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第三册和第四册的《汉语知识》中,分别阐述了单句知识、复句知识,但单句与复句的辨别方法,教材未作具体论述。怎样突破难点,指导学生准确地辨别单句与复句呢?笔者认为,在语法教学中可从三方面加以辨别: 一、从结构上辨别。单句的构成材料是词或短语。大多数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谓短语或非主谓短语,结构一般比较简单。有的单句虽然比较长,结构比较复杂,但不包含两个以上的分句。即:单句是由主谓短语,或非主谓短语,或单个的词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复句的构成材料是分句,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分句和  相似文献   

2.
附单句和一般复句的区别单句由一个词、一个或简或繁的短语构成,其组成要素是句子成分。句子成分在结构上互为依存,形成一定的格局,主谓句或非主谓句,即一套“结构中心”。一般复句(以下称“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其组成要素是分句。分句之间意义相关,但结构上相对独立(不互为句子成分)。从分句的角度看,一个复句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格局,亦即两套或两套以上的“结构中心”。  相似文献   

3.
单句和复句的判别问题,是中学阶段语法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而复句中分句个数的判定,也就是复句的某个层次各分句是单句还是复句的判别,因此,也属单句和复句判别的范畴。《中学教学语法提要(试用)》根据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的性质,将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主谓句又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容易跟复句混淆的只有主谓句,特别是其中的动词谓语句。再则,主谓句的主干成分中除谓语一般不能省略外,主语和宾语都  相似文献   

4.
丁欢 《初中生辅导》2022,(Z3):41-45
<正>一、单复句考点考点一:区分单复句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在复句中称为“分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  相似文献   

5.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从两个角度给汉语的句子分了类。一是从结构角度,分句子为单句和复句;单句中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非主谓句中再进一步分出名词,动词等构成的句子。二是从句子的交际职能角度分类,即语气类。本文讨论的句式,从结构角度看,是由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构成的非主谓  相似文献   

6.
句子是由词和短语构成的,每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气、语调。句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可以独立完成交际和交流思想的任务。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一、句子的结构类型在句子的分类方面,新旧语法体系有所不同:《暂拟系统》把单句分为单部句(即只有主语,或只有谓语的句子)和双部句(即主谓齐全的句子);《教学提要》则把单句分为主谓句(即主谓齐全的句子)和非主谓句(即由单个词或主谓短语之外的其他类型短语构成的句子)。根据主谓句谓语的构成情况又可分为名词谓语  相似文献   

7.
先看两个例子:<1>温度低,出苗慢。<2>我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欧阳修生活在今天的话,那他的《秋声赋》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内容,另外一种色调。例<1>虽然是短句,没有关联词,但属于复句;例<2>虽然含有关联词语,又是长句,但属于单句。那么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一、看定义。这是最基本的方法。单句是由词或短语构成句子成份。如“鲁迅指出: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句中主语和谓语都是由词构成,宾语是由主谓短语构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句子。如“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就是由两个单句构成的句子。  相似文献   

8.
第四节复句一、复句及其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合而成的句子叫做复句.如: 1、沙漠地区地势平坦,风力很强。 2、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3、沙漠湖水含盐,日光使水蒸发,可以取得蒸馏水和盐。例1、例2各由两个单句构成;例3则由三个单句构成,比前两个复句更为复杂。用以构成复句的单句,由于失去了完全的独立性,只是整个复句的分支,故而称为分句.单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所以充当复句构成部分的分句也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例1、例2的各个分句均为主谓句(后一分句承前省略了主语“沙漠地区”和“风”);例3的前两个分句是主谓句,第三个分句是非主谓句。  相似文献   

9.
辨别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应按其构成方式及特征来区分.一般说来,由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是单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句.分辨单句与复句,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单句和复句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辩别:一是从句子成分看。单句只包含一个能成为句子的结构,只有一套句分成分;复句是由单句组成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能成为句分的结构,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例如:①七林旺丹逃出了农奴主的家。(单句:主谓句)②七林旺丹逃出了农奴主的家,找到了亲人解放军.(复句:主谓句 省略句)二是从结构关系看。复句中的每一个分句都不作另一个分句的任何成分,它们之间没有谁包含谁的关系;因此,用词和短语(包括复句形式的短  相似文献   

11.
单句是由具有语调的一个词或内部词语互作句子成分的一个短语构成的句子;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一定意义关系、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单句组成的句子。关于单复句的辨别,我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句子按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在对句型(即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出的单句、复句、主谓句、非主谓句等)作结构分析时,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打开句子结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单句的分析,要以它为标准;对复句的判断也要以它作为依据,只有在确认句子中不存在主谓(或动宾)关系后,才可以对复句作进一步的逻辑事理关系及层次的分析。可  相似文献   

13.
第三节句子的类型按照结构格局归纳出来的句子类别就是句子类型,也叫句型。它有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大类型;每类之下又可分为更小的类型。因此,句子类型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的类聚,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主谓句主谓句由一个主谓短语构成,包含主语和谓语两个结构成分。它是单句最常见的句型。根据其谓语有无特殊性这一点,可将其分为一般主谓句和特殊主谓句两部分。 (一)一般主谓句:谓语没有什么特殊性。以谓语的构成成分为标准,可分为下列几种: 1、动词谓语句:以动词或动词短语充当谓语。以谓语的结构划分出来的具体类型有: (1)主语 动词  相似文献   

14.
一、众所周知,汉语用来表达意思的各级单位,几年前还只有语素(或称词素)、词、短语、句子(包括单句、复句),但后来又增添了一个“句群”。排列时往往把语素排在前头,然后是词、短语、句子中的单句和复句。但在表达意思上到底“谁”的“级别”高呢?这就说不定了,要看语言环境了。有时一个词就可以构成一个句子,如:“蛇!”“老虎!”。有时词很多,却成不了  相似文献   

15.
〔问疑解难〕 1、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有什么区别?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区别是结构不同。主谓句有主语和谓语两个结构成分,是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性质和构成,又分为名词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谓语和主谓谓语句。非主谓句是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构成的。非主谓句从构成它的语言材料的性质可分为;名词非主谓句、动词非主谓句、形容  相似文献   

16.
(一)说要辨析复杂长句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句意。这是高考命题的方向,也是复习的原则。结构复杂的长句有单句与复句之分。单句的复杂一是因为句中定状补等修饰成分由多个递加式短语或复杂短语构成;二是主谓宾等句子主干由复杂短语或复句形式充当。因此,分  相似文献   

17.
<正>非主谓句是针对主谓句而提的,特指那些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句调形成的单句。非主谓句在实际的交际活动中,无论是在书面还是口头上,特别是在口语上使用频率很高。这说明,非主谓句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子已得到人们的认同并广泛使用。一、非主谓句的性质按照一般的理解,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短语加上特定语气、语调构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凡是符合这些条件的语言单位都应该是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句子结构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在对句型(即按照句子的结构和格局分出的单句、复句、主渭句、非主渭句等)作结构分析时,主谓结构的句子是打开句子结构“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对主谓句和非主谓句的单句的分析,要以它为标准;对复句的判断也要以它作为依据,只有在确认句子中不存在主谓(或动宾)关系后,才可以对复句作进一步的逻辑事理关系及层次的分析。可见,弄清和把握好  相似文献   

19.
问:“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初中语文第五册《我的叔叔于勒》)是单句还是复句?为什么? 潜江县高石碑中学罗大文答:判断一个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主要看它包含分句的多少。只包含一个主谓句或非主谓句的,是单句;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彼此不互作句子成分的,是复句。“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单句还是复句,关键在  相似文献   

20.
单句和复句是现代汉语中的两种句子,二者既密切相关,又有明显的区别。单句就是结构简单的句子,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两种。而复句则是结构复杂的句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构成的。单句和复句是两种重要句子,使用频率极高。如何区别单句和复句?笔者从教30余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如下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