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阅《中国教育报》,见有这样一则文题:《北京育才小学举办教学研讨》(见该报1993年5月31日2版),觉得颇有罗嗦几句之必要。作为新闻标题,既要概述新闻报道导大致内容,又要言简意丰,这就有一个缩称的问题。像上边的标题,因为没有遵循缩称的规律,不仅未省几个字(只省了一个“会”),而且,还造成了句子成分的残缺,“举办”一词没有与之呼应的宾语。“举办”是个及物动词,一般要有一个名词性成分与之呼应,如举办亚运会,举办讲习班等,而不能用动词性成分作宾语,试比较下列短语:  相似文献   

2.
句子有单名和复句两种。单句和复句的主要区别是:单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复句则有互不作句子成份的两套或两套以上的句子成分。有些同学往往分不清单句和复句,认为句子中没有标点的是单句,有标点的是复句,这种区别方法是不科学的。比如,“一见困难他就害怕”句中虽然没有标点,但它是一个紧缩复句。是由“只要一见困难,他就害怕”紧缩而成的复句。“他一向认为,要做一个真正的为人民所爱戴的艺术家,首选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各方面都能成为表率的人。”这句子虽然很长,中间也有标点,但它是单句,因为只有一套句子成分,“认为”后面的句子都是“认为”的宾语。 那么如何区分单句和复句呢?下面介绍几种分  相似文献   

3.
以吾观之,朝晖之书,已初具规模矣。其天真率然之态,脱俗绝尘之趣,平和冲淡之气,溢目盈心,冷冷扑面。其楷如少年负纤,气力虽柔,已见雄强之质矣;其草如红颜驯骥,驰骤腾挪,已见豪爽之概矣;其隶则如稚子学步,蹒跚倚侧,憨态可掬也;其行则如白髯临风,举措安闲,而意绪苍凉者,风度可观也。夫古人论书,崇尚自然平淡之品。《书谱》所谓“同自然之妙有”桐江所谓“自然者清新”者是也。朝晖之书,大略属于新潮,然其恬淡之趣,兼蓄追慕古人之旨,甚可喜也。古代书家,亦标举法度。梦溪所谓“尽得师法,律度备全”,“学书须自法度人”者是也。故历代法贴,皆法度森然。余以为成法不可尽弃,亦不可尽守,大要不以法式为法,而又不离法式之规者为上。朝晖之  相似文献   

4.
“之”字是文言文中最常用的一个虚词,它的用法很多。下面是笔者分辨“之”字用作代词的一点体会、见解,仅供大家参考。1、常用作第三人称代词,主要用处是指代人、事、物,作宾语,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等。例如:①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他,代人(扁鹊)。②得鱼腹中书,固以之怪矣。(《陈涉世家》)——它(这事),代事(得鱼腹中书)。“之”字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并作宾语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其一,由于此时的代词“之”字在句中常作宾语,所以辨识起来比较容易。它大都位于动词或介词后面,形成动宾(动+之)或介…  相似文献   

5.
高语第二册(必修)《同说》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本来,前面的“《书》不云乎”同后面的“好问则裕”合起来是一句话,“好问则裕”不过是动词“云”的宾语,整个地是要说“《书》云:‘好问则裕。”这样的意思;可是,像课文那样标点——在“《书》不  相似文献   

6.
“相”“见”表达“你”“我”“他”“她”“它”等指代意义时是什么词?这是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2010年第9期《语文学习》“语言”栏目刊发的姜燕萍老师的文章《“相”“见”是什么词》讨论了这个问题。[1]姜老师认为,“古汉语中的代词,一般应具备以下语法功能:能做作词宾语——否定句中前置的宾语,肯定句中置于动词后的宾语;能作主语;能作定语”,而“相”“见”不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看作代词,而应看作副  相似文献   

7.
走在深秋     
深秋的夜空,遥远而又真实。湛蓝的天幕上嵌着玉轮冰盘般的明月;光华淡如水,不染纤尘。走在深秋,任这个季节的淡风凌乱着满腹心事,在片片的落叶中你尽可以感受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的悲戚,也可以独嚼“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凄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萧瑟。  相似文献   

8.
§0引言0、1本文讨论《水浒传》“动词+得+宾语”的格式,如“到得关下”、“救得宗江”(41回)等。其中包括“动词+不+得+宾语”,它是一部分“动词+得+宾语”的否定形式。0、2“得”在先秦汉语中的基本意义是“获得”“得到”。《说文·彳部》:“得,行有所导也。”段玉裁注云  相似文献   

9.
《石钟山记》云:“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课本对“临汝”作了注释:“临  相似文献   

10.
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不是宾语前置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汉语有少数特殊的词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这些特殊的词序中最突出的是宾语在一定条件下要放在动词之前。这样的条件有三个:一是疑问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三是宾语用代词复指时前置。这一类的特点是宾语前置的同时,还要在宾语后面用代词“是”或“之”复指一下,“是”或“之”也放在动词前面。但电大现行教材的一种观点认为,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这宾语也必须置于动词之前。就是说,疑问代词作宾语的定语也是宾语前置的条件。(见朱振家先生主编的《简明古代汉语》(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257…  相似文献   

11.
(一)《野获编》应该可信《古文观止》选有宗臣写的《报刘一丈书》,它淋漓尽致地摹写了明代官场“上下相孚”的那种恶心景象.“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即门者持刺入,而主人又不即出见.”第二天再去,“门者又得所赠金”,总算见到了“主者”.“南面召见,则惊走葡匐阶下,主者曰进,则再拜,故迟不起,  相似文献   

12.
一、“船背”应解释为“船底”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一句中的“背”字,《辞海》中有两种比较接近的注释:一是“脊背”,二是“后面”。课本采用了前一种,将“船背稍夷”译为“船的顶面稍平”,将“背”解释成“顶面”了。这样解释不符合文意,理由有三: (一)这里的“背”应取《辞海》中“后面”一说为宜,即“物体的反面”。《周易》王弼注曰:“背者,无见之物也。”意思是说“背”就是看不到的地方,而核舟的顶面一眼就能看到。故不能把“船背”解释为“船的顶面”。 (二)“背”本有反面之意。《核舟记》把船的中、  相似文献   

13.
对苏轼和陶诗,历来有不同的评价。本文认为,苏轼的和陶诗是在他晚年创作成就最高,艺术经验最丰富时完成的,故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具体说来,由于苏轼的和陶诗是为了“陶写伊郁”,故它的内容非常丰富,抒写了自我的个性形象。又由于他崇尚陶渊明的为人和诗风,并“欲以晚节师范万一”,故“豪华落尽见真淳”便是苏轼和陶诗的艺术特点,但,于真淳的感情和平淡的风格中见诗人的豪逸气质。  相似文献   

14.
舟,甲骨文写作■,好像一只小船。金文写作■,把其放平,似“一叶轻舟行于水”的形象。小篆写作■,把其竖了起来,上端的曲线很像船上的舵或橹。甲骨文是殷商的文字,这说明“舟”,在商朝以前就已经出现,至于具体年代,则难以考定了。《周易·系辞》讲到黄帝、尧舜之事时说:“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刳,是剖开并挖空的意思。舟,并不是现代所说的船,而是船的祖先独木舟。它的制作方法是:先选取一根粗大而直的树干,测量好尺寸部位,在准备保留的地方涂粘上一层厚厚的  相似文献   

15.
造成语病的原因很多,而其中就有一种是由于句子较长,动词后面的宾语被隐含掉了,读起来又几乎感觉不到宾语的丢失而造成语病。比如“今年3月9日,韩国在野的大国家党和民主党向国会提出了弹劾总统卢武铉。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尚属首次。”其中的动词“提出”缺少了宾语“,弹劾总统卢武铉”只是修饰宾语的内容而非宾语,所以要在“卢武铉”后加上“动议案”作“提出”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不能少的,少了就造成了整个句子的语法错误。尽管我们读起来几乎觉察不出这种错误,但仔细推敲起来的确不合语法。这种病句,可以用搭配法或压缩法来检测,就是把它压…  相似文献   

16.
标点校本,是点校本《史记》修订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实际修订过程中,修订组跟对待文字校勘一样,对“标点校勘”付出了同样辛苦而审慎的努力,凡所讨论,不求尽相一致;凡所改动,必须严格斟酌.本文择取若干实例,以见其一斑.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文,用静(无声)来写静的有《琵琶行》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赞扬这种笔法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但是,人们强调“静”的时候,有时却偏偏要用“声”来描写,如:静得连针掉在地上也听得见。事实确是如此,当我们走到杳无人烟的地方,固然有静的感觉,但在寂静中听到声音,非但不感到闹,反而更觉得静。这就是“以声写静”之妙。  相似文献   

18.
古今汉语的双宾语句式有着一些共同的特点:第一,双宾语句式中的两个宾语都放在动词的后面,一前一后,紧紧相连。例如“遗赵王书”(《史记·廉蔺列传》)、“给他录音机”是双宾语句。如果说成“以书遗赵王”、“遗赵王以书”、“把录音机给他”,就不是双宾语句了。第二,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在结构上不发生直接组合关系,而都同支配它们的谓语动词发生联系,其联系又有直接间接的不同——其中一个宾语是谓语动词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内容,可以称之为直接宾语;另一个宾语是和谓语动词动作行为发生间接关系的对象,可以称之为间接宾语。例如“遗赵王书”中,“书”是“遗”的直接内容,“赵王”是与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汉语中,有许多句子镶嵌着“得”字,看上去一样,但“得”的语法功能不同。有的附着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表明它后边的成分是补语,它是“结构助词”;有的则与前面的词素构成一个动词在句子中发挥作用。区分这两类“得”很重要,它关系到对“得”后边的句子成分的分析。如果“得”被认作词素,它后边就是宾语,如果“得”是结构助词,它后边的词或词组就肯定为补语。  相似文献   

20.
菊花的雅称     
张沛 《语文知识》2004,(9):20-20
一、与开花时令相关的雅称傲霜菊花在深秋时节迎寒霜而开放,故有此名称。宋代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寒英唐代李山甫《刘员外寄移菊》:“烟含细叶交加碧,露拆寒英次第黄。”清代周亮工《墨菊》:“把得寒英色未伦,夕餐只认鞠通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