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围城》描写了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悲剧,而导致这场悲剧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婚姻是一座“围城”,更主要的还在于主人公方鸿渐和孙柔嘉本身的性格弱点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流贯于这对恋人悲欢离合始终而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人性的悲凉,具体表现在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阻拒性以及人情的冷漠。  相似文献   

2.
《围城》作者以调侃戏谑的笔调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悲剧命运的描写,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极深刻地表现了人生如同围城这一具有哲学意味的主题。小说所展示的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平凡普通的现实生活,就象生活本来的样子,既没有催人泪下的曲折故事,也没有惊心动魄的重大事件,但作品在对人物基本生存状态的展现中,却蕴含了深沉的生命意蕴,一种生命的孤寂与悲凉、痛苦与无奈。而这一点在方鸿渐与孙柔嘉的婚姻悲剧中表现的尤为深刻。方鸿渐曾先后与四个女人有过情爱纠葛,如果说和鲍小姐的调情、和苏小姐的应酬只是喜剧,和唐晓芙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试论方鸿渐     
在《围城》的开篇处,作者钱钟书在介绍方鸿渐的身世行状时对这位小说主人公下了这样一个评语:“他是个无用之人”。后来在第五章,方鸿渐一行五人赴湘西任教职,由于正值抗战时期,内地交通及生活条件又较落后,他们一路颠踬困顿,吃尽苦头,就在旅途即将结束,目的地抬头可见之时,方鸿渐问好朋友赵辛楣:“你经过这次旅行,对我的感想怎么样?觉得我讨厌不讨厌?”赵辛楣的回答是:“你不讨厌,可是全无用处。”方鸿渐对此的反应是“苦笑”,“闷闷不乐,不懂为什么说话坦白算是美德”。可见,他私下里也承认这样的评价虽不中听,却很中肯。到小说将要煞尾时,方鸿渐与妻子孙柔嘉为职业事大吵了一通,又得知仆人李妈已打电话请柔嘉姑母来给柔嘉助阵,便要躲出去,气得柔嘉大骂“Coward(懦夫)!Coward!Coward!”这三处评语分别从叙述者、朋友、妻子及当事者本人四个角度给了方鸿渐一个共同的结论:“无用”(懦夫正是无用者的典型)。  相似文献   

4.
龙路 《现代语文》2006,(1):100-100
一、围城围住了谁?仅仅是女人吗? 为什么坚守围城的总是女人?从20世纪80年代的刘慧芳《渴望》、孙柔嘉《围城》、杜梅《过把瘾》到90年代的夏小雪《牵手》、杨红英《空房子》直到林小枫《中国式离婚》,似乎一直是女人在打一场艰辛的守城之战。  相似文献   

5.
张凤侠 《现代语文》2006,(9):116-117
娜拉离家出走,那“砰”的关门声,震动了全欧洲男人的心房。《围城》中女主人公柔嘉在冲出自己“千方百计”构的建“围城”时,是否也会震动中国男人的心灵?是否给男人留下深深的思索?是否也给女人上了一堂形象的教育课呢?  相似文献   

6.
<正>《围城》第二章,其文字份量与第一章相若;其内容,循第一部分解读之划分法,亦可分为五个单元.正式分析此五单元之前,值得提起注意的是,从第一章结尾内容看,本章开笔似应写鸿渐陪苏小姐在香港游玩的情形.但作者却将其略在了幕后,让读者们自己去揣测.更令人玩味的是,《围城》此后的全部文字都丝毫不再涉及这被略的内容,即使是方鸿渐与孙柔嘉在香港结婚,于赵辛媚寓所与苏小姐不期而遇,作者都只字不涉方、苏二位“香港重逢”的心态感慨!以作者的细致周密,这是非常奇怪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我们也没有看到别的可作注脚的文字材料,因为钟书先生从来不对他已完成的作品说长论短,他绝不自作聪明地认为他比他的作品高明,这一点,他与那个米兰.昆德拉很相像.如此一来,我们便只好猜测了:作者这样处理,恐怕是由于香港弹丸之地,弄不好方、苏二位会劈头碰上鲍小姐和她那位黑胖子李小两口也未可知;即使不碰上,同处一地、不议论、不想象似乎也不合情理.可要这样顺情理写下来,就难免枝枝蔓蔓,倒不如干脆不写省事、省心、省笔墨!  相似文献   

7.
众多学者针对《围城》的语言特色、人物性格、叙事方式等进行了非常多的研究,亦或从伦理、社会、哲学等方面进行主题阐释,而比较少谈及方鸿渐、孙柔嘉二人婚姻关系破裂的原因。文章从非暴力沟通的角度对方、孙二人关系进行详细的探讨,帮助学生将书本所获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使其懂得如何与他人交流沟通和更好的处理人际关系,这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口语交际目标。  相似文献   

8.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的学业、工作、以及婚姻都充满了波折,从他的悲惨命运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知识分子阶层根深蒂固的摧残。围城是枷锁束缚着国人的前行,方鸿渐想逃离围城但始终在围城内游离。  相似文献   

9.
读过《围城》的人,一定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方鸿渐在本县省立中学的演讲。方鸿渐事先精心准备了讲稿,可是到场后才发现稿子不在手边,急也没用呀,听众在热烈鼓掌,方鸿渐在掌声住了之后,强作笑容说:“吕校长,诸位先生,诸位同学:  相似文献   

10.
自《围城》问世以来,孙柔嘉这一角色似乎就被广大的读者及评论家们视为肤浅,庸俗,而又工于心计的有点令人望而生畏的反面的女性形象。但笔者却认为,长相平凡而又受过高等教育的孙柔嘉正是现在那些所谓的“白领”、“金领”女性们的先锋先驱者。  相似文献   

11.
《围城》主人公方鸿渐的一系列遭遇绝不是单纯地由他的个性和学识造成的。分析方鸿渐的悲剧要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文化的衰落和西学东渐。作者通过塑造方鸿渐这一“老大过时的史前原人”的遗骸形象,再现了传统文化的地位、命运和嬗变。“围城”应当是指被内忧外患困扰的转型过程中的中国社会,表现了传统文化的困惑和茫然,以及西方文化在中国的尴尬。  相似文献   

12.
《围城》是以方鸿渐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及孙柔嘉之间的情爱纠葛为发展线索。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及家庭等这些日常中的生活琐事,呈现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再现了人类冲入围城时满怀美好的理想和逃出围城时身心疲惫的全过程。然而,如果此时把该书看作是一部揭示现代人的恋爱困境和婚姻悲剧的小说,那我们就低看了这部作品,也低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领悟作品中那种洞察人性弱点和无爱婚姻的悲凉意绪。揭示出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想要突破传统束缚的生存状态和又不得不向传统屈服的无奈命运。  相似文献   

13.
《围城》是以方鸿渐与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及孙柔嘉之间的情爱纠葛为发展线索。小说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谈话、吃饭、交友、恋爱、工作及家庭等这些日常中的生活琐事,呈现出一幅幅活生生的生活场景,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再现了人类冲入围城时满怀美好的理想和逃出围城时身心疲惫的全过程。然而,如果此时把该书看作是一部揭示现代人的恋爱困境和婚姻悲剧的小说,那我们就低看了这部作品,也低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几位主要女性形象,从而领悟作品中那种洞察人性弱点和无爱婚姻的悲凉意绪。揭示出了20世纪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想要突破传统束缚的生存状态和又不得不向传统屈服的无奈命运。  相似文献   

14.
夏志清教授曾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其他这里可以不论,单是人物姓名就能体现出上述特点。兹将《围城》中两个重要人物的姓名考释如下:一方鸿渐“鸿渐”出自《易经》“渐”卦,卦辞的内容“属写家庭生活之卦。六爻首  相似文献   

15.
三言两语     
时间考验爱情也滋养爱情,金钱考验人性也发现人性。 ——《联合报》副刊名洲 聪明的男人+聪明的女人=浪漫; 聪明的男人+愚蠢的女人=怀孕; 愚蠢的男人+聪明的女人=绯闻; 愚蠢的男人+愚蠢的女人=结婚; ——某企业家总结出的情爱方程式 我希望不会犯错,设法保住自己的处女之身。 ——18岁的美国流行歌星布丽妮·斯皮尔表示,要做到婚前不发生性行为 意大利淑女看医生时千万别再穿性感内衣了,男医生每天都会因为看到这些诱人的衣着而陷入灵与肉的挣扎。  相似文献   

16.
肖像描写对刻画《围城》人物的积极作用牛殿庆成功的肖像描写,从来都是能够达到以形传神的目的的。尤其是对面目表情的描绘,可以达到透视人物内心世界的目的,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成功地使用了肖像描写,尤其是对刻画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的形象有更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太原大学学报》2019,(5):91-96
周家叫方鸿渐相亲是为了攀上张家,为自身利益打算,而方鸿渐拒绝这门亲事只是不中意张小姐这个女孩子。对《围城》叙述作一时一地之字面解读导致学界不能真正理解相亲的真相与方鸿渐的真性情(标劲),也就无从领略《围城》独特而高超的叙述匠心与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围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著,有人认为它是一部女性形象和文人形象的画谱。它集中而深刻地刻划了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从而反映了深广的社会文化内容。作者在描写女性形象时全无雷同之嫌,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形态性格,苏文纨、唐晓芙、孙柔嘉这三个在主人公方鸿渐生命中最重要的女性各有其特征。但是作者并不是仅仅从人写人。他写出了每个人性格形成的根源,并把形成每个人特征的文化挖掘了出来。作者以婚姻态度为出发点,对每个女性进行了阐释,这些新女性虽然形式上似乎是新的,但本质上还是摆脱不了传统男婚女嫁的观念,还是充当了传统婚姻的一分子。不过,作者着墨不多的唐晓芙身上还是体现了一些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天生     
好多年前,陈道明对冯小刚说:我就是一个戏子。其实没错,陈道明天生是一块演戏的料。他演《围城》里的方鸿渐,就是方鸿渐,任凭别人怎么演都只是演,而非是;他  相似文献   

20.
《围城》中方鸿渐求学、觅职、恋爱,失业到婚变的失败经历说明方鸿渐已进入“神仙难,凡人更难”的人生因境。而从其家世、学历及人生际遇诸方面考察悲剧性格和命运的成因,我们更可以发现方鸿渐形象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之士阶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方鸿渐的悲剧,表明了传统观念在现代浮躁的中西文化冲击下,已被逼入了危险的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