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班昭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和辞赋作家,班昭的《女诫》一书,作为中国女训书的代理,影响十分深远,后世的女训书一般来说都由此立论,很少能出其范围,在女训著作中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因此,对班昭《女诫》的研究,可以具体剖析传统女训著作对当工社会的下面和负面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2.
《女诫》所体现的部分观点是汉代社会儒家思想发展影响下的产物,班昭自觉遵从并倡导的阴阳殊性、男尊女卑观点是有其历史意义的,实际是女性“清醒地知道自身的特点,并以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改造,肯定和实现自己的需要和价值”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3.
以"重德轻才"为倾向的儒家女性才德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又呈现出复杂面貌。班昭《女诫》首次将女性才德并论,虽轻才但却并不贬才抑才。王相之母刘氏《女范捷录》以有德之才和无德之才的利弊区分,驳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试图将女性才德关系再次恢复至早期儒家标准。薛绍微《训女诗》(十首)则在继承传统基础上,理性辨析晚清"女学"运动中的"重才轻德"思想,倡导"才德并举",女性才德建构也由"才女"上升至与儒家"君子"相接近的"巾帼儒生"。  相似文献   

4.
班昭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巾帼不让须眉,参与编撰《汉书》,让女子扬眉。与此同时她的《女诫》却成为历代妇女的精神枷锁,为后人所批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她的《女诫》,祛除其中的糟粕,发扬其倡导的中华妇女传统美德,使其于今仍然能够保持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班昭是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巾帼不让须眉,参与编撰《汉书》,让女子扬眉。与此同时她的《女诫》却成为历代妇女的精神枷锁,为后人所批判,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她的《女诫》,祛除其中的糟粕,发扬其倡导的中华妇女传统美德,使其于今仍然能够保持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现代女性教育的缺失,以及由于女性社会角色转变而引起的子女无行、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的原因。认为当今女性教育应该在吸取传统女子道德精华的基础上开展包含道德、口才、审美和技艺在内的全面教育。班昭《女诫》中对"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典型解释仍然具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女诫》在中国女性道德发展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女性道德教科书。《女诫》标志着男尊女卑成为女性道德的基本原则。协调性道德,奴化色彩成为其主要内容。《女诫》的深远传播摧毁了女性的自信心,把女性排挤出社会活动的大舞台,强化了女性的依附心理。  相似文献   

8.
班昭是位具有浓厚正统意识的史学家。在《汉书·八表》中,她从正统思想出发,以儒家思想评判汉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崇尚德治。她把汉朝看成是因应天命的正统皇权,拥护大一统,以强调西汉的历史合法地位。班昭的史学思想与汉代其他史学家相比,其正统色彩更为浓烈。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年读经运动的兴起和各种淑女班的开办,《女诫》等一些古代女子教育文本在很多地方成为民间妇女的读物。然而作为封建父权文化的产物,《女诫》中的妇女思想以束缚和压抑女性为主,以父权利益为核心,强调妇女对夫权无原则的服从。这种生存方式在妇女没有独立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的时代是她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但却完全不适宜社会性别主流化、提倡性别平等,且女性广泛参与公共领域活动的当代社会。我们要本着弃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对《女诫》中的妇女思想进行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0.
夏商周时代。在以父权为中心的私有制家庭取代以母子血缘为核心的自然形态的过程中,贞节观念产生了。秦、汉以后,开始崇尚女子贞节,对女子婚前守贞的要求逐步强化。秦朝和汉朝采取处罚和奖励的措施劝导贞节,贞节观念渐渐衍变为片面针时女性的要求。当然,总体上秦汉时期的贞节观念还较为宽泛。汉代记录女性事迹的文献,由刘向的《列女传》、班固的《汉书》到班昭的《女诫》,实现了女性人格由胆智才华为重向贞顺节义为重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儒家具有法律意义的“三礼”(《仪礼》、《周礼》、《礼记》)中,对妇女出嫁“从一而终”有明确规定。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东汉班固编定的《白虎通议》,特别是班昭撰写的《女诫》,更突出宣扬了“从一而终”,极大地束缚了妇女的婚姻自由。但汉代以来,妇女离婚的事例也不鲜见。试以《北齐书》所记数例证之:  相似文献   

12.
《钟形罩》实质上讲述的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女性的身体故事。冷战时期的美国女性生活在钟形罩般令人窒息的社会环境中,沦为身体政治的受害者,逐渐失去自己身体的自主权和控制权,被迫扮演父权社会所定义的“正常”女性。身体成为束缚和囚禁女性的牢笼,同时也是她们抵制和反抗父权制规训霸权的有力武器。以女主人公埃斯特·格林伍德为代表的女性人物,通过挑战“女性奥秘”所代表的文化意识形态、抵制商业操纵和逃离医疗控制等方式,解构社会规训霸权对她们的操控,最终成功夺回自己身体的部分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东汉前期儒学的空前兴盛,班氏世代业儒的家学及贵族官僚家庭的严格家训,为班昭学业的取养和她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客观条件;她中年以后政治地位的显著提高,使她的利害得失与统治者的政治命运紧密关连,与统治者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因而,她全然认同了践踏女性人格、权益的封建纲常礼教,而编拟出中国历史上第一篇贯彻这种礼教的“妇德”教材——《女诫》,客观上为封建礼教的传播推波助澜,给中国传统社会妇女的命运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的代表作。文章从福柯的规训理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解读。在规训理论的观照下,可以看出这部小说生动地展示了女主人公珍妮如何通过悖逆消解规训性男性权力,并通过言说建构起主体身份的艰辛历程。珍妮这一反规训先驱形象揭示了赫斯顿对美国黑人女性生存状态及身份建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梳理了1974年至今关于《女诫》的研究情况,并以女性主义为指导思想,从教育史学的视角,通过分阶段综述和分析,分析前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女诫》的研究呈现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列女传》和《女诫》两部著作,检视了汉代的贞节观。不论是从写作目的,还是具体内容来看,这两部书的用意都不是专门针对妇女的贞节问题;书中有关内容不过是沿用以往有关贞节的言论。文章认为两汉时期并没有出现新的系统化的贞节观念;在贞节观这一问题上,两汉时期也并没有表现出比以往更加严格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严遵是汉代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颇有造诣的易学家。其《老子指归》在宇宙观、社会政治观等方面对《周易》的框架结构、思想内容吸纳、取鉴甚多,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易学思想,成为汉代易学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环节,为后来象数易学向玄学派易学转型准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应该重视严遵易学思想在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巴金的小说《家》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与腐朽,以及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鸣凤是小说中一个极富悲剧色彩的形象,她代表了那些被封建制度压迫的女性。在福柯规训理论的参照下,可以看到鸣凤受到了封建制度以及男权文化的规训,最后她只能以投湖自尽的方式进行反抗。鸣凤虽然是封建社会中被压迫的女性,但是对于当今社会女性的生存也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尝试用福柯的规训权力理论,分析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中家庭权力的建构方式,揭示黑人妇女在种族和性别双重歧视重压下的生存状态,探讨黑人女性解构权力规训、实现自我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先驱,她以《第二性》著称于世,被奉为“女性主义的圣经”。《名士风流》是波伏娃最有名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到结束后不久的一段岁月里,巴黎的一批文人名士的思想和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出现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细细地考察便会发现这些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名士风流》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做如下分类:以波尔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以安娜为代表的自觉独立的女性和以纳迪娜为代表的叛逆式的女性。这些女性都经历过战争的创伤,她们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