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而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启蒙阶段。学生刚刚由写几句简单通顺的话,一下子就要写一篇较完整的习作了,难度还真不小。如伺让学生学会写作,如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让他们爱上写作呢?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赵呈云 《新疆教育》2012,(22):104-104
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是语文素养的显著体现。但是提起作文,很多孩子就感觉伤脑筋,因为感觉看到题目,头脑里面空空的,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写。作文难、难作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高原地带,容易让孩子产生高原反应,导致孩子缺氧、难受。那么如何为学生输送氧气,让孩子能够感觉作文不再难写、写作文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呢?语文老师就必须要精心预设,想方设法抓住课堂内外的写作契机,因地制宜,因时而变,引导孩子练写,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由讨厌写作到心态平和直至爱上写作,变苦于习作到乐于习作。  相似文献   

3.
习作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从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习作教学因让学生多留心观察、在思考的基础上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方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如何才能做到呢?  相似文献   

4.
王国乾 《甘肃教育》2012,(11):92-93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的性质作了如下阐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一言蔽之,就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反映自己的心灵世界。即写"我自己"的"真"作文。下面是两位教师分别执教题为《家乡的变化》的习作教学过程,让我们看看谁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学生写自己的"真"作文。  相似文献   

5.
从教语文课多年,每说到“写作文”,就会看到眉头紧锁的神情,就会听到不情愿写的声音。我觉得培养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习作兴趣很重要,入门有了兴趣,可能会让孩子爱上写作。对低年级学生写话的标准应该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我是想通过各种方法,如:画画、观察事物、听故事、说故事等方法,来激发低年级学生习作兴趣,达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的目的。一、图文并茂,激发兴趣这一点是受教师节——学生送贺卡的启发,一年级刚入学不久就是教师节,那时正在教学生汉语拼音,还没有教汉字…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此,要不断提高学生在习作中的自我意识,要不断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思考和想像。只有当学生自己想写、愿写时才能进行有效的写作。而教师的指导、启迪也只有在激发学生写作动机后,才能转化为他们写作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全面、深入地解读习作内容,是进行有效的习作教学设计、保证习作教学质量的前提。借鉴美国写作培训师的"20问题法",解读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单元习作,以五课时模式设计每一次单元习作,引导学生通过扎实的训练、大量的童书阅读,知道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如何写好,让每个初次接触习作的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但是普遍存在小学生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跨越习作的困难与尴尬,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爱上习作?教师借助绘本图文互补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从学生对画面细节的捕捉,到体验绘本中画面、故事、文字内在的意蕴,激发学生兴趣,牧养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他们的创造性,为学生寻找到快乐写作、尽情写作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炊,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写作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让学生爱上生活,爱上写作.本文就如何叩开写作教学生活化之门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但在作文教学中,却发现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爱上习作,学会表达,自然是需要我们教师的特别关注与辅导。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语文课程的任务之一就是积累语言。特别是中年级的积累训练,不但是积累语言的开始,而且是习作中的重要转折阶段(从写话到写段的飞跃)。因此,在中年级习作教学中,必须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事物,有序、有法、有趣地去积累写作的材料,才能真正地让学生爱上写作,真正地愿意与人分享自己习作的快乐。  相似文献   

12.
韩斌 《甘肃教育》2020,(4):140-140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习作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情,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识字量不大,写一段话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让他们能够轻松自如地用笔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其逐渐爱上写话呢?下面,笔者就写话教学的策略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巫海燕 《考试周刊》2012,(42):76-78
新课标提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学生要是不懂得这一点,就不会真正知道写作的方向在哪里,他们写作,只是为写而写,受命于老师,永远享受不到真正的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在孩子习作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让学生乐于表达,显得尤为重要。《我最崇拜(喜欢)的人》(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6)是一次写人的习作训练。教材呈现了两段文字,第一段是习作提示:"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对小学生而言,由于生活阅历有限,积累知识不够丰富,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感觉无话可说。每次看到学生遇到作文抓耳挠腮,我就想方设法改变这个现状,每次习作教案我不但备教案,还备学生,认真编写,想方设法让孩子爱上作文课,通过课堂实践,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怕教,且因学生不爱习作而苦恼;学生怕写,且因无话可说而陷入困境.在平常教学中,教师想方设法并多举措,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让学生爱上习作.  相似文献   

16.
如何让学生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引导。习作教学之表达的策略可从四个方面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形式,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说”的表达——兴趣做催化剂:“想”的表达——素材为原料库:“写”的表达——习作成加工厂;“评”的表达——修正的试衣镜。在习作指导中,一定要明确小学生习作的新要义,掌握好指导的关键内容,选用以学生为主体、符合儿童习作规律的策略。让学生乐于表达,勤于动笔,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通过笔触反映出来,展现一个最真的自我,让写作成为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7.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怎样让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表达顺畅呢?这就要求教师讲究一定的写话习作教学策略。要从培养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激发写话习作的愿望、放飞学生想象习作的翅膀三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李文 《辽宁教育》2006,(7):50-51
一、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策略的选择”部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两句都告诉我们,习作其实就是一种与人交流的方式,一种记录生活、表达感情的方式。大多数孩子在与他人聊天的时候。都能说得头头是道,甚至是眉飞色舞,但一提到写作。顿时像被霜打了的茄子——蔫了。究其根源,就是孩子没把写作当成是一种表达,他们只觉得那是作业,是为了考试而不得不爬的一座山。我们可以尝试让日记打开孩子写作兴趣的天窗,引导学生喜欢用笔“说”话。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坚持把日记写下来,而且越写越好呢?  相似文献   

19.
提起写作,许多孩子提起笔,常常感到无话可说,甚至抓耳挠腮,面临习作,如临大敌。如何让我们的孩子爱上习作,让习作走进孩子的心田呢?在多年的习作教学中,我有几点较深的体会,希望对害怕习作的孩子们有所帮助:一、乐意表达。不拘形式孩子刚开始接触写作,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幼儿,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学生语文习作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怕写,老师难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总是皱着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