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阚瑾 《考试周刊》2012,(82):47-47
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项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的审美功能,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2.
徐云 《考试周刊》2009,(45):49-50
一、引言 语文课精彩纷呈,因为每一堂课都是鲜活的,每一堂课都有无数精彩的生成,但同样每一堂课也有许多遗憾。  相似文献   

3.
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奇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更让人垂涎三尺。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中“你真棒,拍拍手”、“你真聪明,老师奖你一朵小红花”充目耳闻。如此的课堂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而省略了复杂的训练过程,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真相,用一些廉价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语言的内涵。捧出的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艳是艳得很,  相似文献   

4.
《新课标》所提倡理念:课堂的中心目标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因此而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天地。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先决条件应该是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总结出一些方法,如:巧设民主情境,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呵护学生的灵性,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思维飞翔的地方;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等等。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27):135-136
让语文课堂充溢音乐的情调,是我一直以来驻足在脑海中的。我以为,语文、音乐两个感性丰盈的词语,同构共生,定会让语文教学步入至美境界。本文力求从小学语文学习"音乐化"内涵、理论依据、尝试、操作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让语文、音乐二者携手走向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王书丽 《新疆教育》2012,(20):151-151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习作,大致分为:一是课堂习作,指在教材上有的,学生必须掌握和完成的习作;二是课外的训练,是课堂外的一切的习作活动。课堂习作不但自由度小,  相似文献   

8.
不能改变课堂的长度,但可以改变课堂的深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优化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教学要打破呆板地分析文章,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语文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就要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让学生乐学、想学、会学。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苦,学生学得累"。如何改变这现状,构建和谐有效的语文课堂?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提出了有效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  相似文献   

11.
龚德升 《辅导员》2014,(12):42-43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美育是指以语文教育中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陶冶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加强美育,让美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2.
林金美 《考试周刊》2012,(89):28-28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应付考试,强调所谓的“统一认识”,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学生抄在本子上,最后落在考卷上。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老师成了教材和教案的奴隶,“死”的教案牵着“活”的教师和学生.这种教学造就的单一化、模式化、尖子化的人才显然不符合新时代的人才个性化、多样化、全民化的需求。上述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3.
高小玉 《学语文》2010,(3):52-52
如何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的自觉实践,实现教学和谐,让课堂中时时涌动生命的活力呢?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尝试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活起来。让语文学习充满无穷的魅力,取得了一点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资源观认为,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等才是课程教学资源。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学生本身也是珍贵的教学资源,他们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在交往互动中时时生成课程资源。一次精彩的即兴发言,一个异于常规的举动,甚至一次看似干扰教学的突发事件……这些课堂生成事件,只要我们注意挖掘,都有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资源,课堂会因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才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已经成了语文老师研究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将新的课程理念引进到课堂之中,从而真正做到课堂教学全新的突破,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中动起来,使课堂能够充满生机,只有做到这样,才会使语文教学的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指充分重视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复杂性,把每节课都视作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生成性的课堂观,以动态生成的观念来认识课堂教学,以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的多重组合,教学环境的不断变动和教师即时处理多种反馈的方式来推进教学过程,从而建构起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每个人的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
灵动的课堂就像一首奇丽的诗,一篇跃动的散文,一件流光溢彩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让人垂涎三尺。但遗憾的是,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中一味地追求“活”,而离真实越来越远。课堂中“你真棒,拍拍手”;“你真聪明,老师奖你一朵小红花”……充耳塞闻。如此的课堂只呈现了精彩的学习结果而省略了复杂的训练过程,以部分优秀学生的发言掩盖了其他学生学习的真相,用一些廉价的表扬替代了潜心感悟语言的内涵。捧出的是一束束虚假的“塑料花”,艳是艳得很,但缺乏真实,没有生命,没有成长的气息。因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灵活与真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曹俊娜 《考试周刊》2011,(85):47-4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开放的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高效。  相似文献   

19.
王敏 《考试周刊》2011,(39):56-57
我们用新的课改理念、新的语文课标和新的培养目标来指导语文教育,就是要彻底摒弃"教师机械训练,学生被动学习"的语文教学模式,应该积极组织让孩子多实践、多合作的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新教材的实验中,在课堂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  相似文献   

20.
新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