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紧紧围绕林冲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使学生认识了文本的思想意义,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了欣赏古典小说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长文短教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选好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只求突破一点,再由表及里,再由点到面,全面实现目标。这一点尤其适合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中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2.
师: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选自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九回。大家在预习时,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生:林冲手刃仇人生:我也是,林冲雪夜奋起杀敌……众生达成一致:课文最后一段——血溅山神庙给人印象最深刻,是全  相似文献   

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六课。作为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节选部分,教学重点是对林冲思想性格的分析。就这篇文章的人物而言,其思想性格处于动态变化进程中,从最初形成的逆来顺受、随遇而安、委曲求全、软弱善良到最后的奋起反抗,其间的情节不断推动着其性格的变化,而这一点正是教学的难点。为此,我设计了两个情景“假设”,帮助学生揣摩人物心理,剖析人物性格的变化历程。  相似文献   

4.
理性教学取点为林冲形象,着重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动态发展。对林冲形象的解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宏观到微观,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推进,不蔓不枝。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以及“风雪”环境的描写上,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因而应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6.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  相似文献   

7.
潘宝 《语文知识》2013,(4):73-74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第五册第一单元编选了风格迥异的三篇小说,分别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观察,学生在阅读这些小说文本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他们阅读兴味最浓,但也是阅读速度最快、遗漏文本信息最多的一篇。据此,笔者思考,能否用一次阅读整理课的形式来重读文本,借此帮助学生有效阅读小说,准确把握内涵。笔者于于是选取了小说"文眼"及"字眼"两个角度切人,尝试从宏观和微观两条线对小说文本进行再梳理和再欣赏。  相似文献   

8.
9.
本课围绕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三个设问展开:1.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2.请找出课文中对“风雪”“山神庙”的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3.有人说林冲最后的彻底反抗也是偶然,倘若他不是在山神庙里听了那几个人的对话,或许就不会走上梁山,落草为寇.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授课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圈点勾画、分组讨论为形式展开.教师适当补充《水浒传》有关林冲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转变过程,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李霭 《青海教育》2006,(7):42-42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个性鲜明,特征突出。正如金圣叹所言:“叙一百零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较之《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方面,《水浒传》成就更高,它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典型向个性化典型过渡。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成功地刻画了这一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传神的篇章之一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此类文本要抓住人这一个核心,同时也要关注与人物相关的景物描写。从标题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诉说了一个细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渠慎松 《阅读与鉴赏》2006,(10):56-56,59
常言“无巧不成书”。正因为有了祥林嫂人生际遇的巧合,才使我们得以撩开封建礼教吃人的面纱;正因为有了华夏两家苦难的巧合,才让我们看到疗救社会的必要……一次次的巧合,才能使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曲折情节,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出自我国古代典型话本小说《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教学本文时,为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提高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领略我国古典小说“巧”的魅力,我从“巧”字入手,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引导学生归纳体会以下“六巧”,并品味其在构思情节和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来说,最值得欣赏的点在哪里呢?有人说是杀陆虞侯时的痛快,有人说是情节的曲折和巧合。两者都有道理,但又没说到点子上。笔者认为,还是其伏笔最值得咀嚼和回味。因为痛快和巧合,都只是伏笔的效果,都是伏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关德福 《现代语文》2010,(11):56-57
小说是一种叙述性的文学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展现故事情节,描绘具体环境来反映社会生活,使读者在审美愉悦中获得教益和启悟。可以说识文断句者均喜读小说,但不一定都会读小说;反映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小说基础理论知识与小说阅读鉴赏能力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审美活动由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四种不可分割的审美元素有机组合而成,想要感知丰富而立体的审美形象,需要审美主体经过一系列审美活动,才能达到“目中形动”“心中情生”“志通神达”的审美状态。本文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这一人物为例,尝试从“形”“情”“神”切入,提出有关高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的审美教学建议:描绘言语具象化,以疑点勾连整本书,“应目”以促“形动”;把握人物形象的情感,关联自身情感,“会心”以促“情生”;在“形动”与“情动”的同时,探寻人物形象的文化根因,“得理”而促“神达”。通过“形动”“情生”“神达”三方面的有机融合,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6.
浅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蓄势”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二:(在林冲来到草料场后的这段故事中,作品多次写到朔风和大雪,这些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说学情 2008年4月初,上海师大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四大名著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许多学生是因为看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才来读原著的。  相似文献   

18.
带着学生走进经典、学习经典,进而热爱上经典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现实中,学生面对《水浒传》这样的古典名著却表现出不感兴趣、看不懂、不如电视剧好看的态度。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在反复思考后,我做出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9.
孙红梅 《学语文》2012,(3):25-25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在民间流传甚广,其中塑造的108将,将将各异,毫不雷同,这在文学史上是个罕见的典范。其中林冲形象塑造得非常圆满,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林冲是80万禁军教头,优越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字字珠玑,句句玉琼。可谓文约义丰,奇妙传神,颇具艺术匠心。其作用有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