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亚云 《广西教育》2012,(17):96-96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互助等。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反映了幼儿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是幼儿素质水平的一种体现。如何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2.
3.
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并对他人、群体和社有利的行为.感恩意识、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等均是亲社会行为主要构成成分.研究证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必须经过一定的教育和训练才能具有真正的亲社会行为.本文从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因素出发,提出实施策略,并针对性地开展追踪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弗洛伊德认为,一个未经社会化过程的个体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以自我为中心转变为具有利他倾向的过程,不仅能够加快他们由  相似文献   

5.
魏姗姗 《教师》2022,(5):84-86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围绕"从远离幼儿的生活经验转向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从抽象的理论知识灌输转向具体的社会行为引导"和"从浅显表面形式的停留转向深入本质内涵的探究"三个方面来阐述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6.
王敏 《山东教育》2002,(30):29-29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多种多样,如为了期待外部的奖赏,为了获得社会的赞许,或为了减轻自己消极的内部状态(例如,因看到一个需要帮助者而感到内疚或悲伤)等。亲社会行为也包括利他行为,即由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而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特别是利他行为,因其具有的积极性而越来越为心理学家及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在幼儿园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中明确提出,应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阐明亲社会行为的基本概念和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基础上,论述了家庭教育在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中的作用,并对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之所以开设一门新课程<社会>,目的是为了"完整儿童",让儿童"学会关心".因为,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未来的社会将是充满竞争,充满挑战的社会,这就要求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正确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具备亲社会行为,能与社会、团体、他人之间建立良好、协调的关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并以良好的个性积极地影响社会,对社会作出贡献.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教育契机,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幼儿期是培养杰出行为和习惯及性格的重要时期,可以通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在生活和活动中融入行为习惯培养,"在做中融入教,在做中融入学,将教学做融合为一",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生长。  相似文献   

10.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分析亲社会行为的概念、作用及其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因素和自身影响因素入手,提出了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手段及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赵珂真 《考试周刊》2014,(2):192-192
亲社会行为包括移情、慷慨大方、合作、关爱他人等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行为。幼儿随着年龄增长,亲社会性不断得到发展。由于小班幼儿独有的年龄、心理特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在发展中存在认识和行为明显不一致的现象。但是,通过后天培养,小班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会表现得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2.
李芙蓉 《教师》2014,(2):35-35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幼儿园、家庭、社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缺一不可的。发挥幼儿园的主导作用,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成长环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是大班教师不应错过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观察记录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各种表现,研究分析游戏对促进大班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重要作用,探讨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混龄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在同一个学习共同体中,能够提高幼儿有效互动与交往,找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发展方式。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自办园的混龄教育中,探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亲社会”(Aitruistic)行为,是高品质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一种道德情操的外在表现,并构成其社会能力的一个层面。亲社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社会行为,它有助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的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习惯,不仅为幼儿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意识,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园在进行亲社会教育时,应利用区域游戏,让幼儿体验亲社会行为;抓住日常生活的点滴,强化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利用文学作品,激发幼儿的亲社会意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幼儿的亲社会意识;提升保教人员的示范行为,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利用家园及社区活动,凸显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成效。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作为儿童的启蒙阶段,对于儿童的整个人生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这一时期的儿童具有自控能力弱、可塑性强等特点,同时也是儿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所以,在幼儿教学中需要重视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基于此,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通常采用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但是教师往往只注重游戏的目的而忽视幼儿的参与性。通过对幼儿游戏情境外在性参与和内在性参与两种不同程度的参与形式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幼儿游戏情境的内在性参与更能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形成,幼儿园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应引导幼儿从外在性参与过渡到内在性参与。  相似文献   

19.
汝小田 《天津教育》2020,(13):129-130
高中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实现将高中语文与生活内容的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语文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0.
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向城市流动,但是他们的孩子却不能随之入城,继续留在农村,形成了"留守幼儿"这一特殊群体。亲社会性发展在幼儿一生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留守幼儿的亲社会性发展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法对有关留守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发展成因进行归纳整理,并尝试提出促进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