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消除社会排斥,实现农民工的国民待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民、农业劳动者从农村向城市、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城市化的核心,在这一进程中.社会排斥影响了农民工的转移.使之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消除制度壁垒.实现农民工的国民待遇,才能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区教育: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社会流动的加剧,大批农民流入城市,而这些外来人员的生存和发展,以及伴随的社会问题更发人深思。可以从社会排斥的视角来看当今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包括经济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保障排斥和教育排斥,而开展针对农民工的社区教育是解决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排斥与社会认同——农民工社会政策调整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工受到社会排斥在转型期中国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非合理现象,作为为新一届政府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决策之一的农民工政策调整的社会实质就是在新的价值维度上重建一种新的社会认同。该研究从社会排斥和社会认同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农民工社会政策调整的效果,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排斥与农民工地位的边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民工在城市遭受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维的社会排斥,这种排斥通过制度机制、群体机制、市场机制得以运作。面临社会排斥,农民工主要采取自我隔离和积极融入两种适应策略。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造成了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化地位的生产与再生产。社会应采取全面、系统的对策,逐步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和谐要求社会融合。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是一个很突出的社会矛盾,已经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成人教育能关注到城市农民工需求的各个方面,在消解农民工社会排斥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与教育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然而,随着国家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深化和转型,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他们的社会排斥问题也逐渐由个人发展问题扩大成为群体发展问题.本文立足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现状、社会需求及其群体特质反思其社会排斥,站在大教育的范畴,探索教育在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进程中的作为机制,以求为特殊群体的社会排斥和教育作为、进而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一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8.
社会排斥理论认为,我国现行的二元户籍制度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制度性原因,改革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体制是目前解决随迁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首选之策。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队伍逐渐成为经济建设大潮中的生力军。由于受到我国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区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中存在不少有待研究和解决的地方,本文重点探讨了涉及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排斥理论视角下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立法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社会排斥是由多维度的因素造成的,强调群体或个人被排挤于现行主流社会之外。农民工养老保险缺失是由于制度对他们的排斥,被排斥到劳动力市场和国家福利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稳定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社会稳定的内涵、形态、特征、影响社会稳定的新因素和实现社会稳定的对策等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了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关于社会稳定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社区矫正中的社会排斥与反社会排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对象在劳动力市场、社会网络、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遭受社会排斥,它们并非孤立地产生着影响,而是相互交织地发挥着作用,一个方面遭受排斥还会引起其它方面遭受排斥的连锁反应。从而导致矫正目标发生偏离、社会秩序受到威胁、社会公正遭受侵害、法治社会难以实现的不利后果,使社区矫正制度的理念无法障显、功效无法发挥。为了使社区矫正制度的功效得到更大的发挥,消除或减弱社会排斥带来的不利后果.我们必须从转变观念、情感支持、物质帮助、提高技能、机会平等、政策保障等几个方面进行反社会排斥.这些反社会排斥的措施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有这种整体的观念才能使社区矫正制度不会孤军奋战。  相似文献   

13.
"社会排斥"是当今国际社会研究社会问题所用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围绕解决弱势群体的贫困、失业、社会权利的剥夺等窘迫境遇而展开。"社会和谐"是我国目前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与社会排斥理论向往的境界不谋而合。实现"社会和谐",需要我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努力创造消除社会排斥的制度环境,竭力避免强势集团操纵权力,全面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度,并开放整个社会系统,促进社会各阶层及社会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4.
社会排斥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当前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存在各种社会排斥现象。教育领域中的排斥本质上只不过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进行控制与“区隔”,以达到自我利益的维护与再生产的目的。要实现教育公平.就必须消除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15.
“TASK-BASED” 教学法是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s设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本文综合介绍了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构、分类及教学中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期,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就张浩文的长篇小说《绝秦书》举办了研讨会。单正平教授别开生面,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千古名训为切入路径和尺度来评议《绝秦书》;周泉根教授主要从历史文化角度来阐发《绝秦书》的奥义;王学振教授认为该长篇是中国自然灾害书写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廖述务副教授认为:《绝秦书》呈现出历史的未完成性与开放性;学科的研究生们分别从小说史质地、小人物之死、灾难下的反思、爱情悲剧等角度,对《绝秦书》进行了多元分析与批评。  相似文献   

17.
《礼记.曲礼》成篇于何时,前人较少论及。本文将《曲礼》与《仪礼》、《大戴礼记》、《孝经》、《孟子》、《荀子》、《韩诗外传》、《新书》以及郭店楚简《尊德义》等文献中的相关文字进行对比研究,认为《曲礼》成篇于春秋末战国初,整理编集者可能是曾子或其弟子。  相似文献   

18.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作为近年来国内较为普遍的一种旅游开发类型逐渐对目的地社会变迁产生了一定影响。于此,本文章以综述为基调,将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此领域的研究从内容上进行归纳与梳理,从而总结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目的地社会变迁研究主要从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效果、居民感知与态度、文化变迁、经济变迁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五个方面展开,最后,笔者从研究内容与方法两方面分析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