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自2000年公布第一次研究报告以来,已完成了一个周期的调查评价。本文概括介绍了PISA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测试主题和主要发现,国际影响及未来的研究计划。以利更多地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  相似文献   

2.
罗蓓 《考试周刊》2014,(55):159-160
本文简述了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并对其素养观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推进,国内很多机构开始关注教育评价,着手研究国内外著名的评价项目。代表国际先进教育评价理念和评测方向的PISA测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中国独立研究项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持,北京市房山区作为独立区域在2009年和2012年,分别组织800多名被抽样到的15岁学生参加了PISA中国独立研究,而且,区域内46所学校继续参与了PISA2015正式  相似文献   

4.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ISA)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的大规模国际教育评价项目,抽样对评价结果的国际可比性至为关键。本文对PISA的抽样方法与理念、抽样的各个环节与技术标准进行介绍,并简要介绍PISA2015中国抽样的实践情况,基于PISA的抽样经验,对我国国内大型教育测评项目未来抽样的数据收集等环节提出一些设想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PISA2012的测试成绩于2013年12月公布,继PISA2009之后,上海学生的成绩再次夺冠。这一方面体现了上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了解了国际先进的评价理念、技术和方法。对于PUSA中表现出的国际先进评价理念、技术和方法,一线教师要如何学习和吸收,进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昵?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和PISA2012各领域测试项目负责人来解读PISA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影响,以及PISA对上海课程教学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启动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项目)有极高的国际认可度,其评价理念和评价结果对OECD成员国的政策取向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通过以PISA项目的阅读素养和数学素养为例,对PISA项目的测试维度、评价结构及达成水平标准进行研究,旨在探索其在评价理念、评价核心的界定、评价结构、评价内容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等方面对我国考试评价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社会—文化的视域下考察PISA科学素养的起源、内容和演变规律发现,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未来主义思想和标准化理念为PISA科学素养提供了文化土壤;OECD的科学教育宗旨和教育治理理念隐含的刚性框架制约了PISA科学素养的形式;其内容和演变过程受到科学素养专家组时任主席的研究偏好影响,不具备历史的归因逻辑。这使得PISA科学素养本质上是一种基础素养,不能彰显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无法直接迁移的教育文化。在认识和理解PISA科学素养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在本土的视野下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海燕 《教育文汇》2008,(11):21-22
在PISA2006(国际学生评价项目)测试中,芬兰又一次夺得桂冠,而在此前的PISA2000、PISA2003测试中,芬兰已经两次蝉联第一。据统计,芬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成绩优秀率达94%,有“奇迹教育”之称。从PISA2000、PISA2003到PISA2006,芬兰先后经历了对阅读、数学和科学三个侧重点的考查。PISA2006注重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评价,主要是看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似文献   

9.
PISA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学生学习评价项目之一,其评价理念、评价情境和评价方法对改革初中学业评价有很大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例析近三年来浙江省绍兴市初中科学学业评价中的PISA类试题,提出建立我国中小学质量监控体系,将PISA理念贯穿于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开发评价工具首先要明确所要测量的目的,制定建构图,再根据建构图编写题目。通过学生能力国际评价(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2006中国试测研究的实践,分析和展示了PISA科学素养评价工具建构的过程。PISA科学素养评价工具的建构对于研究如何考查学生综合能力,改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特性与学科归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研究有无自己的特性问题关涉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地位如何.事实上,高等教育研究不仅拥有教育的基本属性,而且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这表现为它在研究目标上具有终极性,在研究过程上具有复合性,在研究课题层次上具有更强的宏观性,在研究行为上具有自组织性,在研究结果呈现方式上具有自明性等特点.这些特性最终决定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归属,即高等教育研究既是社会科学研究,又是应用科学研究,同时还是综合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课堂教学研究二十年:回顾、反思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在反思和总结近20年我国课堂教学研究历程的基础上,确立当前课堂教学研究的视野、主题与方法,是我国课堂教学深化改革必须首先解决的研究方法论问题。立足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课堂教学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需要,为了克服课堂教学研究在方法论上的种种局限,当前课堂教学研究需要置换理论视野和拓展理论基础,转换研究主题和扩展研究论域,创新研究方法和提升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学政治课程研究不断深入。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学政治课程研究成果的回顾,总结了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课程研究的问题与观点,并认为中学政治课程研究中存在着局限于教学论视域、忽视课程基础理论的反思性研究、研究定位的政策化模式、缺乏对课程发展历史的理性探讨等问题,提出了以基础理论研究为指导增强课程的综合研究能力、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总结课程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在比较研究中探讨本土化的课程发展模式等研究视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长期受"唯科学化"倾向、"从属理论"、理论脱离实践、教研与科研分裂等现象的制约,需要探索出一条教育研究的新模式。对此,河北省开展了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此实验以县域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以解决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综合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内容,以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以省、实验区两级项目管理体系为实验的工作模式。此项改革实验形成了县域教育研究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范式”的视角看质的研究之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是由共有的信念、价值、技术等构成的整体。结合范式及其相配套的研究取径或方法,量的研究属于"实证主义"的范式,质的研究主要属于"解释主义"的范式,而"行动研究"则属于"批判理论"的范式。从研究的价值导向来看,"实证主义"及其量的研究和"解释主义"及其质的研究都可以归于"学术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真",了解和理解事情"是什么";而"批判理论"及其行动研究则归于"实践导向",其主要目的是"求善"、"求美",探讨并推进"应该是什么"。"定性研究"同时具有"思辨的"和"解释的"特征,"质的研究"则同时具有"解释的"和"实征的"的特征。量的研究既是"实征的",也是"实证的";而质的研究在研究的形态上是"实征的",但其哲学基础不是"实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教育学科研究处于不断的跨越发展之中。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不断分化、细化,教育学科越来越成为高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重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显学、国际学术交往中的重要平台,同时,越来越有力地影响着社会实践。但教育学科的学科特性还比较模糊,研究方法仍然单一,发展相对滞后。进一步创新教育学科体系,需要在独特的问题研究中丰富教育学科的科学内涵,在拓展全局性研究中发挥教育学科的影响力,在加强国际性研究中增强中国教育学科的竞争力,在加强前瞻性研究中增大教育学科的贡献度,在加强实证性研究中增强教育学科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西方"马克思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的学术思潮,它在国外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并且在近期影响到了国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这一思潮虽然一再强调其研究方法的"中立性"和"科学性",但是,从它的研究的主题观点、研究的主体、研究的范式及其实际影响等方面来看,明显具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因而,笔者认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的取向,处理好与西方"马克思学"和"马克思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心理学特别是心理健康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以近年已有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为依据,综述了心理防御机制的研究起源、研究分类、测量工具和干预研究等,并对心理防御机制未来研究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教研质量是教研工作的生命线,教研质量的快速提升取决于教研改革。县域教研部门应植根当地实际,在不断完善教研职能的基础上,优化教研内容,丰富教研方式,积极投身课改实验,并辅之以创新组织建设,教研工作新局面的开创当为应然之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教育研究方法的迅猛发展,使各种方法层出不穷。质的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方法的一个新视点。本文就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特征、它与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以及它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运用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促进教育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