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Reference Librarian》2013,54(38):221-228
In this age of CD-ROMs and oth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librarians must take their responsibility to educate patrons on the use of these popular new sources very seriously. The apparent ease of using CD-ROMs can seriously mislead students about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ir search results. Through the reference interview and bibliographic instruction, librarian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familiarize students with the vast power of CD-ROMs, to teach them to harness that power, and to provide them with the critical skills necessary to question whether a particular CD-ROM database is the appropriate place to find information on a certain topic. Specific methods for doing this are included.  相似文献   

2.
关于两个"第一"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云亭 《图书馆》2003,(4):71-73
“读者第一”与“图书馆员第一”分属不同的范畴,不能相互取代。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读者第一”是图书馆工作的目的,“图书馆员第一”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不能简单地比作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直接利益关系。对“无理取闹的读者”大胆管理是维护“读者第一”的服务宗旨所必需的。  相似文献   

3.
隐性采访问题是新闻界、法学界关注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赞同者、反对者皆有。本刊曾发表过论及此题的专门文章,但仍感有深入探讨的必要。尤其是涉及隐性采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隐性采访方法的适用范围及法律规范等,希冀关注的各方能够阐发更多精辟的见解。本期刊发肖燕雄《隐性采访可行》一文,望能引起大家的热情关注,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4.
新闻媒介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都直接取决于对新闻“是什么”的认识。本文以经济学中有关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等概念为分析工具,论证了“新闻是公共物品”的论点。  相似文献   

5.
"馆员第一"是图书馆实现"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樱 《图书馆》2007,(6):70-71,80
本文就图书馆馆员的现状,结合图书馆的服务宗旨的探讨,力图说明“馆员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第一”的根本保证,呼吁图书馆上级领导部门和图书馆管理者重视人才建设,重视馆员的价值,大力开发图书馆人力资源,保证馆员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网络 CPU"就像微处理器简化了电脑设计那样,正在把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复杂网络设备的设计及实现变得规范化和常规化.  相似文献   

7.
"行风热线"民生议题的设置与运作,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从而体现出其多层次多方面的价值传递,在新闻媒体中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提供档案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的25所美国高校为对象,进行网络调研,回顾美国档案学教育的学科背景,梳理学科背景与档案学教育的关系,并从必修课、选修课、实践三个方面重点分析研究美国档案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最后,借鉴美国的研究生教育提出相应的观点来启发我国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和多党合作中的参政党,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力量。民主党派档案不仅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资源,也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重要见证。随着山西省2000年以来撤地设市工作的展开,各民主党派的市级机构也相应成立。如何做好撤地设市后的民主党派档案工作,就成为各级档案部门(尤其是市级档案部门)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办公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有人提出:机关档案管理应以"件"为单位,以便于文档一体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醉茶消客所辑关于茶的诗文,没有序跋,首页已失,不知原来是什么书名。南京图书馆早先将其标作“《茶书》抄本”,《茶书总目提要》按照清代《茶书》加以收录,其后《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改定为“《茶书七种》七卷,明抄本”。《茶书七种》七卷现存二份抄本,旧抄本藏在南京图书馆,转抄本存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所藏本在《中国农业古籍目录》中题作“《石鼎联句》抄本”,副题为“历代咏茶诗汇编”。这些书名不同的抄本,实质上是同一部茶书。  相似文献   

12.
In 1993, I published an article in the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entitled "In Search of the Sarnoff ‘Radio Music Box' Memo: Separating Myth from Reality." That article focused on my quest to find the original memo David Sarnoff, the legendary broadcast leader, claimed to have written in 1915 in which he predicted the advent of broadcasting. This article presents evidence I sought then that proves the existence of a "Radio Music Box Memo" written in 1916 and includes confirmation of a reply E.J. Nally wrote to that Memo in 1916. It also describes the context in which both of the documents-Sarnoff's 1916 memo to Nally and Nally's 1916 reply- were written. These materials indicate Sarnoff and Nally were actively involved in developing some type of music service for wireless consumption. They also show that Sarnoff had conceived the idea of a "music box" that would use wireless apparatus as early as November 1916. He should be recognized for that early concept.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素在故事化过程中的变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济荣 《新闻界》2008,(2):52-54
故事化新闻以其鲜明的个性和可读性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脱颖而出。它突破了以往的新闻纯粹地追求信息传递的局限,转而注重受众的接受体验。这种转变不仅仅反映在价值取向上,而且在新闻要素上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从少儿图书馆建立心理咨询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心理咨询室的建立厦心理咨询室实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少儿图书馆建立心理咨询室是社会的需要;同时还论压了其所具备的优势、工作目的、咨询原则和具体措施等。  相似文献   

15.
构建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体系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本文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重点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优化硬件设施,构建功能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优化馆藏结构,构建特色鲜明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体系;注重网络开发,增强信息资源在线服务保障能力”等基础性开发工作。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必须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和参与式服务。  相似文献   

16.
媒介恐慌论与媒介恐怖论的兴起、演变及理性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媒介恐慌论和媒介恐怖论源于世界恐怖主义日益膨胀的威胁和媒介世界浓厚的暴力氛围.媒介恐慌论作为一种研究恐怖报道与恐慌心理关系的媒介理论,虽然可以在中国文字诞生时发现它的起源,在魔弹效果论中看到它的发展,但却是随着"9·11"事件的暴发才成为真正的学术话题的.媒介渴望发生大新闻的心理和对突发事件的大规模报道,极易引发社会恐慌,形成"恐慌文化"和非理性的直觉式的反应.鉴于恐怖主义和媒介之间经常具有一种相互提供养分的倾向,恐怖主义已演变为一种弱者反抗强者的非对称的对抗性手段,一种象征性的发言权和传播方式.媒介要确保不被恐怖组织利用,就必须以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首要考量,坚守社会责任、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自愿遵守面临恐慌或恐怖事件时的报道原则,愿意以相互体认、相互理解的态度与危机处理者合作互动,以向公众提供全面、真实、安全、平衡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技术理性日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新媒介的出现也给话语的生成带来颠覆性变化。明星作为公众人物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社会属性,他们集聚了多重的目光,网络社会给明星带去更为复杂的表演"舞台"。近年来,明星人设崩塌的现象比比皆是,并且通过网络传播形成了恶劣社会影响,这进一步让我们思考明星形象在构建时面临的困境。文章通过探讨明星主体自我塑造的方式来证明其商品化的本质,指出网络环境已然对其形成了"全景监狱"式的监控;明星游荡在"自我"和"他者"间的焦虑引发了畸形的社会认知模式,文章由此强调了当下明星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50周年,这不能不引起我对亡友——好八连老连长刘裕民同志(1956-1959年任连长,编者注)的回忆.他的音容笑貌又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 刘裕民是我的病友.1993年春天,我因治疗心脏病住进了医院.刘裕民那时也由于同样原因住进了这家医院,并且和我同在一个三人病房里(另外一张病床空着).我们朝夕相处,同病相怜,共同度过了四周二十八天.在这期间,充裕的时间,自由的聊天,使我们从素不相识到相互了解,最后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19.
结合实际经验,探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符号在CNMARC中的套录。  相似文献   

20.
体现国家意志是"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图书馆制度是政府为了保障公民的信息权利而选择的一种制度安排,体现了政府以公共权力保障公民信息权利的国家意志。但近60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属性定位变得模糊不清。因此,有必要从根本属性的层面研究“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意义,明确公共图书馆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责任,从而保障“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和谐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