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辐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层平台,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却蕴藏着许多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  相似文献   

2.
刘云峰 《辅导员》2010,(10):J0006-J0006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辐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层平台,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却蕴藏着许多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辐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无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层平台,而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却蕴藏着许多现实性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在教学中,我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让学生在观察、猜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创造出自己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回归生活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陈涛 《考试周刊》2011,(43):93-93
在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下,在新课程理念下,该用怎样的观点体现我们的新教材呢? 一、生活观——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也只是生活数学的一种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课本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数学搭起了一座平台。它说明了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质,都可能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内容,都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5.
史燕君 《云南教育》2003,(25):23-25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数学课程在注重数学的工具性能的同时,更强调数学的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也就是注重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用怎样的观点实施我们的新教材呢?一、生活观———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课本中的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课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数学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它只是在喻示,任何“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贴近儿童生活的素材,都可…  相似文献   

6.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现在的数学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学,新数学课程在注重数学的工具性能的同时,更强调数学的育智功能和完善自我功能,也就是注重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的同时,更强调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用怎样的观点实施我们的新教材呢?一、生活观———变课本数学为生活数学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也只应是生活数学的一种影射、提取、概括和应用。这样看来,课本无非就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新教材中许多单元都安排一些涉及“生活数学”的内容.这些具有生活味道的内容及一些“生活问题”能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让学生明白“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学习生活,磨砺人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小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1 问题的提出早在 1991年 ,杨之、劳格先生在《中学数学研究问题三议》一文中 ,提出了中学数学研究的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应用 .它不仅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根本途径 .“关于数学课本 ,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要丰富一下书中的内容 ,总感觉数学太枯燥 ,提不起兴趣 ,应多与实际结合”;“希望多一些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紧密相关的内容 ,少一些枯燥乏味、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毫无关系的内容”[见文 1] .上面几段学生的话很具代表性 ,我对此看法深表赞同 .数学来源于生活 ,来源于实践 ,但我们的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传统的数学课堂不大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内容的组织和应用的处理处处总是留有人为编造的痕迹,使数学的本来面目荡然无存。新课程通过设置“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全新的领域,有效地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那么如何充分体现“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的数学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呢?一、密切联系实际实践一直是数学发展的丰富源泉,数学脱离了现…  相似文献   

11.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那么我们的数学教育就应该紧密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搬进数学课堂,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并切实的体验到身边处处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代教育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大力提倡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为适应学生学习和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提供了良好的视听效果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老师讲授课本知识,学生识记单词、句型,学习枯燥,兴味索然。即使掌握了一定的课本知识,那也是固定的、孤立的,离开课本到现实生活中就成了“哑巴”英语——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较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11版新课标中强调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数学教学就是要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每呈现一处生活场景就引出一道例题,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一双探究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数学有魅力。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中的每一种题型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如在教学简单的比较分数大小的应用题时,我  相似文献   

14.
数学问题是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中的,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微学课程标滩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16.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的微学课程标滩勘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数学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熟悉的生活情况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指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写数学日记恰恰能体现这一点,数学日记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认可的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数学日记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及以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有些人缺乏对数学日记的正确理解,认为数学日记里有一些数字,有一些加减乘除法就是数学日记的内涵,如爸爸买了几样东西,付了多少钱,找回…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是说,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自由驰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给学生一个驰骋的舞台,利用教材内容、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尽情地说、想、问。一、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挑战的舞台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  相似文献   

19.
联系生活实际、捕捉生活素材、回归生活空间.以数学教学为载体,用一种开放的立体的教育视野和课程理念,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体验自己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生活课程”,体验自己所获得的是真正“有价值的数学”、“必需的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教育的质量、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是说,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充满生命力和自由驰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给学生一个驰骋的舞台,利用教材内容、通过设置生活情境、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尽情地说、想、问。一、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挑战的舞台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