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词是音和义的统一体,汉字是记写汉语词的,汉字可以从词的内涵方面着手写词,也可以从声音方面着手写词,但不是单纯表示词义或单纯描摹词的语音。形声字的声符记写词的音和义,形符只起区别指示作用,所以除了加声字以外,形声字都是声中有义。  相似文献   

2.
对形声字"形"的表义特点学者们已经达成共识,而往往忽视了其"声"的辨义作用.本文引证了古代学者对"声"的辨义作用的论述及"声"的辨义作用的实例,论述了形声字的"声"有表义的作用.掌握了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原文,不至于望文生义,曲解文意.  相似文献   

3.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似文献   

4.
以"叚"作声符字的语源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叚"作声符的字,历来学者多认为具"红"与"大"两义素.但除"红"与"大"外,"叚"应还具有"病"、"好"、"夹"等义素.  相似文献   

5.
王敏 《函授教育》2001,(3):39-40
对形声字“形”的表义特点学者们已经达成共识,而往往忽视了其“声”的辨义作用。本文引证了古代学者对“声”的辨义作用的论述及“声”的辨义作用的实例,论述了形声字的“声”有表义的作用。掌握了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原文,不至于望文生义,曲解文意。  相似文献   

6.
“些”字是一个常用现代汉字,现代使用的字义与基本义相差甚远,《说新附》云::些,语辞也,见楚辞,从此从二,其义未详。“些”字的字形何以从此从二,令人费解,本认为王引之父子所言,“些”乃之何,可信,以字的些之二只是一个区别记号。《中大辞典》说它是从此从二的会意字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7.
汉字形声字的声符 ,一般只起标音作用。但有些声符却有兼义功能 ,其所兼之义 ,往往又比形符所表更为具体、深刻。今以《说文》中从 得声之字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8.
"干"的本义为一种带桠杈有长柄的原始的进攻性的狩猎工具。以"干"为声符的形声字约有47个,声符兼表义的有28个。这28个形声字按其所含有的共同核义素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含长条义;二、含求取、冒犯、攻击或捍卫义;三、含庞大义;四、含干燥义。  相似文献   

9.
汉字形声字的声符,一般只起标音作用.但有些声符却有兼义功能,其所兼之义,往往又比形符所表更为具体、深刻.今以<说文>中从ㄨ得声之字为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10.
依据声符示源功能理论,分析了<汉语大字典>中从"分"得声的80个形声字,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类;其中50个形声字的声符具有示源功能,另外30个形声字的声符只有单纯示音功能,彼此之间没有意义上的联系;并结合"分"族字阐述了如何利用"声符示源功能理论"来联系同族词.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古音声韵部类的基材是字音,但字音的问题很复杂,由形讹和古今音变造成的谐声混乱,常常影响我们对上古声韵系统的正确理解.本文就"舍、守"等四个字儿的声首和读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198 9年 9月 ,《云南省志·汉语方言志》出版。《史稿》到此告一段落。本文作个小结 ,并对云南汉语方音中一些特殊声母、特殊声调的历史来源再提供点线索。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字词典的注音中,有些与反切不相合的今音不是误注现象,而是一种改读现象。这种改读处置在实施中并没有做到一以贯之,存在或改或不改的随意性,因而在有关书卷字的注音中引发了种种今音歧异。  相似文献   

14.
义借简析     
本文对“义借“之说的形成、内容等作了简要介绍,指出其实质就是混淆了真正的假借与引申、同源的区别,并分析了各家在这个问题上的不同观点.笔者认为,“义借“的说法既违背了许慎定义的本意,又给假借概念的理解造成了混乱,故以不用为宜.  相似文献   

15.
李洁慧 《海外英语》2012,(8):282-284,286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the study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for Chinese students must be influenced by the native languag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nunciation problems that Chinese students confront.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ronunciation were analyzed in detail,and from this analysis some proper solutions for teaching such problems we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6.
母语对第二语言的学习影响很大,从鄂东方言的特点出发,分析鄂东地区高校学生英语语音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提出提高学生英语语音水平的对策,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克服母语上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7.
"鯈"的"白鲦"义项在不同工具书中有不同的读音,原因在于声韵演变、形声字的声旁类推时从"攸"得声的形声字读音产生了影响.现代大型辞书应说明字形、读音的来源、演变,并按某一韵书或某一时代的语音确定一个标准音,其他读音作为读音演变的遗迹.  相似文献   

18.
汉字的正确读音从何而来?一是根据古音到今音的演变规律,二是根据人们事实上的读音。汉字读音的情况极其复杂,定音时需要因字制宜,个案处理。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语音实验、语音听辨和统计分析得出:1)印尼留学生发普通话6个舌尖前/后辅音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有“母语误代”、“目的语相互混淆”、“母语一目的语杂糅”3大类型;2)发音部位的偏误率显著大于发音方法的偏误率,其中,发音部位偏误以偏成母语发音部位(舌叶)为主,发音方法偏误以目的语送气一不送气相互混淆为主;3)元音对舌尖前/后辅音的发音部位偏误有显著性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分析了偏误产生的深层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古代中国土地广袤,经济落后,各地人民很少有机会相互交流,方言区极多,系统记载各地方言的韵书几乎没有,即使有韵书,也是零散。方言是语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足够的方言史构拟汉语语音史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