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今的职业教育学校,人们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审视我们的幼教工作,,思考我们的职业教育。结果是要重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机会来进行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理解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为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让他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具有较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社会要求的“现代人”。如何加强语文教学过程中人文内涵的渗透、开发和利用呢?本文就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谈一些体会和感悟。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人文素养对个人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针对职高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的现状,就职高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出一些对教育者的要求以及学校教育应该开展的工作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与语文新课改的精神相比.当前语文教学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陷,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以从树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教师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四个方面入手,一点一滴,熏陶、感染、渗透、感化.  相似文献   

6.
巨乃岐  巨亚智 《天中学刊》2007,22(6):134-138
人文素质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灵魂。人文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人文素质的提升,人文精神的培养关乎每一个人,是每个人必须躬身实践、切身体认的"本己"活动,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转让性、不可停歇性等特点。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必须加强人文学科、民族文化、人类意识和个人修养四个层面的教育,并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中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转变观念入手,用爱心构建起新的师生关系,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过于偏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育,阅读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不容乐观,通过设置通识课程、开设讲座、主题活动、读书小组、延伸阅读等多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高等师范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师资的必然选择。必须从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完善人格等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人文精神、人文传统等都是近些年海内外学术界、知识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过分重视大学生的业务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的现象比较突出,带来学生文化素养贫乏,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等负面效应.因而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使人文知识浸润于专业知识之中,人文教育内化为学生的人文精神,是新世纪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作为大学生心灵和意识塑造的创新手段,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明显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文精神的视角下,德育实验室更将显示其服务于社会的巨大功用。本文首先讨论了人文精神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分析了高校德育实验室的各项具体功能,最后讨论了高校德育实验室建设的意义和产生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文素质,培育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核心是道德素质.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要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人文素质培养,德育工作者必须确立全人教育理念,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深化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德育工作者的人文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完善学生道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形成学生的人文信仰,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并进一步形成强大的工作能力和妥善处理与外界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与情感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的教育,大多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其弊端明显地表现为偏重认知,忽视情感,这不利于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高尚情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弘扬人精神,实施情感教育.实施情感教育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明确情感教育的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提高教师的人修养,培养教师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人文素质培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塑造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人。哲学教育不仅与人文素质培育在价值诉求上相一致,而且在内容与方法上也与其相衔接对应。哲学教育的过程乃是通过哲学自身本源性、终极性和反思性的思维特质,引领人们自觉开启对于自身生存意义的领会、生活价值的悟解,不断超越自身的"现存状态"的过程。无视哲学教育的内在规定,其结果反而可能导致人文素质教育的"物化"和"工具化"。  相似文献   

16.
人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崇高的做人品质。数学教育中的人精神是数学精神和数学本质力量的反映。本从数学教育和人精神的相互关系入手,阐述了数学教育中培养人精神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育是科学的更是人文的,主要是为生命教育服务.但是,由于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育倚重竞技体育,过于程式化,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脱离,逐渐偏离了体育的主要育人目标.因此,应从教育观念、体育精神、评价体系的建立入手,实行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育体"与"育心"的统一,而强化体育教师本身的人文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彭先桃 《高教论坛》2007,(4):16-18,30
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文章针对当今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分析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局限性,呼吁让人文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指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应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学生掌握高技术与高技能,应该更加重视对学生人文教育,在高职院校要形成立体化的人文教育环境,做到坚持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教育中固然要倡导人文精神,但并不能否认大学具有职业教育的功能。人文精神教育不应与职业教育对立起来,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互依存的,人文精神教育不能被理解为“文科”教育或“传统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