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大志 《考试周刊》2013,(47):24-24
<正>一、利用概念教学中的操作激活思维操作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概念教学中,加强操作,更可以激活学生思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三角形的认识"时,根据教材编排,我先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用三根小棒在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属于《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动手实践"范畴。一重境界从关注学生手势运用开始,二重境界从关注学生思维发展开始,三重境界从矫治学生"伪操作"开始。  相似文献   

3.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充分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其实动手操作也是学生"做数学"的具体表现。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一些教师对动手操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导致学生动手操作的效率不高,或盲目操作,或操作无效,或操作失  相似文献   

4.
"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本文围绕"有效的动手操作",从"创有效情境,动在兴趣需求中""借感性材料,动在生活经验上""明目标要求,动在有效引导下""留知识空白,动在思维提升处"这四个方面阐述怎样让孩子动手学数学。  相似文献   

5.
邱善娇 《小学生》2013,(12):34-34
新一轮课改以来,数学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活动越来越多,学生因此而获得的"实惠"也令人兴奋。然而有的课堂,由于缺失了对动手操作的价值的把握,以及对"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指导与调控,让"操作"流于形式,使得课堂效率低下……基于此,我想与各位同行一起认真探讨这个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笔者认为,在组织操作活动时,我们必须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因而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操作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动手操作能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有助于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动手操作是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效的操作能使静态知识动态化、隐性知识显性化、空间想象真实化。教师应通过预测、引领、质疑、内化等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的动手操作更有效,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8.
苏业梅 《课外阅读》2010,(10):106-107
加强动手操作是中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适当地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培养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操作,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新编小学数学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有意识地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0.
动手操作是解决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学生以体形象思维为主的认识特点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师在设计直观操作活动时,应考虑不同阶段学生的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力求做到动手作和思维活动相结合,使操作活动符合学生的思维展水平。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水平而织动手操作,就有可能让动手操作成为点缀课堂教的手段,使操作活动低效甚至无效。  相似文献   

11.
动手操作活动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动手操作使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在实际生活中巩固知识。  相似文献   

12.
正数学活动课内容的选取是数学活动课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上所规定的活动内容,要全方位,多角度地组织材料,让活动的内容既丰富多彩又实用有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构建了以下四种课堂活动模式。一、"动手操作实践课"这种活动课以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制作为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进行总结、概括、延伸和拓展。如"制作火车车厢的模型"、"莫比乌斯带"、"五角星的制作"、  相似文献   

13.
黄嫌治 《考试周刊》2014,(21):72-72
<正>动手操作是数学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它在数学学习领域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一、动手操作,拓展学生思维小学生的思维总是建立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数学思维更是建立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拓展思维。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特征时,学生通过测量很快得出了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对具体事物的感性认识上,不善于处理比较抽象的内容。然而数学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正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良好平台,教师要从学生的感性思维入手,利用学生的"动手操作"来建立思维过渡的桥梁,通过"动手"来激励学生的"动脑",以简化数学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一、"动手"中突出课堂主体,激发潜在动力学生天生具有爱动的特点,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  相似文献   

15.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动手操作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心灵手巧。人在动手操作时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的动作又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着,促进和作用着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6.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轴对称(一)"的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积累活动经验,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新课改理念给课堂带来了一派勃勃生机。然而,在此背景下数学课堂也渐渐开始泛化: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走过场式的操作活动……这些充斥课堂的操作活动,到底具有多少思维含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操作,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成了我们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一、关注操作内需——"学生的手,学生的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越来越受到教师的推崇,尤其是公开课、比赛课中,绝大部分教师都喜欢让学生"动动手"。然而,有些教师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未真正理解操作  相似文献   

18.
动手操作不仅可以让学生收获知识,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生长.以"做"启"智"的数学课堂,需要给足学生操作、感悟、探讨、体验和反思的时空,充分展现他们的实践潜能和思维潜能,让思维持续活跃,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做"出来,从而提高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的学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动手操作实践。要体现学生动手操作的数学价值,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中要注意操作内容要能启迪智慧,操作形式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操作的效果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操作的活动最终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窦阳 《天津教育》2020,(33):114-115
信息化编程创意智造摆脱了"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观念,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小学生的"好动症"转化成动手操作;利用科技制作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动性,在科技活动课上放手让他们去动手,自主设计,将学生的缺点变成优点,帮助学生找回自信,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利用编程进行科技制作,给学生带来好奇心、挑战性,引导学生从玩游戏转变成电脑创造发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