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1年8月印发的《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软笔书法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  相似文献   

2.
书写     
在书法中,文字与书写是一体两面,因此,探讨"书写"的问题就需要从本质上厘清书写及其方式、方法在书法中的作用和意义。书法的书写是限定在对汉字字形的书写上的,这也是书法的基本义、第一义。而书写与中国传统书写工具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息息相关,汉字字体和书法笔法的演变都与其有直接关联。由于中国特殊的书写工具和书写方法造就了汉字书写不仅具有实用的需要,而且也增加了它的观赏性和艺术魅力。那么,优选的书写方法就有了一定的标准与规范,这种技术高度为书法成为艺术提高了门槛。  相似文献   

3.
汉字的创造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所作的重要贡献,汉字书写的每一笔每一画都深具美感,而书法教学则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多年来我校始终以"学习书法,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为宗旨,将书法课作为校本课程,纳入学校正常的教学计划,并将美育寓于书法教学之中,形成了"知美激趣,悟美明理,学美导行,展美创新"的书法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全国政协委员吴为山曾经说:"日本在小学、初中阶段,书法都被列为必修课,高中书法作为选修课,大学文科设有书法专业。对于汉字书法的文化传承,我们的近邻比我们还要重视。"一、中国书法的式微毋庸置疑,传统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载体的软笔书法。满清末季,西学东渐。西方的书写工具——硬笔也随之传入中国。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必然造成书法现状的重大变化。中国书法的式微至少应该从清末、民国开始。建国以来相当长的时期,书法课,尤其是软笔书法课一直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然而随着应试教育的不  相似文献   

5.
正三字笔教学是从业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三字笔指的是钢笔字和粉笔字以及毛笔字。三字笔教程的目标是让学生可以系统的掌握三笔字的书写技巧,这样在后期可以熟练运用,所以三笔字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部对汉字书写的要求,三笔字教程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等待解决。一."三笔字"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缺乏对三笔字课程的正确认识汉字书写不仅是一门必备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我国的书法艺  相似文献   

6.
<正>本书简介书法是汉字书写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唐代书法理论家张怀瑾形容书法的名句"囊括万殊,裁成一相"为名的这本书,是一部能够融艺术性与学术性、知识性与鉴赏性为一体的书法书。所谓"六体书",在本书分别指的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和行草书。这个顺序大致反映了汉字产生和演变的过程。因不少基础汉字的行书、草书区别有时并不大,故这里将行草合为一体。依据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原则,本书遴选了50个汉字。所选文字多为象形字,偶有一些比较基础和常用的会意字、形声字。  相似文献   

7.
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书法随汉字的产生而产生,汉字始,书法始。低年级的书法课堂教学是书法启蒙教育的主阵地,通过硬笔书法教学与软笔书法教学兼顾的课程实施,在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实用能力的同时,渗透美感教育,达到从小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升文化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辅导员》2014,(35)
正"横作标准,竖为原则,气节其间"。汉字的横平竖直不仅显示汉字的工整、有力,更能表现书写者的人品。为了使青少年热爱汉字文化,珍惜汉字传承,热衷钻研软、硬笔汉字书写的兴趣,激发更为广阔浓郁的爱国情怀,推动"字亦人面,汉字亦民族魂'的意识,雨青需求教育研究中心特面向全国发起"雨青杯——爱自己、爱祖国第二届书法大赛"的邀请:1、书写形式:软硬笔均可;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月10日,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王倩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汇聚一堂,两节书法研究课正蓄势待发。师生合聚、墨香四溢,教室里散发着浓郁的教、学、研、导气息。葛含之、石殿刚两位老师依软笔书法之笔画笔法和汉字间架结构的结字规律,采用"赏析"为先导、"感悟"为目标的教学策略。书法之"起源与演变"的  相似文献   

10.
河有主流,山有主峰,文有主题,戏有主角,字亦有主笔。汉字书法的主笔,打破拘谨、呆板,使汉字显得舒展、灵动。本课例旨在通过观察、比较、分析、临写,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遵循楷书"突出主笔"的结字规律;理解主笔是一个字的主帅,在汉字中具有统领、支撑及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书法是书写汉字的艺术,汉字具有音、形、义三个方面的要素,而书法主要关注的是汉字的字形,但如果书法只关心汉字的点画形质、结构空间等形态特征,其实是很片面的。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即便是将来,只要书法书写汉字这一条基本原则不变,那么汉字的"义"仍会成为书法艺术不容忽视的因素。汉字的"义",最核心的使命是记录和传承文化。自古以来,书法作品的书写内  相似文献   

12.
书法依托于汉字,而汉字作为一种“抽象的形象”为书法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为代表的先秦古文字遗存,体现出中国书法源头阶段的神圣庄严的美学风范,而近现代出土的大量先秦书法墨迹,进一步丰富了后人对于当时书写笔法和文字结构演进的认识。汉字书写史与中国书法史是一体两用关系,而先秦古文字作为中国书法最初的“混沌”,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相似文献   

13.
书法艺术作为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与汉字文化相依相伴共同演变成长。笔者所在的灌南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开展悦纳教育特色办学的学校。本文基于悦纳教育视域下的小学书法教学研究,以"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践为主题,探讨"悦动汉字"书法课程内涵与追求、"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策略,力求依托"悦动汉字"书法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助推师生书法文化素养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4.
正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以汉字为基础的一种表现性造型艺术。书法以笔、墨、纸为物质媒介,以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等为表现手段,通过点画运动来表现人们的精神志趣。汉字可分为五种书体,即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书法作为一种传统艺术,有其特定的美感和独特的表现形式。人们在欣赏优秀书法作品的过程中,无疑会得到美的享受,艺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5.
书法教育备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是由于书法教师的缺乏、学生对书法认识不足以及学校对书法评价的欠缺,导致书法教育效果难尽人意。面对书法教育的淡然现状,学校应重构书法教育内的一方磁场,语文教师要提高书法素养,承担书法教育的责任,把书法教育和语文写字教学有效整合,为传承汉字的历史文化写上精彩而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由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人们习惯于键盘打字,而汉字书法则产生了危机,出现了“失写症”严重问题,尤其汉字笔顺更是被人所忽视,写字“倒下笔”的现象普遍存在,混乱状况令人们担忧。因此,探究汉字笔顺问题,提高人们对汉字笔顺的重视程度,纠正书写笔顺错误,已成为文字工作的当务之急,书法教育要义不容辞地为汉字的规范化及其健康发展肩负起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初,硬笔逐步普及,拿起毛笔题字签名似乎变成了一种"文艺范";现在,离开了电脑、手机、iPad,拿起任何称为"笔"的东西写字撰文,都似乎成为一种奢侈。提笔忘字,笔误满纸。有人说,我们的下一代已经快到不会书写汉字的境地了。作为民族历史与汉字文化的传承载体,认识和理解书法很重要;作为中国传统美育的基础和传统艺术的精华,了解书法很重要;作为流淌着中华文明血脉的中国人,学习书法很重要。王羲之《兰亭序》清晰地为我们指明了书法学习的路径:仰观俯察,取诸怀抱。  相似文献   

18.
随着2008年韩国对书法的申遗,书法这门艺术再一次映入国人的眼帘,韩国的这一行为引起中国国民的愤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的思考,是什么让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险些落入他人之手?我们该如何捍卫自己国家的艺术瑰宝?根据"按照法则艺术地书写汉字"这一定义,书法分为三层含义:正确地书写汉字、美观地书写汉字、艺术地书写汉字。本文立足于书法的根基,探讨书写的第一步,如何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并从书写的实用性出发,把研究对象主要放在了硬笔书法的训练上。书法并不神秘,它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联系的非常密切。事实告诉我们,每一个使用汉字的人,都能通过学习书法,把汉字写得规范、整齐、清楚、美观,从而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一开始写不好,千万不要灰心。只要肯下功夫,并讲究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人人都能够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刘丁明 《考试周刊》2013,(43):37-37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从中国书法中汉字书写的元素对中华文化和思维的影响,汉字书写在形成中国文化思维和美学思维中的作用及中国书法与世界文化、现代文化的联系三方面出发,探讨中国书法的文化意义,希望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书法创作,通过笔的挥运、字的造型,创作出或端庄、或奇逸的书法形象。由于字体的不同,汉字书法在整体意象上可以分为"静态"与"动态"两种形态。篆书、隶书和楷书,均以静态的端庄、和谐、匀称、秀整取胜,它们表现的是理性的结构美与典雅的宁静美;行书和草书,则以动态的变化、运动、穿插、避让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