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面面俱到,既对学生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进行细致的评,也不忘记修改诸如用错标点符号、誊写格式有误等。实践证明这种保姆式的细批细改的批改方法并不能实现教师批和学生改的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批改的效果也就大大打了折扣。我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对于作文批改很多教师总觉得自己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无奈.真所谓"作文批改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其实对于这点,叶圣陶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我当过多年的语文老师,改过无数的作文,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换种方式,让自己走出这份无奈!这几年的教学中,对于作文批改我喜欢分三步来进行: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在这三曲的和谐共奏中,习作的有效值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传统作文批改的主要弊端,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提出:转变教学观念,教师的单边批改为"学生自改、学生互改、教师批改"的多边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批改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批改,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作文批改历来是语文教师头痛的事.语文教师头晕脑胀.改一次作文如搬一座山,疲于奔命.而学生只看分数,不看评改,更不对作文作修改,教师的批改徒劳无益.叶圣陶先生说过:"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个人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指导思想应当是:通过作文批改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现将我在批改作文中的点滴体会简介如下。一、评批法:对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在字词句章、语修逻文上把住关口,同时也要对其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认真批改,使其成型。对少数写得较好的学生,教师要通过批改予以点拨、指导。有时是教师动手改,有时只是指出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改。在批改方法上,我采取“文中改”(在原作上删、增一些内容)、“文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批改学生作文,没有哪位语文教师不谈"文"色变,望而生畏,而怕改作文.可见,作文批改成了语文教师的沉重负担.然而,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舆论,都要求语文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精批细改",认为这样的语文教师才是最负责、最优秀的.殊不知,语文教师像陀螺一样加班加点、拼死拼活批改出来的作文,发到学生手中,他们也只是看看分数,至于批改的道理,文章中的优劣得所,他们却很少去关心、去反思.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过的:"我当过多年的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  相似文献   

7.
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包办过多,从指导到批改再到评讲,费时劳神,结果却是学生只关心作文成绩,可谓"吃力不讨好".笔者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批"和学生的"改"共同完成的创造活动,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由师生共同演绎作文批改"三步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许多学校要求教师对作文的批改最好做到精批细改,似乎精批细改的教师是好教师,精批细改的作文就是一篇达到教学要求的作文。是不是真如此呢?我觉得也未必,因为精批细改如果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的话,那也是达不到作文批改的目的的。况且,每篇作文的批改都由教师包办代替,也难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水平。  相似文献   

9.
让学生自批自改文章,首先要解决“改什么”“怎么改”的问题。一般说来,学生的自批自改往往总是效法教师的批改方法。所以要教会学生自批自改文章,就要让学生看懂教师的批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效而有法,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批改作用。为此,我每教一个班级,总是在第一堂作文指导课或评讲课上,就把常用的作文批改符号介绍给学生。同时,对开始写的三五篇作文,我总是改得尽可能精细些,添、改、调、删、(?),凡能用文字改通的,我都不但改过来,而且准确地用上规范的批改符号。每批好一篇作文,我都要发下去让学生读批改后的文章,  相似文献   

10.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了解作文教学取得怎样效果的重要判断之一。批改包括"批"和"改"两个方面:"批"是指教师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方式主要有全批全改、重点批改、面批面改、学生互改、学生自改等,它们各有利弊,因此选好一种评改方法,对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尤为重要。我采用学生自改、互改与教师讲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作文中变得主动起来。我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是:一读,读读文章是否流利上口,  相似文献   

12.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关于作文批改话题的争鸣一直是语文老师研讨的一大热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一问题越来越显著的摆在热衷于作文教学的语文老师面前。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是只批不改,还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批改?面对重重困惑,我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批改作文历来是浯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在传统教学中,面对成沓的作文,老师们费尽了心思:精批细改。他们抓住学生的作文,不厌其烦的指导,让学生不断地修改,这样不但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使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难改是所有的语文教师的体会,作文的批改历来也是语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事。对学生的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客观地说是为了应付领导的检查,给家长看的,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实际意义并不大。作文批改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把教师批改作文作为批改的唯一形式,叶圣陶是持否定态度的。对教师的精披细改,他提出疑问,"老师改作文是够辛苦的。几十本,一本一本改,可是劳而少功。是不是可以改变方法呢?"他指出教师要有教学机制,要有改革精神,要不断探索作文批改的新路子。事实上,大量时间用于批阅作文,教师用于设计教  相似文献   

14.
学生自改作文是相对教师的批改而言的,包括学生独立修改自己所写的作文或修改同学的作文,或在教师指导下修改自己或同学所写的作文。提倡把作文批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力水平和作文实际,在作文批改方式上进行改革,采用学生互批、互评、互改与教师改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教给学生批改的范围。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首先要求在立  相似文献   

15.
指导学生批改作文的几点体会合肥四十六中焦瑞瑜作文批改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批改,多年来困扰着不少语文教师。专家们呼吁:变老师的"精批细改"为指导学生"自改"、"互改"。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三点体会。一、可以变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为师生共同活动,有...  相似文献   

16.
正一提到作文的批改,大多数老师都会皱眉头,感叹一声:"累。"一是批改作文时间长,二是辛辛苦苦批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看一眼便扔在了一旁,下一次作文老毛病照犯,感觉做了无用功。怎样才能使我们的作文批改真正地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呢?十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也做了一点儿尝试,下面我就和大家谈一谈自己在作文批改中的几点做法一是作文批改方式多样化(1)"精批细改"不能少传统的作文评改方式是"精批细改"。这方式确实能使学生受启发、得教益。它应该是评改作文的根本,不能摒  相似文献   

17.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按照传统作文批改的办法,一般是由教师包办,全批全改,但效果不佳。那么,如何转变批改方式,提高实效呢?笔者一直在探索和实践,最终找到了新路子:让学生自主批改作文。在作文教学中,这种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一、传统作文批改方法的弊端传统的作文批改,一直遵奉着"学生写,教师改"的模式,并且提倡教师精批细改。其实,这种模式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目前,作文批改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凭着自己的感觉对学生作文详批细改,这儿添词,那儿改句,关键处还给补上几句,唯恐遗漏于万一。教师自以为埋头灯下的呕心沥血,大可促进学生作文的长进。其实,这种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将学生份内的“改”全揽到教师身上,学生失去了“自改”的机会。长此以往,滋长了依赖教师改的思想,失去了自改作文的能力。事实表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我在农村中学任教,老师苦于无效、低效的批改作文,而且学生对老师的批改也没有兴趣,我便尝试让学生批改,结果被领导痛批:"语文老师不改作文,不就等于农民不种地,工人不上班么?千百年来,学生写老师改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像是一个犯人,天一下子坍塌了.我向叶老呼救,他安慰我:"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他还指导我:"‘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者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有叶老的帮助,我不仅"躲过了一劫",而且总结提炼出了"学生初作—同伴互批—小组反批—完善重作"的"四步作文教学法",据此撰写的论文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专业期刊发表.之后,因发现学生作文或无话可说,或说假话套话,难有写作的成功快感,我阅读了叶老的《作文论》,叶老指导我:"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空口念着是没有用的,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因此,我致力于"开放型作文教育""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效益"的研究;进入信息多媒体时代,我开展"网络作文教学的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学语文教师一个沉重的负担仍是作文批改,特别是作文的全批全改,精批细改,像锁链一样紧紧地捆住了教师的手脚,结果是教师拼死累活,学生却收效甚微。正如叶圣陶先生听说:“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在作文批改中,我采取的是分三步批改的方法,谈出来求教于广大同仁。第一步:学生自改俗话说:“玉越琢越美,文越改越精”。首先要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认识,自改作文,不仅是把作文写好,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修改,逐步摸索到一些作文的规律,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学生认真修改自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