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跨入新世纪,面对现代信息的新时代,科学与艺术的整合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思想,化发展的主流,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已成为共享。它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单威  单桂华 《教书育人》2012,(33):52-53
隐性课程作为一个舶来品,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其在正式课程之外对学生的作用就已经被许多学者意识到了。1966年,杰克逊在其著作《课堂生活》一书中正式提出了"隐性课程"的概念,认为学生在学校不仅学会了读、写、算等显性知识,并且获得了态度、人格、价值观等其他隐性的成长。我国学者对隐性课程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隐性课程是指"非计划的学习活动"[1];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教学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2]";隐性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内外无意间习得的,由教师以特定方式呈现的文化序列"[3]等。我们认为,隐性课程是间接的、非强迫性的,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行为方  相似文献   

3.
MIT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所著名的研究型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成就的取得与其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的指导紧密相关。从舣初期罗杰斯校长提出的MIT教育四原则,到1949年Lewis委员会确立的战后发展四原则,再到1996年MIT学生生活与学习专家调研组提出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三原则,MIT教育理念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一所高质量大学的成功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人文都应该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构成现代教育的基本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人文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应该说,这是一个转变社会风气的极好开端,它对于学校加强人文教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在艺术教学中可以通过艺术欣赏教学进行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5.
艺术教育人文性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艺术教育中的人文性是隐性的,然而又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艺术教育远离人文,必然导致品味的降低,更会成为无源之水。本文首先一针见血地指出“习艺愈勤,修养愈远”的流弊,然后再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艺术教育中人文性的意义、流行艺术现象的分析,从而进一步说明在我们这个日益技术化、物质化的时代中艺术教育所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设计艺术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但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通过对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其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设计艺术教育应提倡人文教育,为更好地实现设计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我们必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弘扬人文精神等途径,促进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江海 《教育评论》2015,(2):121-123
通识教育在中国高校迟迟未能普及,与教育界对通识教育的误读有关,这些误读反映了国内外通识教育理念的差异。文章介绍了美国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指出我国高校对通识教育的几种误读,并提出通识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文素质中的作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是高等艺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地区高等艺术院校由于地缘和艺术教育是特殊教育的因素,较之普遍意义的人文教育呈现异性。艺术高校人文教育要有必要的介体和环体作保证;以爱国主义情操、融合文化教育、艺术专业知识传授、艺术实践、创新教育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MIT本科教育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对本科教育进行改革。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MIT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本科教育风格,UROP、IAP、EIP等一系列本科教学和科研方案的实施大大提高了该校的本科教育质量。由此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改革提出建议:构建现代教育观,实行文理兼修的通识教育,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本科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张会杰  张树永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29(2):81-89,107,108
2009年,哈佛大学开始实施通识教育新方案,2011年-2012年度正处于由原来的核心课程向新课程过渡的中后阶段。本年度哈佛共开设通识课程185门,分布在审美与诠释的理解、文化与信仰、实证与数学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理宇宙的科学、世界中的诸社会以及置身世界的美国等八大模块之中。哈佛通识课程面对现实,具有显著的实用主义色彩。课程具有鲜明的国际意识,对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问题颇为关注。课程超越了学科的界限,整合性强,充满探究性。过渡期内,哈佛通识课程的管理与更新相对稳健,但管理方法灵活,尤其注重教学与研讨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2.
艺术教育既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基于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融合的理念,开发了“艺术与人文”课程,从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授课等方面研究课程的实施办法,为人文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有效融合奠定基础;从立足教学内容、依托艺术实践活动、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等方面探讨二者融合的具体途径,努力实现整合发展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人文教育是把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环境陶冶、知识传授和自身的实践,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修养、人格和品质的一种教育,将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是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针对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提出笔者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目标是培育全面发展的“文化人”,人文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人学”作用.艺术英语作为一门新型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魅力主要体现在通过课堂教学、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教导人明确人的本质、教导人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和教导人营造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从艺术教育与人文教育联系的角度,并结合国内外高校的实践经验,阐发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应重视人文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即实施人文与艺术教育,接着从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去探讨实施人文与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为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终结果,哈佛大学于2007年2月公布了《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本次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以新的通识教育计划取代原有实行了近30年的核心课程.本文对这次改革的动因、目标、方案和理念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国内高教领域的研究和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构建适应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改革我国教育现状的关键所在.文章阐述了艺术审美教育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并探讨了在全面教育中如何实施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18.
MIT的艺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过分强调专业教育,对于文化素质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开展存在着理论上认识不足、实践上缺乏经验的问题。因此,了解发达国家高等学校有关艺术教育的哲学思想和实践方法很有必要。为完成“中外理工科大学艺术教育的研究与探索”课题,1997年笔者沈致隆应邀前往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零点项目”研究所访问和讲学,历时近8个月。在这期间,参观了美国马萨诸塞、康涅狄格、明尼苏达三个州的13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对它们的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哈佛大学的教育管理和培养人才的特点,从录取标准、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导师制、学籍管理、教师聘任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论述了哈佛大学的教育模式对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的人文学科与人文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等教育研究》2008,29(3):100-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