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那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怎么样呢?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做才能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起来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亦有其人文性的一面。如果能实现其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既有利于学生提高使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又不致使语文教学嬗变成“技艺之学”;既有利于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又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情搡陶冶、文化熏染,端正价值观。从教材处理、教学设计、活动组织等方面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略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是对语学科性质和特点的科学界定。“语”学科的“”,既不是“学”,也不是“字”,它的含义是“书面语言”;“语”是“口头语言”和“局面语言”的合称,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语言的功能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人类化。语言和思维,思想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语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是根据语言的性质和功能确定的;小学语是一门工具性,人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语教学体现人性,既要突出以人为本,又要体现化性。工具性和人性的统一。既要体现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又要贯彻寓教于。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听了一堂公开课,授课教师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堂上投影幕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接一个颇具启发性的问题,一幅接一幅优美的画面,问题与画面对学生都颇具感染力,且能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讨论得热闹沸腾,回答也是精彩纷呈。从直觉看,这是一堂效果甚好的课,可谁知在评课时专家却提出不同意见:这堂语文课缺乏"语文味",教者过于强调对学生情  相似文献   

6.
时代不断地发展进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文化教育领域的发展进步,而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当中,就曾明确地指出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基本语文素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而对于如何有效地理解语文学科的基本核心素养,也成了小学语文教师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卞小勇 《语文天地》2011,(21):42-43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文学知识,还应从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人文性落实到语文教育中,就是给学生建立一种精神的底子。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为对  相似文献   

8.
卞小勇 《语文天地》2011,(11):42-43
语文学科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点。语文教学不仅应教给学生文学知识,还应从情感上感染学生,让学生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9.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和《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为中学语文教学确立了新的规  相似文献   

10.
吴娟 《鸡西大学学报》2009,9(5):117-119
学术界围绕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争执不休。工具论者从语言的工具性推及语文的工具性,认为语文是人们进行思维、交流思想、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储存传递信息的工具,并因此将语文定位于工具学科。人文论者认为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是站在人的高度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笔者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才是语文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11.
学科的性质是学科理论建设的核心问题。中学语文学科性质观是中国语文教育界几十年来一直关注与讨论的话题。于漪老师对于该学科性质的认识经历了由工具性、思想性统一到工具性、人文性并重的过程。研究于漪老师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发展历程,对于今天的语文教学,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59-260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教学中既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又要防止把语文阅读课上成人文性极强而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课。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3.
14.
翟焕凤 《成才之路》2012,(17):28-28
正由于应试教育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学容易忽略人文内容,一味地进行文章分析,乏味的讲解,引起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消失。自从新课改后,这一趋势已大大改善。然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轻视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片面追求人文课堂松弛,气氛热烈在表面上,但没有把语文的精髓展现出来。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解,还要把必不可少的积累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罗有岩 《云南教育》2004,(19):51-5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充分肯定《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论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新的表述。这一表述,结束了教育长期以来关于语文学科功能的争论。这一新的理念强调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偏重工具性、人文与审美思维欠缺、美文讲授不美等现象作系列分析;提出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审美性相统一,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意味着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给予学生思想情感道德观念的引导,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联系生活,创设情境,强化学生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把学生培养成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人。  相似文献   

18.
一直以来,"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语文教育的定性定位"都是语文教学改革中争论的热点,几乎每一次改革都要涉及到这些问题。经过数十年"拉锯式"的讨论,尽管有些方面的看法趋于接近,但未形成真正的共  相似文献   

19.
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既是无数语文工作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也是当前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待。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从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基础知识教学、听说读写训练、作文教学四大方面,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统一进行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后,我对“语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性的统一”专题讨论情况进行回顾,现将天津曹媛、内蒙古丛智芳、海南吴春娆、甘肃李建萍、杨昱婷等专家和代表的观点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