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华南 《教师》2011,(6):41-42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实施,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对内容、情感和立意方面进行综合整体的解析。如果没有从整体上去观照文本就去分析文中的局部与细节,那必然导致断章取义,理解也肯定存在偏颇,从而导致阅读的失败。因此,本文从理念创新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从整体上对现代文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周洁 《广西教育》2012,(24):39-40
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并深入领会其含义的能力,是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迅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思想主旨、情感内涵的一个切入点。如果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能贯穿这一教法,让学生经过训练能熟练地找准文本中表现其主旨的关键词并以此为突破口去解读文本,那么,学生在应对高考现代文阅读备考时,也能将此法迁移至课外的现代文阅读中去,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有效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能力和应试能力。  相似文献   

3.
现代文阅读是中考语文一个至关重要的板块,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分值占比较高,文本选材精致,题型设置相对固定,但抽样分析答题情况发现,学生普遍在文本整体理解、信息筛选、阅读速度和方法、答题规范性和程序性、卷面书写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文章从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型设置和考查重点展开论述,对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考现代文阅读备考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4.
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意识指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现代文阅读练习的情况下,要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不要局限于从局部把握某一部分内容。而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时候教师是为了做题而讲,所以往往忽视了整体意识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性。而《课程标准》强调"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和词句含义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整体把握和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与辨析是非、善恶的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文本以及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相似文献   

5.
2007年,各省高考现代文阅读的选文长度增加,难度也有所加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在阅读与鉴赏中,“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
欣赏阳光     
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题型:“阅读下面的句子,写出自己的感受(理解)”“品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等等,透过字面,揣摩命题者用意,不难发现这样一类题目主要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2006年武汉市语文中考说明也依然把“词句理解”列入现代文阅读考查范畴。因此,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亟需培养学生结合文本理解句子的能力。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面对这类句子理解题型无从下手,不知从哪个角度、哪个方面去理解。  相似文献   

7.
中考现代文阅读旨在考查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考生如果要在阅读理解上拿到好成绩,提高正确答题的命中率,就要在现代文阅读解题时掌握“三准”,即准确理解、准确定位和准确表述。  相似文献   

8.
何效明 《新高考》2007,(12):11-14
【现状分析】多年来高考现代文大阅读题得分率普遍不高,究其原因,一是不少考生平时没有遵循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未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在解答时,读一遍文本就匆匆答题,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三是没有真正掌握解答现代文大阅读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考阅读试卷中,现代文阅读是评估学生文本辨析、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题型,但由于该类体系的整体考查范围广、知识点繁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阅读题答题技巧时,需要不断加强复习效果评估,总结现代文阅读题的训练方法,指导学生高效率完成阅读题的复习,帮助学生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文章对现代文阅读题中问题、未来出路的研究,对提升初中现代文阅读复习质量,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就教学而言名为专项实为散点,复习效果有限;就学生而言在文本解读欠缺的情况下侧重于技巧性的复习训练,复习效果也很有限.中考现代文阅读要想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必须从“形式”走向“内容”,即要以文本解读为阅读复习的逻辑起点,以写作思维为阅读理解的解题门钥,以定点突破为阅读复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文阅读可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形式。课内阅读范围小、变化少,反映不出学生的真实水平,而最能反映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考试中拉出差距的是课外现代文阅读理解。那么,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明确文章所蕴含的意义,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呢?相信不少教师和学生为此大伤脑筋,现代文阅读的方法有一定规律可循,特别是说明文阅读,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现代文阅读中应注意强化文本意识,而这一培养目标也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理解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作者的观点,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可以说文章中词语的含义、文章的内容、作者的观点,都是从具体的文本而来,每一个问题都是针对具体的段落或者全篇而设置的,解答时一定要将题目回归到文本上来才对。  相似文献   

13.
王卓 《高中生》2014,(8):5-5
文学类现代文阅读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但从近两年阅卷的情况来看,考生在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欣赏作品的形象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许多考生不能对文本作整体的、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答题时存在文本理解不准、审题不清、要点不全、表述模糊、答题思路不清晰等多种问题。因此,考生在复习冲刺阶段,要特别重视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提高分析、综合、鉴赏、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中考现代文阅读八大能力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早就明确了现代文阅读评价及考核的要求:“现代文阅读要从学生阅读与理解、综合与分析、鉴赏与评论角度来评价。认读与理解重在评价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受;综合与分析重在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鉴赏与评论重在评价学生的个体体验和价值判断的能力。”教育部的《全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则更加清楚地提出了具体要求:现代文阅读重点、  相似文献   

15.
一、读透文本,找到答案 科技文阅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现代文阅读,只要认真领会文本内容,答案就可在原文中找到。无论是概念的理解、句子的含义、文本的分析还是对文本进行推断想象,答案都与原文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培养职高生的现代文阅读鉴赏能力,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阅读鉴赏的困难,必须提高学生整体的语言素养。依据几十年阅读鉴赏的经验。笔者认为把握思考方向,是提高现代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关键。在阅读鉴赏现代文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阐述高中现代文阅读解题时的解题策略,使学生在现代文阅读理解时能拨云见日,有道可循。首先,应树立文体意识,整体把握文本,明确文章的写作目的和所要表达的主旨;其次,深入审题,把握题干的知识指向,将抽象的语文能力要求与具体的语文知识相结合,对有着抽象的语文能力指向要求的问题,利用自己熟悉的语文知识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高考分值分布中,现代文阅读是继作文之后,分数第二重要的内容,这表明现代文有着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随着高考考纲的变化和要求,以全国I卷作为参考,现代文阅读实现了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三类文本的全部考查,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要求。然而,高中生现代文阅读存在着不少问题:阅读材料种类过于单一、学生的解题思路过于单一并且模式化,缺乏独到的见解、不能对文章主题进行深层次的概括和归纳。基于高中生的阅读现状和全国I卷现代文阅读考题和考纲的变化,本文针对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训练对策,给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一些启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头戏,常常给考生难以把握的感觉。提高现代文阅读效率,指导学生探求阅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临场阅读习惯,训练答题技巧和方法,对正确理解、综合分析、鉴赏评价文章是大有裨益的。现代文阅读有规律可循、有相当的技巧和方法可用,阅读题大多因文设题,所以解答时必须注意因文解题,从文中找答案。必须特别注意对文章的基本理解与整体把握,可以说整体把握是阅读理解的重要方法。阅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能否正确把握文章内容的主旨。本文将对整体阅读把握主旨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粗浅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自从文章阅读理解简答题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之后,单纯知识识记的题目,当下已少之又少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检测逐渐形成了以阅读与写作为主体的格局。阅读理解包括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不同文体的现代文阅读理解。其中古诗词鉴赏与现代文阅读中的简答题成了学生的高考拦路虎。从总体上说,语文高考中学生对古诗词鉴赏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能力相对较差。这既与考试的层级要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