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数学解题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串联数学知识,促进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但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重要性。故本文从初中数学视阈出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反思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在高一学生中尝试开展"反思学习法",通过实验,实施在例题的方法规律处反思,在易错处反思,解题后反思的策略,促进学生形成反思习惯,达到培养其数学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反思是学生对自身思维结果进行重新认识和检验的过程.是数学学习的动力与核心。没有解题反恩,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不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重视“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解题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作用.并对初中数学中加强“解题反思”作用的方法与方式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74):69-70
初中生已经初步具有了抽象思维的能力,故而初中的数学教学,不再像小学的数学课程教学那般,只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培养,只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初中的数学教学开始逐步由对知识本身进行学习进入到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阶段当中去。为此,初中数学教学开始注重"解题反思",并且开始尝试将"解题反思"的教学方式运用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文章就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反思"的意义和相关内容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有反思的练习才是有效的。反思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学习素养之一。要培养学生主动反思的思维习惯,通过具体解题,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反思数学学习中的生活体验,反思题目中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反思解题思路、途径,反思题目特征、结论,把培养反思习惯,提高反思能力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解题是重要的环节,教师借助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可以使其掌握数学学习方法。转化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得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具体、简单,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对转化思想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师的解题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学生的解题思维习惯出发,利用分析教师的解题错误、问题变式教学和学生成功解题后的种种良好的习惯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学会数学反思,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养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深化发展的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 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 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培养学生的 解题反思能力可以为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从该角度出发,优化数学教学课堂。本文主要分析了 反思性学习的含义与基本特征,提出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 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杨云丽 《考试周刊》2013,(71):68-68
学生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多学生在平时的数学学习中仅仅满足于解题。缺少解题后的反思和总结.从而导致数学能力低下.制约了数学成绩的提高。作者在多年的初中毕业班数学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解题后反恩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在解题之余,自主反思,自主总结,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能力.使得数学教学更高效。  相似文献   

10.
张招娣 《考试周刊》2013,(76):76-77
七年级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入门学科,引导七年级新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教法,是每一位数学教师肩负的重要责任.教学中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解决教学方法衔接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和思维习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透彻的理解,让解题思路更加条理化,我们应指导学生学会反思,能够优化解题方法,学会总结归纳,寻找解题规律。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简单阐述了学生解题反思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解题反思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数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反思的环节,势必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培养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文章主要对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解题反思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关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升数学学习力。为此,教师可通过引导数学实验、引导数学反思、引导数学类化,来帮助学生数学思维经验的积累、发展、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林志光 《考试周刊》2014,(50):67-67
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解题后的反思习惯,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发现规律,形成技能与技巧,还能触类旁通,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但是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呢?本文借助波利亚的解题思想,结合实例探讨了初中数学解题过程的思维训练全貌,旨在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建构行之有效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学习数学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非常重要。构造法作为数学的解题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拓展解题思路,寻找到最有效的解题过程。教师要以构造法为主题,深入分析如何巧借构造法这一解题方法,帮助学生锻炼数学解题思维,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为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应用构造法巧妙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从若干方面分析构造法在高中数学当中的巧妙应用,旨在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68):69-70
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层层迷雾的数学问题,皆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学习和解答。初中生正处在数学打基础的重要阶段,也是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筑牢数学基础。文章从注重优良思维习惯培养、设置开放性问题、加强解题思想方法指导三个方面入手,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策略进行探究,旨在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在解题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解题技巧,还应当在其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初中数学课堂解题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解题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满足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求,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学观认为,教学应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学科基本的学习方式、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对于中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可以充分利用不同题目之间的相似性,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养成反思解题的思维策略的习惯,通过一题多解和增加变式的教学,在反思和回顾中使学生在拓展出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拓展思维的广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不同题目的解题思路,培养举一反三的解题与学习技巧,从而提高数学成绩.  相似文献   

20.
郝海梅 《成才之路》2012,(30):41-41
正反思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初中数学解题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反思如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得到巧妙地应用,那么对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积极性,拉动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以及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都有着很积极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也应当给学生预留一部分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同学有机会对很多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独立地反思。尤其在初中数学这一领域,反思的巧妙运用就会让学生很快地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尤其是解题能力。在反思的帮助以及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很多解题中的陷阱如盲目解题、低效甚至无效的题海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