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一切从人类整体利益出发,为整个人类整存与发展的需要服务。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在强调人的利益时走向了绝对化的极端,忽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了人的利益的整体性、共同性和社会性;看到了人与自然的休戚相关性,又突出了人的主导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以人的利益作为环境伦理的中心,又主张以尊重自然规律及其内在价值为基础,成为生态伦理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类的生存发展与生态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人类以征服的姿态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物质生产资料时,自然环境恶化,资源的匮乏等生态危机已经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发出了严重警告。因此人类必须关注生态伦理,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突破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把自然界也纳入伦理关怀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与王蒙的《青狐》立意在对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知识分子经历“创痈”及由此引发的精神“畸变”的揭示与反思,提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应该重新省察自身,重视自身的精神拯救,信仰问题仍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今天面对现实的首要问题。同时,细读文本随处可见作家性别意识与性别立场有意无意地流露,“性别类比的思维模式”制约着小说的叙事方向及人物的行为方式,所以可以把这两部小说作为关于“性别的寓言”来解读。  相似文献   

4.
论伦理政治与知识分子的政治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与政治的联姻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由这种文化哺育出来的中国知识分子注重以文载道 ,身体力行 ,以天下兴衰为己任 ,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走进新的世纪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只有把个人前途、个人利益、个人所追求的事业 ,溶化到中华腾飞、民族振兴的大事业中去 ,才能获得实际意义 ,个人的价值只有在这个大事业中 ,才能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5.
路昱 《英语广场》2022,(33):63-66
《野性的呼唤》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代表作之一,本文结合生态批评的理论方法,系统地论述《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意识。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危机意识,第二章主要论述作品中所体现的反人类中心主义意识,第三章主要论述作品中所体现的生态拯救意识。通过小说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和谐平等社会的期许,进一步升华本文的主题,呼吁人类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对标志英国浪漫主义新兴的《抒情歌谣集》开篇作《古舟子咏》和结篇作《丁登寺》中彰显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进行对比解读,希冀能使人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经典作品中所显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为解决当今社会中人与自然关系严重不协调的生态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人类必须摒弃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化价值体系及狭隘的功利主义思想,承认自然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和摆正人与自然的位置,树立并强化生态伦理意识,用环境道德来约束和规范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行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让人与自然共生共存共荣。  相似文献   

8.
问题意识在研究性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现当代文学要进行教学改革,运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应该首先具备问题意识。课前设计形成问题,课上讨论交流问题,课后总结阐发问题,既带动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也能提高他们思考和研究的能力,以写出有价值的专业论文,由此可以体现出文学教学的具体成效。  相似文献   

9.
在新世纪里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 ,我国知识分子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知识和知识分子的作用将越来越显得重要。可是 ,由于种种原因 ,近年来对知识分子和知识分子工作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甚为薄弱。可喜的是 ,有那么一个战斗在知识分子工作第一线的课题组 ,长期以  相似文献   

10.
库珀著名边疆小说《拓荒者》展示了“皮袜子”纳蒂·班波及土著印第安人“原始野蛮”的生活方式同白人拓荒者“先进文明”社会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先进文明”的拓荒者变成了“野蛮人,”“原始野蛮”的印第安人却是真正的“文明人”。而纳蒂·班波“白皮红骨”的形象进一步表明要实现人类真正的发展,就应以尊重和维护自然发展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类自身的和谐共生为目的,走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1.
一些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把人类中心主义视为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由此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神态伦理观,而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正确的,而且是有害的;事实上,立足于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并不是要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对自然无限制掠夺,而是在认识到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不是一般的其他自然存在物,人类不应放弃为自身谋福利的权利而成为其他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的主体,我们应走进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相似文献   

12.
捧读吴秀明的新著《中国当代文学史与生态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简称吴著),我想起他曾说过的一句话:现当代文学批评或研究,可分为“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史-学科四个序列。在这里,每个序列都是独立的本体,但同时又含有一定的递进关系”。作为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批评与研究的著名学者,同时又是大学文学教育的名家,  相似文献   

13.
从生态伦理学的角度解读美国后现代主义作家德里罗的《白噪音》中的生态灾难、生态环境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破坏了应有的伦理规范,人类以"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和"技术理性主义"为工具,以达到"消费主义"的目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这个生态恶化的图景,同时也隐含了作家对生态危机和生态伦理失衡的焦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所蕴含的生态思想,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和对生态整体主义的发展,探讨了卡逊所引发的"新行动主义"运动对唤醒人类环境意识、促进人类环保运动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生态伦理已经逐渐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道德与伦理支撑。通过对闽西大学生生态意识的调查,能够从生态伦理的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态意识现状及生态伦理的认知水平。在分析闽西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提升的限制因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大学生生态伦理认知水平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6.
论文评述了美国作家海明威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多方面深刻影响.另一方面,也介绍了中国作家在追摹海明威遗风的同时写出了新的主题,成功地超越了海明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史诗《江格尔》与《吉尔伽美什》所蕴含的朴素的生态伦理意识,是古代人类对宇宙、自然以及人与其所处环境关系的非自觉性的思考和认识,但这种思考和认识对现代人类有着启示性价值。本论文将对两部史诗中所体现出的相通和异质的原初自然观进行比较研究,来阐释两个古老的民族崇高且富有诗意的生态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授课学习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以研究为导向,倡导研究型学习;第二、以作品分析为根本,强调实证主义研究;第三、做到点线结合,让学生宏观性把握和拥有整体印象.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女作家玛·金·罗琳斯于1939年获得普利茨奖的《一岁小鹿》不仅是一部经典儿童文学作品,而且深入地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环境伦理关系。从表面上看,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贝尼是一位忠诚的环境伦理的实践者,在本质上他仍然是一个人类中心主义的卫道士,由此显示出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指导下所谓动物保护的虚伪性。只有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束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