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稿启事     
2006年我国共出版图书24.5万种,其中相当一部分原创学术著作,成书速度之迅疾、抄袭手法之拙劣、拼贴手法之粗糙,令人汗颜。这其中不乏被列入各大专院校教材的学术著作,它们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载体,流布更广,荼毒尤甚。春秋乱世,礼崩乐坏,尚有齐之良史,以身殉道;太史公屈遭腐刑,仍不溢美,不隐恶,力辟实  相似文献   

2.
典型人物报道在讲述好故事、传播正能量中有其独特价值与意义,但在当下的新媒体时代,典型人物报道却时常遭受质疑。本文尝试为典型人物报道破解困局提供思路借鉴,提出典型人物报道须坚持宣传导向性与内容真实性的统一,遵循"其言直,其事核,不隐恶,不溢美"原则;议程构建平民化,让受众有代入感;价值认知与时代同步,凸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韩国电视剧持续热播,尤以犯罪类型电视剧受观众好评。韩国有线卫星电视电影频道OCN在推出《坏家伙们》的三年之后又推出了《坏家伙们》的第二部《坏家伙们:恶之都市》,成为韩国犯罪类型电视剧热播的一个典型。客观分析其热播原因,探究其成功的因素,对促进我国电视剧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灯下读史,不免要联想到新闻。史家与记者,虽说是各事一行,学分两家,在做学问上却是有径可通的。尤其是中国的史学,自古就有秉笔直书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新闻可否“以史为鉴”呢? 司马迁著《史记》,世称“信史”,素为史家所推崇,何耶?他是以“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的决心写书的,故“其言直,其事核,不隐恶,不溢美”。项羽失败了,在司马迁看来仍是英雄,矩鹿一战,把项羽写活了;刘邦  相似文献   

5.
走马观花于当下令人眼花缭乱的古装历史剧,清代帝王戏无疑是最为惹眼的一类。那些已经作古几百年的帝王“寡人”,借着电视荧屏的亮光,着实红火了一把、不朽了一回。先前动辄几十集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雍正王朝》,还有正在热播的40集电视剧《乾隆王朝》,把大清基业值得留恋的“康乾盛世”拍了个滴水不漏。再加上“老皇帝”焦晃此前早已萌生退意,宣布《乾隆王  相似文献   

6.
自从战国时齐人邹衍发明了“五德终始”说以后,中国古人从此有了一个观念化的历史序列。无论是帝王解释王朝嬗代,天命转移,还是史家编修历史,隐寓褒贬,都要运用这个图式作为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前人关于上古史官身份和职责讨论的梳理,认为上古史官的传统并非如班固所说"实录".上古史官职能本与王室的祭祀活动相关,无论执简册或薄书或笔,均与这个活动有关.无论简册还是簿书都是用来记录活动的,担当这个工作当然应是史官.认为史官不记事,可能不一定正确.史官记事亦只是如实记录活动而已,这时还没有隐恶与否的问题.因此班固所说的史官"不隐恶、不虚美"的实录原则,其实是要求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的"实录",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如实记录.上古史官没有隐恶与虚美的道德需求,所以也就无所谓不隐恶、不虚美.因此我们说上古史官的实录,与春秋以后的"实录"是有着本质的区分的.  相似文献   

8.
《汉武大帝》正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前不久刚刚播完的.是《铁齿铜牙纪晓岚3》.在北京电视台播出时以13.6%拿了本地的收视率冠军。帝王剧满天的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收视率高,肯定是决定性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这个民族似乎对皇帝有着过分的喜爱。  相似文献   

9.
《汉武大帝》是帝王戏停歇一段后再掀巨浪的一部电视剧.它的出现与热播.引发了不少争议。导演胡致认为汉武大帝就是英雄,值得用镜像大写特写;王蒙等人则是忧心忡忡.认为一是对青少年影响不好.令他们有模仿的冲动、欲望;二是如果皇帝真的那么伟大,为什么还要民主革命?如何向后人解释革命的必然性?他们主张在电视剧上也“扫皇(与“黄”谐音)”。  相似文献   

10.
耿银平 《声屏世界》2013,(10):72-72
9月22日《京华时报》报道,《人民日报》就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发表评论称,剧中宣扬一种比坏心理,好人只能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这种价值观不能宣扬。对此,在新浪网以“《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调查中,有9万多网民参与,其中53.9%的网民认为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甄嬛传》鼓励以恶制恶,败坏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1.
按照大众传播学的原理,媒介对于某一内容连续不断地重复传播,就会使得受众即便对谎言也难免信以为真。当前,帝王戏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的频率过高,这就容易在舆论上形成一种错误导向:近年来,封建帝王们被拍过来拍过去,影视剧里的帝王被写得一个比一个好。原本作为现代戏中应该保持的批判意识.却完全被改换成了歌功颂德。  相似文献   

12.
帝王,是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帝王的称号有天子、皇帝、君王之别。由于帝王乃“至尊之称”,因此古代对其称谓,也就特别慎重、讲究,并出现了许多代称。这些代称,大体上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谦称,也就是帝王的自称;一类是尊称,即臣民百姓对帝王的称谓。一、谦称: (一) 予一人。《礼记·玉藻》曰:“凡自称,天子曰予一人。”“予一人”,即天子的谦称,意思是说我在天下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与众人没什么甚异。表示一种谦退。(二) 予小子。《礼记·曲礼下》曰:“天子未除丧,  相似文献   

13.
慎用"最"字     
古代历史学者记事论人,讲究的是措辞严格而有分寸,所谓“一字褒贬”指的就是这一类。 在撰写人物传记时,评价人物的思想、言论、事功、成就,有一个字是千万不能滥用的,这个字就是“最”字。因为一旦“最”字用得不恰当,结果不是溢美,就是失真,而无论溢美还是失真,都是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家族传记作品。茅青从一个家族内部成员的角度,挖掘家族里鲜为人知的人和事儿。可贵的是,作者站在现代国际媒体人的角度,已经超越了为家族讳、为尊者讳的局限,坦率道来,不溢美,不避嫌,一切从实写来。  相似文献   

15.
《恶时辰》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196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小说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无名的小镇,小镇笼罩在暴戾、虚伪、压抑、冷酷的氛围之中。而小镇上的人们——法官、检察官、神父、理发师、电影院老板……包括象征着独裁的镇长,无论是谁,都无法置身于令人动魄惊心的“恶时辰”之外。“恶时辰”之中,没有不恶,只有更恶。“恶时辰”里的社会,是一个让人感到绝望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胡秋雯  王贞子 《今传媒》2014,(4):111-113
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急剧膨胀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并发表自己的声音。它作为一种逐渐发展成熟的媒介形式开始成为社会文化的塑造者,在舆论界对新兴媒体一片溢美之时,本文提出质疑,"微文化"正在慢慢侵蚀主流精英文化,使年轻的一代变得肤浅和茫然。  相似文献   

17.
溢者,水满外流也。溢美者,夸奖过分也。这里所说的“溢美症”,不是医学范畴的概念,而是借喻新闻报道失实的一种现象。此症如今仍属常见、多发,“症状”人人可见。现就笔者所感,暂举数端备考。其一,数字凭概算,就高不就低。新闻中的数字是极“硬”的,但在某些人的  相似文献   

18.
档案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这不是溢美的套话,是我工作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9.
科技的高速发展以及信息的急剧膨胀将人类社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微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利用各种社交媒体的平台相互沟通、交流、并发表自己的声音。它作为一种逐渐发展成熟的媒介形式开始成为社会文化的塑造者,在舆论界对新兴媒体一片溢美之时,本文提出质疑,“微文化”正在慢慢侵蚀主流精英文化,使年轻的一代变得肤浅和茫然。  相似文献   

20.
帝王巡游作为封建时代帝王的一种外出行为。秦汉时期帝王的巡游对于以后帝王的巡游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帝王巡游对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