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20世纪以来教育目的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世纪以来,基于科学主义、人主义和科学人主义三种化思潮,形成了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和科学人主义教育目的观。它们有各自不同的哲学基础和基本特征,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起了主导作用。然而,科学主义与人主义的对立,导致了科学教育与人教育的对立,也导致了对教育目的的片面追求和教育的失衡。当今世界与社会发展越来越强烈地要求,必须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观,构建一种完整的教育。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学和系统整体论为指导,使科学主义教育与人主义教育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2.
伦理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伦理视角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否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然而,我国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官方主导话语权、国家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忽视对自然关系的处理,使得我国的教育目的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伦理善。  相似文献   

3.
伦理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伦理视角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就是要考察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否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然而,我国教育目的中存在的官方主导话语权、国家主义价值取向以及忽视对自然关系的处理,使得我国的教育目的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伦理善。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本位视角下,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过度主张人的社会主体身份即社会语境下的他己能力,而教育目的个人本位形成与人存在的个人本位的等同化认知,使得教育目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矛盾根源需要重新考量。在教育主体视角下,通过对人的社会主体身份的解构,以及对单一人我主体发展范式的再思考,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中人的社会主体与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中的个体主体走向了人的多元主体教育的初步统一。在意义视角的阐释下,人的多元主体教育中社会主体与个体主体形成内在博弈、类主体即类语境下他我与个体主体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以及类主体具有对社会主体的超越性本质,进而教育从人的单一主体教育走向人的多元主体教育,从人的对立主体挟持发展走向人我与他己协同发展的理性定位。  相似文献   

5.
不同的教育评价理论具有不同的教育评价目的观,生存论为重新理解教育评价目的提供新视阈,生存论视阈中的教育评价目的是促进具体个人主动发展,人与人、人与环境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过程即实在,实在必定千姿百态。教育虽有基本的阶段划分,但个体自然节奏迥异。遵循共性规律并尊重个性差异的教育节奏,感受过程,是本真教育目的达成的基本前提,而真正的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节奏也必然尊重规律、尊重个体差异。借助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中提出的“教育的节奏”这一教育原则及其分化出来的三个阶段,与教育的目的对应起来,通过浪漫阶段的随性自由与教育的无目的性、精确阶段的定向引导与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和综合运用阶段的自觉自为与人的自我实现三个层次的阐释,可以厘清遵循教育节奏就可实现人自我发展的教育目的这一教育之道,更有益于提升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深入认识和教育理念建构,从而推动现世教育趋向于人的精神建构之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大学生进行人精神与科学精神教育,应树立“以人为本”的人精神教育理念,突出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教育重点,创新人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实现人精神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的融合,以达到提高学生人素质和科学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与最终归宿。而对于教育目的最终指向是“社会”还是“人”,其中就渗透了个人对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了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的内涵,并对我国历史上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间形式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依据当前我国的国情、“人”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的规律,我们应该确立培养“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教育以幸福为目的本身只是一个抽象,因为它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教育实践:教育以非教育幸福为目的和教育以自身幸福为目的。无论教育追求的是教育幸福还是非教育幸福,它总是以幸福作为自己的终极追求。要使二者统一起来,找到教育追求幸福的正确路径,关键在于回到教育的原点,培养和谐的人、完整的人、现实的人,并且要将培养人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使追求过程的好(当下的教育幸福)与追求人的发展统一起来。这样,教育作为幸福的目的与手段就统一起来,当下的幸福与未来的幸福就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0.
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基生 《中国教师》2008,(23):25-27
<正>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不同在于:教育不是把人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来培养,"人是教育的出发点"[1],人就是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促使人健全发展,培养具有自主的本体意义上的人始终是教育的理想。也可以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界对教育目的问题的讨论没有间断过。我国教育学著作大都注重研究教育目的,而教学论和课程论著作却只探讨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忽视教育目的。本文结合当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提出对教育目的的思考必须与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和教学目标关联起来,认为建立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以及课程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是实现教育目的、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没有外在的目的。也就是说,教育是社会自我生长的需要,是社会自我生长的能力,因而教育对人来说是经验的不断扩展,教育应体现人与社会的不断融合,人与社会的截然分离导致教育目的外在于教育,导致教育价值的异化。高等教育由于处于社会化的前沿,其价值更应体现这种融合,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人与社会分离的结果,亦是人与社会融合的前提,高等教育应致力于这种融合,致力于其自身价值的最大实现。  相似文献   

13.
美是和谐,和谐的终极是人的和谐,和谐的人格依靠教育来培养。教育的美学目的是逻辑分析 与历史发展的统一,具有应然与实然两重性。和谐即关系的谐调,以“关系”为着眼点,从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操作对象、人与自我五大关系的和谐中,探讨实现教育美学目的 的目标构建。  相似文献   

14.
论点摘编     
后现代教育目的观认为现代教育目的所要做的是“依照一项通行全球的公理来束缚。”后现代教育者并不反对对教育目的的构想,而反对将自己的构想霸权化。后现代教育者P·斯坦迪许认为培养完人是现代教育的鹄的,他总结了完人教育目的并认为这种目的不仅不能实现而且是危险的,它造成了许多学生与家长身心方面的损害和摧残。后现代的教育目的观呈现出相对一致的价值取向:(1)重视人的不确定性,反对人的各种形式的预设。人没有先天的本质,人只有生成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教育目的上,其主张教育无目的,教育就是人的个性发展、自然发展。(2)消解中…  相似文献   

15.
法国教育家余伯尔认为,人通过教育与发展,经过若干阶段才能成为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教育活动通过促进人与人的接近与合作,用交往促进人的个性化。因此,现代教育要求教学除了培养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创造性之外,还要让师生间感受到彼此的信任与尊重。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人更成其为人,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按单下料”、“陶瓷加工”般的教育模式,严重削弱了教育的内在价值。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不能以弱化教育的内在价值为代价。寻找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目的与教育功能之间的和谐统一,对科学发展教育进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是和谐,和谐的终极是人的和谐,和谐的人格依靠教育来培养。教育的美学目的是逻辑分析与历史发展的统一,具有应然与实然两重性。和谐即的谐调,以“关系”为着眼点,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操作对象、人与自我五大关系的和谐中,探讨实现教育美学目的的目标构建。  相似文献   

18.
教育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其实质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作为教育理想实现的两个基本条件,则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邓艳  朱方长 《教育导刊》2004,(21):12-14
教育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教育状态的完美设想,表现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为的应然状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其实质是教育的理想追求;而教育平等与社会平等作为教育理想实现的两个基本条件,则与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得到和谐发展.人的和谐发展包括个体的身心、个体与群体、个体与自然环境、个体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走过了一条从自失到自思,进而自省的阶段.目前,应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内核,以主体性教育为重心,对我国的教育目的进行重构,进而解决教育目的的内外矛盾,实现人的个体主体性与类主体性的自由融合,使人的发展走上一条幸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