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清末新学制制定以后,为了满足废科举,兴学堂,以及课程计划实施的需要,民营出版机构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于编辑出版学校教材的活动中。其中,以商务印书馆为代表的各民营出版机构在短期内推出了一系列内容新颖、种类齐全、形式多样的学校教材,共同推进了清末学校教材的历史进程,也对新式教育的发展也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锐意进取,积极开展"自强新政",取得积极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政治守旧的局限。此后镇压了资产阶级戊戌维新运动,虚行清末"新政",清朝统治集团政治上的顽固保守不仅葬送了自己的统治,更未能使近代中国走向富强。  相似文献   

3.
崔改梅 《培训与研究》2007,24(5):81-82,90
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时期最富有积极意义而又有极大社会影响的内容,它虽然无法实现王朝的自救,但其改革措施却奠定了中国近代化教育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庚子之变后,清王朝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为挽救统治,清延实行清末新政。新政在经济方面的成果尤为突出。分析了清末新政经济机构改革的背景,着重阐释新政实施内容和遇到的困难。我们认为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被动的应付,由于腐败的吏治.缺乏配套措施使得改革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但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改革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没有近代市政机构,近代化的市政机构是夹杂在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中涌入中国的,它同时具有先进性和侵略性.在清末新政前中国自主意义的市政机构已经开始零星地出现,而清末新政中警政、自开商埠和地方自治的实施推动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市政机构的大规模出现.  相似文献   

6.
“清末新政”实行奖励工商、振兴实业的政策。磁州窑瓷业在直隶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清末新政”政策的推动下,磁州窑瓷业以“粗瓷”变“细瓷”为目标,从胎质、釉色、装饰及成型、烧造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改良,并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然而,由于磁州窑工人来源的特殊性、窑主为维护自身利益对市场的控制以及动荡的社会背景使磁州窑瓷业的改良没有实现“粗瓷变细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政时期袁世凯教育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袁世凯教育改革思想的产生及其废除旧科举、倡导新教育等内容进行较全面的论述,指出其教育思想和实践对近代教育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关键人物,他因出卖维新志士、抢夺革命果实、推行洪宪帝制等为人们所诟病,也因在天津小站练兵、推翻封建帝制和在统一南北中国中有所作为而为人们所称道。特别是在清末新政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他提议废除科举制,大力兴办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倡导教育改革,提出壬子学制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10.
清末新政时期,传统教育解体,近代新教育逐渐形成,为教育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条件。教育政策与新教育制度是紧密结合的统一体,又是教育制度的法律保障。教育行政组织的改造、地方督抚的热心兴学,为教育政策的推行提供了执行机构及力量引导,科举制度的废除清理了新教育进程的障碍。各地兴学热潮及其教育成效印证了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价值,但历史的复杂性又使教育政策的国家政治功能沦于流失。  相似文献   

11.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习艺所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时期,安徽政府积极举办各项新政,创办习艺所为其中一项。习艺所的创办,对维护安徽社会的稳定、促进安徽实业的发展以及保存民间手工技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开办经费的困难,习艺所的积极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的时代,也是东北社会变迁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表面上的政治动荡和混乱没有阻止经济的发展,而新旧文化的更替更为迅速.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最为突出,对整个社会变迁起着推动和促进作用.1900年前,东北的教育虽然有自己的特点(国语骑射),但基本上没有脱离传统科举考试的轨道,仍然属于传统教育的范畴,发展水平较全国其他省份略低.自清政府实行新政后,东北教育迅速发展,在初级教育、职业教育上甚至超过了某些内地省份.本文通过对清末东北教育近代化过程的研究,分析影响教育改革成功的因素,以期对今天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晚清新政之时,袁世凯力废科举,大兴学堂,为清末的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主张"崇实学、增实科、开民智",领导学部于各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为新式教育发展提供保障,使教育体系更为完善;要求农务局在各地劝办农会,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发行农学刊物,翻译农学教科书,举办农产品评审会,初步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农业推广体系;倡导"自谋其生"的教育观,将"实科"、"实学"、"实益"落实在"谋生"理念之上.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自上而下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始了为期十年的清末新政。其中教育改革是清末新政中最富有积极意义的一项内容。清政府在教育改革中废除了科举制,兴办了大量的新式学堂,颁布了新的学制,健全了教育行政机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清末的教育改革并没有脱离"中体西用"的原则,并且改革滞缓,当然也没有挽救其灭亡的命运。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开始“新政”,法制改革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刑法首先修订,在经过近十年的前期准备和制定工作后,公布了《大清新刑律》;该法在法律体例形式、刑法罪名、刑罚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变革;并在法律中确立了刑法礼法分立、罪行法定、法律平等和刑罚人道主义等现代刑法原则;刑法的变革使原有中华法系走向解体,是中国刑法发展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但在当时中国社会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启示现代人要更新传统的刑法观念,树立现代刑法意识。  相似文献   

16.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者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被迫实行了教育“新政”。通过教育“新政”,以科举制为主体的教育体制走到了尽头,产生了近代新式教育体制,形成了新式知识分子群体,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晚清时期的中国在外国入侵与本国起义中动荡不断,编辑出版业也在西方传播与中国传承之中开始了现代化变革与转型。通过梳理晚清时期的图书出版格局,分析徐寿、李善兰、王韬、严复、梁启超等著名编辑家的编辑活动,概括出晚清时期图书编辑思想的共同之处,即以编书译书为兴国的编辑宗旨,以启民智警醒国人为编辑原则,采取严谨而本土化的编辑方法,形成一个连贯的过程,指导着编辑工作,并对晚清的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等方面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闽都福州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大规模涌入并开展了出版活动。传教士在福州开展的出版活动,具有非赢利性,前后期差异,世俗性等特点,它促成了中文印刷技术向近代化转型,同时也为福州培养了大批近代出版人才,从而促进了福州出版业的近代化。传教士在福州出版的大量西学图书和近代报刊,促进了"西学东渐";传教士也通过著述对晚清福州的政治、宗教、民俗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和考察,开拓了闽都文化"西渐"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9.
清末新政与中国教育制度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在学习西方先进教育制度基础上,伴随着对中国以科举制为核心的传统教育制度的解构,促成了许多新的具有现代化特征的积极教育制度因素大量出现,且这种变化是正向、不可逆转的,甚至这些教育制度因素在今天仍被沿用或发生着效用。这次教育改革从教育立法、教育结构、教育管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角度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完成了中国的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历史更替,实现了中国之教育制度由无系统向系统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新近出版的《晚清史研究》是郑剑顺先生奉献给史学界的一部力作。该著在理论胆识、学术创新、史料整合方面有独到见解。由于所引史料翔实,且在研究范式方面大胆创新,提出不少重要的学术观点,使该著显现出众多"学术火花"和"思想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