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闫咏  陶峰勇 《文教资料》2010,(19):217-219
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的缺失或就业教育观念定位的错误,是导致我国当前就业指导工作局限性、短视性及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内因之一。本文主要阐释了发展性职业指导理念提出的背景、基础理论、特征和模式构建,以及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运用,以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达到顺利就业、成功择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既不能忽视技能的培养,也不能忽视人的发展教育,应该把握职业性和发展性,为人的"生存、发展、幸福"服务,既要考虑学生的近期就业,也要兼顾学生的远期发展,更要让学生具备追求幸福美满生活的理想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从"构建和谐社会与高职教育发展"等两个方面,阐述了强化高职就业教育的必要性;在树立"全程化"就业教育理念的基础上,针对强化高职就业教育,提出了以培养"专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求职面试技能"等为核心内容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就业教育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高校需要构建"大就业教育"体系,就业教育需要积极创新理念,进一步明确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切实转变高校就业教育观念和大学生择业就业观念,增强大学毕业生择业、就业、创业核心竞争力和职业适应能力,把家长、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及职业拓展的广泛关注融于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机制,保证就业教育实施;强化服务意识,全心全意谋就业;树立大团队思想,开展就业教育;狠抓科研工作,促进就业教育;解放就业教育思想,拓展就业教育渠道;建好软硬件环境,保障大就业教育体系建设;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就业教育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性辅导代表着世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发展潮流,它符合教育的本质,反映学校工作的特色。发展性辅导的主要内容包括学业辅导、人格辅导、生涯辅导等。辅导员要适应发展性辅导工作的要求,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准确定位角色、提高心理素质,重构知识结构和掌握实践技能。高校应努力搭建辅导员培训平台和科研平台,促进辅导员逐步适应和胜任发展性辅导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该文立足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教材结构,要求在发展性教学中重视"原型启发"效应;要求通过一系列教学行为和榜样示范,明确教师在发展性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在阻碍发展性教学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上,通过教育观念、评价机制、组织功能的分析,以期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该理念为我国农村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直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着社区居民观念相对陈旧,社区劳动力文化素质、就业技能普遍较低,农村社区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鉴于此,开展农村新型社区教育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农村新型社区教育要做到:更新社区居民观念,构建学习型农村社区;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其就业技能;开展社区环保教育,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全程性发展性就业指导理论的基本框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程性发展性就业指导,强调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即从高中升学、在校学习及至毕业后的再就业;强调发展性就业素质的培养,即结合高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职业发展愿望和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发展性的就业素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新疆医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改进学校就业指导教育,新疆医科大学就业指导教研室对本校2008级本科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缺乏对用人单位的了解,缺乏应聘技能,就业观念不合理。今后,学校需加强就业指导力度,增强学生求职技能,调整学生就业观念,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0.
"就业教育"培养的是能力 "就业教育"是指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包括胜任某一工作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完成某一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团队合作技能、最终获得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求职面试技能。所以"就业教育"是面向成人,以培养这三方面的技能为核心,让学员获得就业能力的一种形式的教育。 "就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也不同于认证培训。学历教育的目的在  相似文献   

11.
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是最现实的服务;帮助学生获得技能、顺利就业,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质量;用现代教育经营观念改造传统教育管理观念,把教育经营作为职业院校面向市场的一种重要的能力建设,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未来发展方向产生的抉择压力;二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缺失;三是社会期望及舆论压力;四是就业机制改革与高校就业问题现状。本文通过构建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建立毕业生心理咨询督导制度、利用校园心理氛围、提高挫折教育实效性及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等几个方面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探讨。  相似文献   

13.
渗透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更新语文教学观念 教学改革,观念先行.纵观近些年来的语文教学改革,大多是在教学方法、技能方面下功夫,实质性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乃是教学观念的陈旧与因袭.语文教学一直被功利思想和实用主义思想所统治,侧重工具性和技术性,淡化忽视人文素养的培育,因而没有从"本本主义"条框里出来,走向"人本教育".在十分强调人本性和发展性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要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观念转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树立新的观念,集中体现在:树立高职教育"类型"观;确立务实的教育教学观,更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的观念;坚定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转变高职评价观,构建高职教育自身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转移就业,在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培养方面给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分析了农村教育不适应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的基础不牢固,义务教育普及程度低;农村教育的目标单一,教育观念滞后;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教育内容和方法滞后。同时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为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16.
"就业倦怠"就是消极就业,指没有正确的就业观念,对于毕业后的生活、工作等总体生存状态无任何预期、规划,甚至无任何设想、思考、憧憬,"没有就业方向"、"缺乏就业动力"及"迟缓的就业行动"并存的一种似病非病的非正常状态.针对大学生职业倦怠现象不断凸显的各类原因,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途径着手降低就业倦怠比例:重视家庭(家长)的源头教育;注重高等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等应加强制度保障、提高教育投资;毕业生应着重提升个人"内力",积极主动地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全社会应着力于毕业生"实践",促毕业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就业教育的演变趋势及其导向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的最后阶段,以实现就业为目标,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并由国家职能部门派遣直接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且能初步胜任岗位工作的学历资格教育。其演变趋势表现在:教育思想和就业观念不断更新;就业教育的层次结构逐步提高;就业渠道和就业形式趋向多元化等。就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龙头”,对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起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就业导向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针,然而,对于硬技能的单方面重视,使得高职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制器",却不重"育人"的现象。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全人教育"为基本理念、以"三业联动"为基本思路、以"三导并进"为方法策略的高职就业教育体系,将提高就业质量、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落实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构建学业、就业、创业三者的联动关系,前置就业教育,构建就业指导、心理辅导、创业引导3个就业教育特色子体系,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变单纯重技能培养转为软硬兼顾的全人教育,培育"硬技能过硬、软素质不软"的合格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慢就业"现象可分为"积极慢就业"和"消极慢就业"两类,本文通过分析两类现象的本质原因,提出应对性措施:针对"积极慢就业",提供全面职业规划分析服务,防止学生转化为"消极慢就业";针对"消极慢就业",提供主观引导措施,即将思政教育、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心理教育;和客观帮扶措施,即转变服务方式、开展"互联网+就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教育路径,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充分的就业。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的扩招,内江师范学院毕业大学生人致也逐年增加,其就业现状主要表现在对就业形势感到不乐观、"先就业、后择业"观念日趋流行、预期薪酬明显下降以及定位大中城市不愿去小县城、下基层等方面,他们认为"提高自己的技能"是解决当前就业难的最主要途径,毕业大学生应具备的首要素质是"专业水平"、用人单位最关心的是毕业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大多数毕业生对企事业单位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并对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满意度很低.为此,大学生自己应内强素质,增加就业砝码;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树立经营意识,建立学生就业营销机制;在即将毕业前,学校方面要加强就业法律、政策指导以及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辅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