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理解记忆心理学认为理解记忆优于机械记忆。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联系 ,因此 ,教师在指导学生对需要识记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时 ,要弄清材料的内在联系 ,新旧材料之间的联系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例如 :记成语先了解成语的由来 ,并记住关键字的含义 ,如成语“老骥伏枥”,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意思是说老了的良马 ,虽然关在马圈里 ,仍旧想着去跑千里的远路。此成语用来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 ,仍有雄心壮志 ,其中“骥”是良马之意 ,“枥”是马槽 ,“伏枥”这里是指关在马圈里。这样成语的意思就容易记住…  相似文献   

2.
1、理解记忆理解是记忆的基础。任何知识只有对它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找到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才能记得快,记得牢。如: 记忆成语,首先要了解成语的由来和含义。如“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成语,它是宋朝欧阳修《醉翁亭记》里的一句话:“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现在比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汉语言长期发展的精髓,许多成语都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冲刷,以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著称于世,成为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同学们在学习成语时却存在着记忆难、理解难、应用难的问题。看到一个成语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会张冠李戴、错误百出,闹出不少笑话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掌握好、使用好成语呢?下面,我们将为你请出"成语博士",介绍一种快乐记忆,理解  相似文献   

4.
成语是汉语言长期发展的精髓,许多成语都经历了千百年历史的冲刷,以言简意赅、结构严谨、内涵丰富、寓意深远著称于世,成为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同学们在学习成语时却存在着记忆难、理解难、应用难的问题。看到一个成语往往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常常会张冠李戴、错误百出,闹出不少笑话来。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掌握好、使用好成语呢?下面,我们将为你请出“成语博士”,介绍一种快乐记忆、理解成语的好方法——押韵成语学习法。所谓押韵成语学习法:就是以一条成语作主词条,再在同韵成语中组合另外三条成语组成一首成语诗。因押韵的诗词…  相似文献   

5.
一、高考考点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选择辨析两种题型。其考查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三个方面:(一)词义理解错误。对成语的词义理解错误,常由以下具体原因引起:1.理解记忆模糊不清。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因为对成语的理解记忆模糊不起,句中显然是把它当成“首要”来理解,从而发生了误用。2.望文生义。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分析:句中“文不加点”中,“…  相似文献   

6.
一、高考考点成语运用题在高考中属必考题,一般采用选择填空和选择辨析两种题型。其考查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三个方面:(一)词义理解错误。对成语的词义理解错误,常由以下具体原因引起:1.理解记忆模糊不清。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分析:“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因为对成语的理解记忆模糊不起,句中显然是把它当成“首要”来理解,从而发生了误用。2.望文生义。例: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分析:句中“文不加点”中,“…  相似文献   

7.
学会使用英语中的成语,对于我们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增强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大有裨益。由于英语成语数量众多,内容繁杂,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于理解和记忆成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孙永军 《成才之路》2011,(19):51-51
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谚语和成语,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对谚语成语的英汉互译,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强对所学英语单词、句型等的理解及记忆;通过谚语成语的学习了解中西文化,开阔视野;通过谚语成语的学习,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成语来源久远,含义深刻,同学们觉得难以理解,更难以记忆,虽然下了大量工夫,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学法欠佳。现介绍几种理解成语的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1.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以数字开头的成语,扩大词汇积累,提高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1.
易错现象加强理解、记忆,注意书写正确。纠错训练一、在横线上填出相关的词语,使成语的意思完整。  相似文献   

12.
一、把成语串成一幅生动可感的生活场景进行学习 教材中的有些成语是和某些季节、某些地方、某些场面有关的,所以在教学这样的成语串时,我们应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他们将枯燥、抽象的文字激活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比如教学这样一组成语"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春意盎然",让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中注重典故性成语来历及出处的讲解,会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更好地理解、记忆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具有精炼和鲜明修辞色彩以及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苏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成语读读背背的内容,要求学生熟记。仔细研究每单元练习中成语的编排也不难发现这些特点:1.成语主要练习本单元知识体系呈现;2.每一组成语之间的内容本身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这些成语时,教者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记忆  相似文献   

15.
“捷龙识字法”是一种通过记忆联想互动、达到诵读识记汉字的目的,以四言成语为载体,以记忆模块为构架,采用多层次成语接龙的形式的新方法.此方法有利于学习汉字与学习词语的结合;有利于识字与阅读的结合;有利于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结合;有利于现代汉语与古汉语的结合;有利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成语是具有精炼和鲜明修辞色彩以及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形式,是长期以来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苏教版教材中每一单元都安排了成语读读背背的内容,要求学生熟记。仔细研究每单元练习中成语的编排也不难发现这些特点:1.成语主要练习本单元知识体系呈现;2.每一组成语之间的内容本身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这些成语时,教者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记忆  相似文献   

17.
曹阳 《小学教学研究》2004,(1):10-10,34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语言积累,自第二册起在每个单元练习中都安排了“熟记成语”这一教学内容。每单元的成语数量4至12个不等,一般按组词格式或词义编排成押韵成语歌,朗朗上口,便于读记。但由于这些成语都是抽象出示,缺少相应的语境,有的还相当冷僻,给儿童的记忆带来一定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采取适当的形式帮助理解,促进熟记。一、课前自学感悟倘若仅仅是靠课堂上机械背诵或教师讲解词义,记忆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所  相似文献   

18.
成语的学习随学习者年龄、学识的增长而被赋予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但理解、记忆、辨析以至正确书写成语却并非易事。本文以出自《礼记》的成语为对象,通过统计、核查与分析,将易错成语分为字音、字形、字词义三个易错类型。据此,针对多音字、同音字提出对特殊用法加以记忆;针对形似字、异体字提出注意推测偏旁、部首;针对主要含义、感情色彩、适用对象提出积累转义,结合义项的联系,分析语义场等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期对学习者成语的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成语来源久远,含义深刻,同学们觉得难以理解,更难以记忆,虽然下了大量工夫,但收效不大。究其原因,是学法欠佳。现介绍几种理解成语的技巧,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一、添加成分法成语最大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因此,有些成语的意思不易让人明白,以致让人误解、误用。在理解这类成语时,我们不妨在它上面添上某些成分。如:不可理喻———“理”和“喻”易误解为“理解”和“明白”,以致把它当作“不可思议”来使用。如果在它上面添上词语,变为“不可(以)理喻(之)”,那么它的正确含义“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态度蛮横,不讲道理”就很好地…  相似文献   

20.
中文成语是惯用语的一种重要形式,采用中文四字成语作为实验材料,以事件相关电位为实验手段,通过N400和P600两种成分考察中文成语的认知理解过程。操纵两个因素,即熟悉程度(熟悉与不熟悉)和词语类型(成语、短语),要求被试对词语进行正误判断。结果提示,与四字短语相比,四字成语在大脑的理解加工存在区别。实验结果支持中文成语加工的构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