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学生志愿服务受到了较高的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我国高职护理学生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志愿服务过程中问题频出,并没有发挥出志愿服务自身的育人功能,不利于高职护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对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从高职护理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入手,对现阶...  相似文献   

2.
李霞 《教书育人》2013,(12):46-47
自共青团中央1993年12月提出组织"青年志愿者行动"以来,志愿服务便蓬勃开展起来,全国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逐渐成为志愿服务队伍的重要力量。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方式,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我国高度重视青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工作。大学生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模式,引导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型社会实践活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和重要一环,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在深入阐释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困境,并提出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优化路径,以推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成为一个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相似文献   

5.
高职生不仅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的特殊阶段,也处在从"准社会人"向承担社会职业的社会人过渡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高职生能否顺利完成"社会成长"至关重要。志愿服务作为高职生最直接有效的与社会环境相接触的途径,可有效促进高职生个体社会素质的提升。这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所不能代替的。志愿服务对高职生社会成长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对于高职生社会意识、价值观、情感、认知等多方面引导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志愿服务一直是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但关于其长效机制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基于实践育人的视角,在剖析大学生志愿服务、志愿服务载体及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理念先导、平台支撑、组织保障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结合实地调查、深入访谈等形式,对高职院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情况进行探索,提出树立协同化的发展理念、建立长效化的发展机制、开启社会化的工作模式等,以增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高校志愿服务开展的实践育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主题鲜明,时代感强,促进高校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校园走向社会,从理论认知到实践真知。本文主要从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推荐方案设计、重点举措三个方面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模式进行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艳 《科教导刊》2024,(5):131-133
志愿服务是高校开展实践育人的主要抓手,是大学生健全人格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锻炼实践能力和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平台和载体,是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文章立足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从强化志愿服务宣传、落实组织机构建设、拓展志愿服务平台、加强专业化指导等方面,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途径,旨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力争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意义与现状,立足校本资源,在初中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打造德育品牌的实践研究。学校实践的经验总结——按需设岗,规范招募,培训上岗,社团化管理,机制化评价。有序推广、深化,建成德育活动品牌,成为学校实践中育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1.
马越 《中国德育》2009,(6):90-92
一、开展青年志愿服务的意义和背景 志愿服务起源于19世纪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在世界上已经存在和发展了一百多年,其核心精神是“自愿、利他、不计报酬”。志愿服务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中国。1993年起,共青团中央发起青年志愿服务,倡导全国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青年志愿服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内容,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新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关工作,逐渐形成了系列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管理模式,并通过问卷调查,对工作经验和数据进行总结梳理,形成相应理论.  相似文献   

13.
志愿服务是公民社会的核心理念,是大学生积极响应"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的精神体现,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和育人优势;是新时期高校新育人范式。  相似文献   

14.
志愿者服务是志愿者基于自身意愿,选择将时间、精力等奉献给服务对象的一种自愿行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高校运用志愿服务作为载体介入当前以社区形式存在的社会群众组织,在其中既发挥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上的实践效用,又将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充分凸显。本文基于民族高校育人实际,对志愿者服务下的实践育人模式展开探索,通过科学规划、教学改革、专业化项目化建设、平台建设、品牌建设等多种手段,培育了超过800名优秀的学生志愿者,社区满意度达98%,形成社会组织12个,组织活动超过80次,为社区的志愿服务做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5.
16.
李芹 《中国德育》2014,(14):16-21
在当代社会,志愿者的活动范围延伸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和层面,志愿者已进入主流社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志愿服务也呈现出多样化、组织化、规范化以及服务动机多元化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认识志愿服务的时代特征,对于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活动应该关注社会重点现象,把握事件细节,结合社会发展需求提出活动项目内容。文章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探究了该院展开的"我是河小青,美丽湖南行"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希望以此突出地方水利特色,特别是为当地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发展夯实基础,打造品牌,重点谈谈该院在项目中的实践做法。  相似文献   

18.
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获得了巨大成功,赛场内外,志愿者以美丽的微笑和热情的服务备受瞩目,赢得了尊严和荣誉。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高校。北京高校开展奥运志愿者工作近两年时间,梳理高校奥运志愿者工作留下的宝贵财富和经验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某校电子工程系家电义务维修进社区为例,阐述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起到哪些作用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实践系统性地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19,(4):13-17
阐述志愿服务实践是弘扬妈祖文化的有效载体,体现在主体方面,妈祖文化对志愿服务实践发挥着个体文化濡化、群体自我认同和社会心灵契合的功能。探讨妈祖文化融入志愿服务实践的路径:加强妈祖文化角色中的志愿服务主体协同融入,重视妈祖文化节日中的志愿服务养成教育,建构妈祖文化情境的志愿服务身份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