“还有一集,看完这一集就看电视好吗?”我们也就只好顺着他。谁知一看,我还真给这部片子迷住了,等我准备再看一碟时,焕儿已依偎在我怀里睡熟了。  相似文献   

18.
与书为友     
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书可以治愚。”而我要说:“书是我 的良师益友,成长不可无书。” 书给我启迪。在我的书橱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小到 成语故事、童话、小说,大到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虽然有些书  相似文献   

19.
与经典为友     
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媚俗的重要表现就是赶时髦。现在,人们动辄就用根本变革、全新的理念、截然不同来  相似文献   

20.
与书为友     
有一群弟子要出去朝圣。师父拿出一个苦瓜,对弟子们说:随身带着这个苦瓜,记得把它浸泡在每一条你们经过的圣河,并且把它带进你们所朝拜的圣殿,放在圣桌上供养,并朝拜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