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是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但同时又是把双刃剑,它创造了信息爆炸的时代,也引发了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大学生信仰缺失、混乱的趋势日益严重,网络环境从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在这种冲击前所未有.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引领大学生的信仰、怎样净化网络环境以免大学生出现信仰迷茫,都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政治制度、政治活动和社会现象所体现政治价值的认知、判断、评价和追求,它是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重大转型进程当中,不少青少年出现了政治信仰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学生时期是形成信仰的关键时期。本文着意从完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角度,探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塑造青少年政治信仰的指导思想、切入点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青少年是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他们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对网络的喜爱较之成年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网络化环境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使青少年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应从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思维方式、加强青少年网站建设、更新网络教育内容等方面入手,开创网络环境中思想政治教...  相似文献   

4.
受全球化及社会变革影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主流意识形态被削弱,多元主义恣意蔓延等不良发展倾向。处于社会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也因此饱受质疑,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不够成熟理性的大学生群体影响巨大,使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教学效果不太突出。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未把握其信仰教育的实质,帮助学生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由"知"到"信"的顺利转化,从大学生主体内在的认知、情感、意志因素等角度来构建其"知—信"转化的桥梁,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好的、科学的、积极向上的。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年大学生的信仰出现了偏差。如何有效地加强青年大学生信仰教育,帮助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期对青少年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影响,信仰的多元化、非理性化和性质颠倒使社会主导信仰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削弱.实现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意义重大,要通过多种途径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认同教育.为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提供长效保障.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目前对我国高校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对大学生的历史观形成有着较大的负面作用。大学生受其影响的原因是结构性的:社会转型期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是产生影响的宏观背景;大学生关于历史认知的特点是产生影响的主体动因;思潮所代表的政治主张及其驱动力是产生影响的外在动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欠佳,主流价值观引导不足是产生影响的基础因素;现代传媒的发展、网络的普及是产生影响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8.
姜天海 《中国教师》2011,(16):28-30
<正>在当今的媒介化社会中,人们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介平台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越来越强。青少年作为主动、积极的受众,他们与成年人交流、参与公共事务的愿望也很强烈。然而,青少年很难有机会参与到公共、政治事务中去,主流媒体营造出来的青少年刻板形象更多的是受害者、罪犯、网络痴迷者、天才或竞赛获奖者,我们很难看到青少年在主流媒体上评论政治、社会事务,多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互联网与当代人文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认为:网络如果得到科学的控制与开发,作为一种人文教育手段可以是精彩的;反之,就可能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障碍.由网络产生的"问题孩子"是当代教育问题的表象.网络游戏必须渗透主流文化,网络上的"性"展示是社会对青少年教育的不负责任.但是,无论如何,青少年的人格成长主要应该在现实的人际交流中完成,网络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受网络文化、网络游戏和同辈群体的影响,对其思想价值观形成冲击。在"以人为本"观的指导下,进一步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与时代相接轨的教育方式、适合青少年发展的思想教育内容、完善青少年价值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严一平 《台州学院学报》2011,33(2):70-73,77
当前,高职学生的政治信仰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信仰教育还存在一些困境,如学生信仰呈现多元化、功利化倾向,对"党的信仰"存在认识模糊、追求淡化等问题,加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薄弱的学校教育,使"党的信仰"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把握高职学生的信仰脉搏,构建科学合理的信仰教育体系,设计切合实际的信仰教育载体,采取准确灵活的信仰教育方法是加强和改善高职学生"党的信仰"教育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彭瑜 《湘南学院学报》2009,30(4):115-117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道德行为失范、诚信意识淡化、社会责任感缺乏、心理素质较差等问题。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强化人本观念,全面树立新的更高的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拓展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直致力于研究解决的问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理想,高校大学生出现了政治冷漠、法治意识淡薄、伦理道德失范、主导信仰危机等多种问题,主要是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消极性、教育内容的矛盾性、教育功能的错位性以及教育环境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引起的。要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必须从增强教育者的主体性,培养受教育者的能动性,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注重协调受教育者个体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平衡性,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等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青年政治信仰是当代青年基于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高度信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意识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共同追求的主流价值观.新时代青年政治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培育青年政治信仰的路径有政府引领、教育引导、信仰自觉、行动自觉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政治信仰不坚定,价值观念模糊,过多关注个人的、眼前的物质利益等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理想信念的民族.许多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的思想和人格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可资利用的理想信念和教育资源,可通过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第二课堂的活动、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等途径,借助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熏陶,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本文总结了"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指出对"90后"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而且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的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德育合力。  相似文献   

17.
在现实生活中,信仰不是完全能消除的东西。政治信仰也不例外,它对政治统治和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治信仰危机是社会结构变迁、现实生活变革和价值观念变化的结果。只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重视和加强公民的信仰教育,才可能实现政治信仰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任何国家和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是重视信仰的塑造和引导的。社会转型时期,物质极大丰富,信仰却有所缺失,曾经奏效的、简单化的信仰教育方式相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和谐的、矛盾的和无效的。如何在现实社会生活视阈下,探索与之相匹配和适应的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有效形式,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本文试从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目标现实性、方式人性化、内容具体化、载体社会化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增强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政治信仰建构的主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龙头,以校园文化为依托、以社会实践为载体、以校园网建设为突破是大学生政治信仰建构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一系列难题。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教育,加强高校师资培训,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努力寻求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