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边塞诗以其独特风格为唐代诗坛也为我国古代诗歌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以文学的角度对边塞诗的作者、创作动机、内容、风格基调等4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讨边塞诗与盛唐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期深刻地把握和理解盛唐时代所表现出来的特定的社会精神气质。  相似文献   

2.
盛唐边塞诗从多层面、各角度表达了对生命主题的思考,呈现出丰富而复杂的生命意识。既有渴望投笔从戎、实现个人价值的生命激情,又有对人生有限而战事无穷的生存困境的悲慨。边塞诗中还通过"少年""老将"的意象,表达出不同阶段的人生况味。这些关于生命的深刻思考和情绪表达共同构成了盛唐边塞诗浑厚悲壮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3.
高适、岑参与盛唐边塞诗的人性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适、岑参为代表作家的盛唐边塞诗是产生于特定历史时期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现象,是"盛唐气象"的重要表征。盛唐边塞诗这种文化现象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突出体现为人性的张扬。盛唐边塞诗的意义可归总为三个方面,即边塞情怀、边塞风物和边塞战事。边塞情怀的核心是功业情怀。功业情怀具有两面性。边塞风物的特点是雄奇壮伟。高、岑的战争诗并非纪实,他们的战争观可概括为胜概和非战。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入世精神在陆机诗中主要有六种表现形式:直接表达对功名的渴慕;以功名事业劝勉他人;挫折后的“出世”语仍折射出“入世”心;感时叹逝;宦游思乡;古题新意。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入世精神形成的原因:出身与才华所带来的崇高感;作为亡国臣急于自我证明的焦虑心态;深藏于心的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5.
唐人边塞诗中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诗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昌盛,其中边塞诗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边塞诗是唐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边塞诗之所以在唐代以至现当代能作为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提出来研究,关键是在它所表现出来的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昂扬向上、富有创造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盛唐边塞诗的艺术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先秦的《诗经》到两汉南北朝初唐,写边塞诗的题材古已有之,而繁盛的时期则是在盛唐。盛唐边塞诗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盛唐气象”。即乐观高远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内容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多是英雄主义的赞歌。风格上没有纤弱之气,充满了阳刚气概。以高适和岑参为领袖,围绕在他们身边的边塞诗人所形成的边塞诗派,是对盛唐众多诗歌创作流派中与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派齐名的最重要的诗歌流派。它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盛唐之音”。在艺术上,具有永恒不灭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顶峰。这个时期,大诗人相继涌现,近体诗完全定型,诗歌诸体具备,风格纷呈,题材广泛。在百花争艳的盛唐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批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以描写边塞生活、战地风光及征人心态为主旨的诗篇,被称之为边塞诗。  相似文献   

8.
论初盛唐边塞诗的演进和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唐边塞诗,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为代表的早期边塞诗,二是以骆宾王为代表的贬谪边塞诗,三是以杨炯为代表的想象边塞诗。盛唐边塞诗五种类型不同,形成不同的边塞诗风格:王昌龄等以七言绝句填写乐府歌词,意象含蓄而概括;高适以实地经验加以想象创造,在似与不似之间;岑参以长期边塞生活写边塞,具体而奇异;王维以朝廷重臣赴边,风格贵重;李、杜以边塞诗表达政治怀抱,思想深邃。初盛唐边塞诗以其刚健崇高的审美,实现了对于六朝宫体绮靡诗风的变革,别开奇特雄伟的意象方式,从而健全了诗本体在唐诗阶段的意象构成,引导了近体诗与歌行、古风体的多元化建构。  相似文献   

9.
在普遍追求思想,追逐深刻的当代,曹轩却半注美感,倾心雅致,并通过其对少年独特题材与视角的准确把握,对美好人性与商尚情操的永恒追求,充满忧郁但却优雅的审美情怀,以及其对古典美学意境的深刻感悟,充分展现了他在创作方面的美学追求,同时这些也构成了作家丰厚的创作实绩,本将通过地曹轩小说中关于“成长小说”,“悲剧意识”,“儿童视角”,“审美意境”等问题的探讨,进一步阐释曹杆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旺盛时期;这一时期,名篇迭出,佳作纷呈,蔚为大观。这些优秀的边塞诗以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传于后世,让读者百读不厌,历久常新。本文就谈谈其特点与魅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四方面论述了盛唐边塞诗的思想艺术成就:(一)是歌颂爱国精神,抒发立功壮志,其气势磅礴,豪放雄壮。(二)是表现战争苦难和征戍生活的艰辛,揭露军中矛盾。诗风悲壮苍凉,感慨无限。(三)是抒发将士诗人自身的思乡情绪,意境深远,情致绵邈。(四)是描绘边塞风光和边地风情,形象生动,想象丰富,苍茫雄浑。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博大精深,在5000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产生过许多不同的学说和流派.其发展过程虽呈现出多样性和变异性,但又有着以一贯之的统一性,形成了"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世界观,"中庸之道"、"和而不同"的方法论,"自强不息"、"变通日新"的进取精神,"仁民爱物"、"以人为本"的人本意识."厚德载物"、"以和为贵"的文化开放性等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这些精神既是推动中国文化前进发展的基本观点,又是影响和塑造中华民族精神气质、民族性格的基本文化要素和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学都带有某一时代特定的烙印。盛唐是富于创造性的解放的时代,它解放了诗人的个性,在诗歌创作中形成了富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尊自强、自由自在的“盛唐气象”。王昌龄的边塞诗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印记,奏响了“盛唐气象”的强音。  相似文献   

14.
长征精神是我党在最艰难时期与各民族一同铸造的巍峨丰碑,展现的是我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的长征路,应常怀艰苦奋斗之心,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理念,增强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5.
苏轼从小受儒家积极入世、经世济民、有为于天下思想的影响,同时受到道家和佛教的濡染,形成了他积极入世的进取之心;曲折坎坷的命运,促进了他的进取精神中的执着和坚守。它在词中体现为"但令人饱我愁无"的爱国忧民情怀和"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志豪情。  相似文献   

16.
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剧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唐代边塞诗,从历史的、哲学的层面把握其反映战争问题的本质。认为唐人边塞诗中充满着深沉哀婉的悲剧精神,它是古代边塞诗表现征战主题所达到的思想高度的体现,大大提升了唐代边塞诗的思想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晚唐诗人,马戴的边塞诗难免末世的衰瑟和哀伤之气。但总体而言,其作有明显的两面性:一方面低吟着疲于戍边的伤心小调,另方面又常高扬边塞建功高歌,满怀激情地大笔勾勒唐军将士奋勇杀敌,刚健豪壮的战斗和生活场面,以平和的心态和羡慕的神情,由衷地赞美胡人的尚武精神,在晚唐边塞诗坛上,最后一次奏响了盛唐气象的洪钟余响,这既是唐代盛世情怀的回光返照,也是唐代边塞诗中英雄主义的绝唱。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历史小说入手,阐述了当代历史小说家凌力创作中的历史意识、现代意识。通过古、今人创作历史小说的对比揭示出凌力的审美追求与个体意识,其代表作《少年天子》细述了其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始终。具体说来,它主要体现为讲究气节,宁死不屈、热爱和平,向往安定、笃信好义,崇智尚武、报效祖国,伤时忧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魂魄,古代文学因民族精神而得以辉煌。  相似文献   

20.
尚健作为民族之主气与文化之精神源远流长。在经历汉魏之觉醒 ,初唐之孕育 ,尚健精神表现得愈为突出 ,这不仅仅与时代的个性解放、思想解放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与作家个人心性之融凝与沉淀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种具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文化氛围中 ,造就了尚健精神的重要内涵 ,而这又正是这种精神的价值成因所在。这就使得盛唐诗歌之尚健精神浩然长存于宇宙万物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