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我国中小学随班就读的现状,文章根据教育部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中小学随班就读的状况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小学随班就读在校生数减少;中小学随班就读毕业生数和招生数都增多;小学视力残疾在校生数和招生数都减少;中小学听力残疾、智力障碍在校生数和招生数都减少;中小学其他类型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在校生、毕业生和招生都增多。即我国中小学各类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结构比例不合理。因此,未来应创造条件为视力残疾随班就读生专门开设个性化的课程;为视力残疾辅导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加强听力残疾随读生的个别辅导及中小学之间的衔接,从而推进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相似文献   

2.
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是我国残疾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随班就读教学的有效性,使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能够融入社会,在为社会的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施扬优补缺的教育策略无疑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做了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写作能力的调查,目的是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写作能力的发展,研究共收集530份3-5年级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语文考试试卷,对试卷中写作部分的字、词、句、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显示,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写作能力低于普通学生,且个体差异较大,但随着年级的增长,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写作能力在逐渐提高.建议在对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上,从低年级起对此类学生加强基础知识教育、充实写作内容,并挑选适合的作文命题逐渐训练随班就读轻度智力残疾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随班就读,是指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与普通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一种教育形式。我国安置残疾少年儿童的形式主要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班和随班就读三种。其中,让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少年儿童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一直都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主体形式。河南省作为教育人口大省,从2007年开始,每年全省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班招收残疾少年儿童都在3千人以上,在校残疾少年儿童有2万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残疾学生的主要安置政策是在普通学校就读,但对其中约占11%左右的智障学生主要通过分离班级和资源教室实现的。我国残疾学生安置的主要政策是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但我国残疾学生中,智障生高达65%。显然,两国对残疾学生的安置政策形似神异。年龄、地域和趋势分析表明,智障生在分离班级和资源教室就读最为合适,而在普通学校与普通班级就读并不合适,现行的随班就读政策需要改革。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规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已有十多年了.十多年来,经过各级党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随班就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统计,2003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有36.5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达24.1万人,随班就读学生已经占总数的2/3.  相似文献   

7.
一、关注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问题的意义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classroom)是全纳教育理念在我国的一种实践模式,自1989年《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发表和实施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工作。在明确随班就读的对象上,在寻找有效的检测和鉴定办  相似文献   

8.
全纳教育已经成为了未来全球教育发展的方向,而在我国的随班就读作为全纳教育的过渡阶段,提高了残疾儿童的入学率,初步实现了教育公平。在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中,随班就读教师是残疾学生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我国的随班就读教师的现状研究、素质研究、培养方式和认证资格等方面进行述评,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的运算能力发展如何,直接影响他们今后融入社会、独立生活的质量。如何帮助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是每位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本文谨就一个案例,谈谈提高随班就读智力残疾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特殊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特殊教育已经从原来单纯注重智力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转向全面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随班就读子女安置的主要途径。我国从90年代开始推行随班就读,随班就读子女入学率明显提高,在确保学生受教育权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功。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到如何促进随班就读学生融入学校生活,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但是对于随班就读的学生入学后得到哪些支持,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如何让他们能够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融入校园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渗透式课堂提高小学随班就读学生同伴接纳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编"随班就读教师现状调查问卷"对上海市410名随班就读教师对随班就读的认识、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接纳态度,以及教师的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上海市随班就读教师的教龄、学历分布合理;教师们对随班就读有理性上的认同,对特殊学生总体接纳态度较好;教师们对特殊教育专业培训意愿较强.调查还表明,目前上海市接受过特殊教育专业培训的随班就读教师比例偏低;教师们更倾向于接纳智力残疾、肢体残疾和学习障碍的学生,而对脑瘫、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学生的接纳度较低;教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和学习特点不够了解,对特殊学生开展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12.
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也是符合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残疾学生36.5万人。其中随班就读学生达24.1万人。探索随班就读发展之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
就可行性而言,全面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具备如下条件:(1)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经验为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奠定了基础;(2)当前普通教育环境发展形势有利于推行随班就读工作;(3)国内外实证研究说明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可以促进残疾学生和普通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残疾可能导致学生在健康状况、生活自理、感觉运动、言语沟通、认知、情绪行为等发展领域存有障碍,这些障碍会对课程的信息传输、活动参与、目标达成、内容选择等产生影响,进而引发特殊的教育需要。就中国随班就读的现状来看,普教课程和普教教师都不能满足随班就读学生特殊需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随班就读学生在普教学校产生了学习障碍、心理障碍和沟通交流的障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很难健康发展,出现"随班混读""随班就座"的现象,随后家长还是让孩子转到特教学校。  相似文献   

15.
北京、香港两个地区的普通小学中随机抽取了 2 2 5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表明 ,在对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在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基本态度上 ,香港地区持赞同态度的教师比例高于北京地区。但对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学生的随班就读 ,两地教师的态度既有相同的方面 ,也有不同的方面。两地教师对随班就读的接受程度明显受学生的残疾类型和残疾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彭霞光在《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1期提出了完善我国随班就读师资岗前和岗后培训的建议。一是实施随班就读教师认证资格制度。对于满足任职资格条件的教师给予认证证书。随班就读班主任教师应当是具有一年以上教龄的合格普通教师,要热爱残疾学生,有奉献精神和管理能力,掌握随班就读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并具备特殊教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近十几年来,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分析,我国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人数不断增加,从2001年起,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在校生数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比例一直都稳定在60%以上,2010年残疾儿童少年在校人数为42.56万,其中65%左右在普通学校就读。可以说,从"九五"以来,残疾儿童在校学生中,近六成以上是在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从数量上说,我国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特殊教育的主体。但就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现状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余强在2008年第8期《中国特殊教育》上撰文论述了意大利全纳教育对我国随班就读的启示。 从1971年开始,意大利有关法律就要求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儿童实施完全的全纳教育,即使患有十分严重残疾的孩子,也具有无条件地进入普通班级随班就读的权利。同时,意大利在实践上也确实落实了这一完全全纳政策,多年来,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中随班就读的比例高达98%左右,而且教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完全全纳教育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意大利是实行完全全纳政策最早和最彻底的国家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立法规定所有儿童,不论其残疾多么严重,都有在普通班级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为了保证随班就读的成功,普通学校建立了强有力的支持系统,近年来特殊教师和残疾学生之比在1:2.2左右,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学生随班级就读的比例约为98%,评价结果表明意大利的特教模式很成功.基于意大利的经验,我国要取得随班就读的更大成功,迫切需要为中小学配备100万特殊教育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   总被引:10,自引:13,他引:10  
随班就读是中国政府在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方面采取的一种教育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努力,随班就读已从最初的行政推广逐渐变成了普通学校自觉接纳残疾学生,并为其提供良好的服务。本文回顾中国随班就读的简短历史,描述随班就读工作的现实情况,并对随班就读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