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区一:习惯养成就是口头多提醒在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认真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你的表达习惯真好"等劝勉性语言,初听还觉得教师的语言有一定的导向性、激励性,然而一节课下来如果仍停留在这层面,就有点贴标签、肤浅的感觉。对策:习惯养成由表面走向深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误区二:习惯养成是学生的事情有的老师认为,习惯养成是学生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进而出现重学生习惯培养轻教师本身习惯养成的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老师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也可以辅助老师的教学工作,但体态语言也有好与坏的差别,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不好的体态语言,以免给学生带来一些错误的暗示或者不好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什么是体态语言、为什么老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体态语言、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哪些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3.
正历史描述的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距离,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是以讲授为主,学生活动少,课堂未免乏味而枯燥,这就更难让学生喜爱历史学习。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思考多方面因素,探索有效策略,营造出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一、幽默的教学语言,激活课堂古语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同样,在初中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4.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历史教学不能停留在告诉学生过去"是什么""为什么"的阶段,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探究能力的提高应成为历史教学更为重要的任务。一、情景体验,让历史与现实合理交融历史课堂往往由于讲述过去的事情而使学生感到陌生又遥远,许多学生只愿意听老师讲故事,侃历史,怠于独立的思考。如何拉近历史与现  相似文献   

5.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演变朝代的更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漪老师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民族的文化地质层,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历史”语言中的核心成分——词语更是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词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开启一扇窗,博览浩瀚的世界风情,探究中华文化的过去与现在。  相似文献   

6.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它与国家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演变、朝代的更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漪老师说:"世界上各民族的语言都是其民族的文化地质层,无声地记载着这个民族的物质和精神历史."语言中的核心成分--词语,更是深深地烙着民族文化的印记.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词语教学,可以为学生开启一扇窗,博览浩瀚的世界风情,探究中华文化的过去与现在.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史是幼儿师范学校中国通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完成古代史教学任务,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对几千年历史的贯通联系感,把握好横向与纵向、各代具体特点与前后联系之间的关系,其最主要的还是要突出一个"通"字。历史教科书中每个朝代都是千篇一律的单层面的政治、经济、文化、阶级斗争的分别叙述,不见各代综合特点和历史地位的概述,各朝代之间、各时代之间、各种制度、各种文化之间的联系却仍然不清。在每个朝代开始前都要先讲"通论",用考试这根指挥棒引导学生树立"通"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我认为小学历史教学如果能给学生一条明晰的历史线索,要比单纯让学生死记住某些历史事件重要得多、必要得多。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两条线——纵线和横线的教学。 相对而言,教师容易把握纵线教学,学生也容易掌握。拿中国古代史来说,对于历史朝代和历史事件的教学,先让学生记住朝代顺序歌,在每讲一个事件时,注意将一事件(点)放到朝代顺序(线)之中,找到它所处的时间位置,学完这部分内容后,正反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即在某一朝代发生了哪些大的事件?反过来某一事件发生在哪个朝代?不断巩固,学生头脑中就会形成明晰的线索——朝代顺序线和事件线,这就是所谓的纵线。学生这时所记住的朝代顺序和历史事件就肯定不是死记住的。  相似文献   

9.
我上小学五年级时,有位教我历史的老师,他学识较深,说话幽默,讲课语言生动。我们有些同学对历史朝代总是记不住,常常把历史朝代顺序记颠倒了。这位历史老师为了让同学们容易记就编了历史朝代顺序歌。这只歌子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句话,就把从夏朝到南北朝十几个朝代的顺序记下来了。这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适合的。因为它不仅顺口、合辙押韵,而且又通俗易懂,很容易记。这种方法即使对现在学历史的学生也是有帮助的。这位老师还经常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时间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给同学们讲一个历史小故事。如讲春秋战国时期,他讲“卧薪尝胆”,讲“围魏救赵”。讲三国时期,他讲“孔明借箭”等。有时他还讲些不属于历史课范围的民间传说。如在讲秦始皇时,他就讲  相似文献   

10.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 ,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 ,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 ,掌握语言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做事情 ,自主地完成各种任务。当学习者积极地参与用目的语言进行交际的尝试时 ,语言也被掌握了 ;当学习者所进行的任务使他们当前的语言能力发挥至极点时 ,习得也扩展到了最佳程度。那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  相似文献   

11.
在声乐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声乐老师根据自己多年在教学中积累的知识与经验,通过形象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声乐产生兴趣与共鸣。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7,(8):100-101
<正>《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体验、参与、实践、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以描述学生"能做什么"为主线,强调学生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新课标提倡的新理念,成为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复习课本知识时,多数老师采用的方式往往是让学生朗读,老师提问或生生互问,最后让学生背诵、复述出来。这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也是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活动,实质上就是生命的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营造学生的文化和精神的家园.所以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 然而,当前我们的一些学生,尤其是农村的部分学生,不管是口头语言表达,还是书面语言表达,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1)在学校里、课堂上,一些学生不敢与老师交流,不敢举手发言.  相似文献   

14.
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语言,不仅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促进老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主要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够引起老师对教学语言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王艳 《语文天地》2015,(11):32-35
龙玫译著《活跃课堂思维的教学策略》提到一个发生在澳大利亚的故事:一位语文老师问历史老师是否教历史,历史老师回答“我不教历史,教学生”。以此类推,语文老师教语文还是教学生?文言文教学是教文言文知识还是教学生学文言文?答案是肯定的。文言文教学应重点提倡因“材”施教,这里的“材”既指学情,也指体裁。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能力都是不一样,教学重点要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我们都知道,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人。那么,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呢?一、在班级管理中,要一视同仁,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对老师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班主任的任何一个不妥当的言行举止都有可能对某个甚至某些学生造成伤害。所以,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情时,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学生,不管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不管是自己喜欢的学生还是不喜欢的学  相似文献   

17.
读2004年《中学历史教学》第7期和第9期陈慈细老师和张明江老师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更替的示意图,很有感触。这一段历史比较复杂,虽是选修,但如果不弄清楚,学生对中国古代朝代更替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观的指导下,初中历史老师在教学中越来越重视运用史料.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合理运用,无论是对于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认知历史事实,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史料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中介条件,历史课堂必须善于借助史料,发挥史料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碰见一些繁杂而呆板的知识,那么如何能够让枯燥无味的课程变得简洁而生动。教学10年的我,深深体会到语文中古文教学的无味,朗读时语调平而呆板,化学化合价的难记,历史朝代更替的繁杂。那么,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些难记、繁杂的知识教给学生?如何打破我们自己的常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哪?我认为施良方老师讲的非常好,他说“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课程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单纯讲授或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只会发现知识的枯燥面,难以发掘历史知识的趣味性,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在平时课堂教学中,需要对高中历史教学手段进行优化,讲究艺术性、图示化、时代感,带领学生感悟历史的魅力与趣味,实现有效教学。一、语言艺术化,教得生动语言是最直接的知识传授工具、思维沟通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历史课程的特点,讲究教学语言艺术,生动活泼地教学,而不是死板教学。因为历史是过去的事情,有时空界限,是难以重演的,并且浩繁杂乱。倘若照本宣科式讲授,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是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