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2018,(9)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以及逐步深入,生活情境的创设受到了许多师生的欢迎,也获得了极大的成效,这是一种贴近小学生生活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品德与社会本身就是以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德行良好、热爱生活、勇于探索为目标活动性的综合课程。该课程主要是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开展真实活动,并且去观察、去实践、去演示教材中的内容,从而进行有实质性的学习,有效地进行品德培养。  相似文献   

2.
随着小学德育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品德课教师意识到继续单纯地以说教方式对小学生进行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会逐渐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不断降低,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从生活情境入手,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品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3.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学科,它在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利用生活场景来进行品德学习,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主动地投身到实践探索当中,加深对知识的运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所以本文就以生活情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来进行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4.
情境体验法就是教师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与生活、社会等相似或一致的情境,然后将学生在情境中体验知识的生成、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能够突破教学时空,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小学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为了让小学生的品质行为得以正确养成的学科,在这个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加深小学生对这些思想品德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更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本文便对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使用教学情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6.
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如身临其境,还可以引起联想、启发思维,从而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积极性,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巧妙运用多媒体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情景的创设。其方式有三:其一,利用多媒体创设引人入胜的新知引入教学情境;其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色彩斑斓的新知学习情境;其三,利用多媒体创设知识小结情境。  相似文献   

7.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思想品德规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并自觉地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蒋国 《学周刊C版》2020,(2):62-62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注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体验,在实践中了解人们的所思所想,对于思想品德规范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并自觉地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在小学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见小学品德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性。当今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品德与社会的学习效率很低,新课标对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无形中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把品德与社会教学植根于生活。那教师应该如何做呢?对此问题做出简要解析。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设立是从树立身边实际生活出发,以身边的故事教会下一代该如何做人,如何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而在教学中更应该学习用多元评价更好地评价学生,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学会如何生活,让他们树立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教学是近些年来开设的旨在培养小学生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的学科,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教学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品德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综合能力。这门课程的开设有效地解决了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为学生整个人生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指出传统模式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应用电子白板营造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13.
曾兴俊 《教师》2014,(30):93-93
情境教学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策略。笔者认为,通过创设和谐情境、生活情境、竞赛情境、问题情境、对比情境、艺术情境等,能有效提高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倡导小学品德与生活要加强教学实效性,让学生在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中养成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不能理性化地过重灌输,而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行为环境,让学生回归生活,感受品德教育,以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5.
阐述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用电子白板技术的重大意义,以及应用电子白板技术营造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道德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思想教育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价值取向。品德与社会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载体,只有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贯彻德育的目标。情境教学通过创设有效的场景,可以将知识装扮起来,激活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桂花 《成才之路》2014,(21):69-69
如今,我国农村牧区小学的教育教学存在有些问题,尤其是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的课堂效率甚微。因此,农村牧区小学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每一门课程都要进行多元化和准确化的定位,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农村牧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大的效果,逐步迈向成功。  相似文献   

1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家的希望是少年,少年的成长不是一日之功,离不开数十年的教育。培养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有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学生,靠书本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吃透书本知识和做好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与社会实践结合,保证学生能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新课改深入发展,总结出新课程实践标准,指导教学模式与教育理念均有所变革与突破。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教师也越发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渗入德育教育,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本文通过浅析德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教学中的创新运用,旨在提升小学德育教学水平与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