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过几年来改革实践的探索和选择,找到了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方向--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全国有半数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制,这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从绝大多数实行承包制的企业来看,虽然时间不长,承包制还不尽完善,但已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承包制是经历史检验的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基本方式。承包制在我国企业改革中扭曲 ,基本原因在于以承诺利润定标 ,缺乏咨询公司咨询 ,将承包制与租赁制等同。承包制的本质是通过选择承包经营方案确定承包人。承包制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制度的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其主要形式是承包制。我国80年代的经济发展,承包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已与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产生了种种矛盾。因此,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自学给我插上飞翔的翅膀刘群我于1984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地委宣传部。当时,我国的改革正以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承包制正席卷大江南北,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工作,我感到自己过去学到的知识,已经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更好地开...  相似文献   

5.
在近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人们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对时髦改革措施的盲目崇拜现象.比如,当扩权让利作为一种主要的企业改革措施时,人们以为只要给国有企业扩权让利,国有企业就会自然而然地搞好、搞活,企业的经济效益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当承包制作为企业改革的主要措施时,人们又对承包制盲目地崇拜,以为在国有企业中普遍地推行承包制就可以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能够把国有企业搞好,搞活,有的人甚至提出了“承包制万岁”、“一包就灵”;而当在企业中推行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试验。其中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这三种不同的经营方式,既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又有许多共同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三者的比较研究,探觅我国企业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7.
论承包制     
根据企业推行承包制的实践经验,研究企业改革面临的重大挑战.阐述承包制的功能,缺陷及其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对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工作改革的探讨北京科技大学□李宝林一、当前后勤管理改革的任务,是逐步完成从承包制到企业化、社会化管理的转变承包制从80年代初期实行以来,在管理、服务以及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甲、乙方不易分清,主要还是计划...  相似文献   

9.
规范意义的承包制对传统企业制度的初始改革,缓解长期困挠经济发展的内在矛盾、兼容多方面改革功能、推筑出一座平稳通向新体制的桥梁具有不容忽视的功效.现行的承包制不能根治企业短期行为、发包利益主体不清、产权格局不变并同行政同位、难以实现自负盈亏和统一市场体系的制度局限.由于产权模糊和人们对“两权分离” 思路的种种误解,使现行承包制陷入种种矛盾之中.产权分解、以租代包、经济所有权下移,既是完善承包制的思路,也是企业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股份制原本就是作为深化国企改革而提出来的:我国的国有经济改革,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就开始了,并且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开始是搞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放权让利,之后搞利改税,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大范围地推行各种形式的经济承包制和租赁制,后又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等。想了许许多多的办法。这些改革措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初步改变了企业与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关系,使企业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相似文献   

11.
所有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前提张圣亮自从1992年7月国务院颁发《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以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已成为近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工作。但对于当前实行的在国有制的基本框架内通过完善承包制来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的现实,在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日益暴露出其历史限局性;1978~198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先行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试点改革时期,以农村家庭承包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经验:1982~1992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时期,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时期,纵观2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据统计,1987年我国已有70%以上的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了承包经营责任制(以下简称承包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之所以要在大中型全民所有制企业中推行承包责任制,其目的在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以实现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的发展.但是,由于承包制中短期行为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推行承包制的目的不能很好地实现.因此,约束和纠正企业承包中的短期行为,以保证承包制的健康发展,自然就成了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也是经济改革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试图对短期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及约束、纠正的措施等作一探讨,以期促进企业行为的合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1949-1978年是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这种体制适应了我国当时的现实,在奠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日益暴露出其历史局限性;1978-1982年是农村经济体制先行改革与城市经济体制试点改革时期,以农村家庭承包制为代表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经验;1982-1992年是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时期,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年至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时期。纵观20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有三种思路:1、认为1987年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八五计划期间要继续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己经构造出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基本框架,因而深化企业改革应归结为完善承包制;2、认为推行承包制是理论和决策上的失误,是对旧体制的妥协和维护,因而必须尽快用股份制取代承包制;3、认为在目前的实际情形下只能实行承包制,但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当是股份制,承包制只是一种过渡形态。本文拟针对这三种思路,从如何评价承包制和能否将股份制当做改革的目标模式两个方面,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营商业企业在如何搞活的改革中,大部分是采用实行承包制的办法,确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要达到企业深化改革的目的,我认为,承包制必然要过渡到股份制。一、承包制先天的不足国营商业企业由于受旧体制运动惯性的牵制,在变单一计划经济为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过程中,单靠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很难满足  相似文献   

17.
1988年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给承包制带来强烈的冲击波,理论界有些同志据此提出先用物价上涨冲击承包,然后再用股份制替代承包制的企业改革思路,致使企业界有些人搞得无所适从。那么,股份制是不是我国目前企业改革的最佳选择呢?笔者以为不然。一一些主张推行股份制的同志认为,过去,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资金越公越无人管,名为全民所有,实为无人所有,“人人都管的事其实是没人管的事。”其根本原因,是全民企业产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的企业改革,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思路,大中型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小型企业推行租赁制,普遍都收到了显著成效。承包制和租赁制毕竟仅仅是从利益再分配上,承队企业享有经营权力和利益,与企业产权的“透明度”仍然不高,微观机制的搞活仍然存在着产权这一障碍。下一步企业搞活的出路何在?我认为,如果继续坚持“两权分离”的思路,承包制和租赁制必然是、也完全能够过渡到股份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指导方针和重大措施,并对这项工作做了全面部署,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的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984年,我国改革的重点由农村转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成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放权让利、承包制、利改税、政企分离、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项改革,进一步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仍未如人意。目前,国有经济分布过宽(分布在各行各业,约有30万…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教育工作能不能实行承包制?我认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改革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而定,简单照搬其他行业的做法实行承包是不妥当的。目前一些学校实行承包制,一般是把学校的各项工作,按百分制规定完成的指标,着重看学生的人数和考试分数,把教学班包给教师。承包制能不能有利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