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以祁门红茶为功能因子,感官评价为指标,调配优化红茶谷物冲调粉的配方,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方法:采用真空冷冻干燥结合高速粉碎技术处理原料,选取米粉、紫薯、祁门红茶、糙米、黄豆、木糖醇添加量6个指标因素,分别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复合谷物冲调粉的配方;同时对最优配方的总淀粉、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冲水温度、冲泡比例进行理化测定。结果:冲调粉的最佳配方为:红茶3.38%、米粉36%、糙米20.92%、木糖醇11%、黄豆9.96%、芡实6%、大豆分离蛋白2.5%、紫薯2.5%、亚麻籽油1%。总淀粉、蛋白质、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分别为39.44%±0.01%、7.60%±0.01%、1.99%±0.17%、1.78%±0.02%、5.80%±0.01%。当粉体粒径100目、冲水温度70℃、冲泡比例1∶5时,粉糊口感最佳,茶香浓郁、色泽亮丽,融合了茶香、谷香与豆香的独特协调风味。结论:该冲调粉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热低脂的优势,同时富含优质蛋白,为开发富含红茶的冲调粉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2.
套袋对红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满天红和美人酥梨为试材,研究了套袋对红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套双层纸袋和三层纸袋均能明显地改善红梨果实外观品质,增加果实硬度,对果实重量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地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安徽特有鹅种皖西白鹅的鹅肝为主要原料,经过反复实验得出新型鹅肝酱的制作工艺,以感官评价得出利用本土鹅种的普通鹅肝加工生产鹅肝酱时,按质量比2:1添加猪肥膘肉,同时以85℃煮制3.5 h可得到最佳感官品质的鹅肝酱. 该研究对我国本土鹅种产品深加工和开发利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云南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云南红茶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云南红茶挥发油中分离并确定出16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的相对百分含量的96.41%.其中主要成分为芳樟醇和芳樟醇氧化物,分别占29.23%和15.16%.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提取溶剂及pH对云南滇红红茶色素的吸收光谱的影响。用不同的溶剂从滇红茶中提取茶色素,对茶色素提取液进行紫外一可见吸收光谱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云南滇红茶中的茶色素主要由茶红素和茶黄素两种水溶性色素构成。提取溶剂的极性强弱对茶红素和茶黄素的溶出有很大影响,以水做溶剂提取的主要是茶红素和茶黄素。茶红素和茶黄素结构受酸碱影响较小。以水做溶剂提取茶色素,p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提香过程是提高茶叶香气品质的重要工序之一。本文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对茶叶感官品质和生化成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和时间对绿茶感官品质有显著作用;当提香温度为120℃、提香时间60min时,提香后绿茶感官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实验等方法研究了槐花汁饮料的制作工艺及产品配方.实验结果表明,槐花汁浸提工艺的最佳条件: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3 h,料液比1∶5;在该条件下,槐花汁饮料中芦丁含量最高,达到5.3341μg/m L.其最佳配方:麦芽糖醇含量2.3%,柠檬酸含量0.07%,甜蜜素含量0.05%;在该条件下,槐花汁饮料感官品评分数最高,约9.25分,感官品质为优,属于Ⅰ级.槐花汁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1.0%,总酸0.02%,菌落总数30个/m L,大肠菌群1个/m L,致病菌未检出.  相似文献   

8.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玉米及加食用碱后玉米的挥发性成分,并用气-质联用仪对提取液进行分离鉴定.初步确定了玉米挥发性成分中的32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92.2%;加食用碱玉米挥发性成分中的26种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88.5%.玉米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是棕榈酸(39.4%)、亚油酸(15.0%),3,4-二甲基己烷(5.7%).但加入食用碱后玉米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2,4-戊二醇(19.4%),1,1-二乙氧基辛烷(18.9%),2,2-二乙硫基丙烷(5.3%).  相似文献   

9.
利用DPPH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芦丁和芹菜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芦丁和芹菜黄酮提取物对啤酒双乙酰含量、酸度、浊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天然活性物质加入啤酒后,啤酒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随加入物质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啤酒中双乙酰的含量也有所增加,并且添加后啤酒的双乙酰含量、酸度、浊度都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冲泡水量、加工方式、冲泡水温以及冲泡时间为因素,通过感官评价试验表明,在观察的区域中冲泡水量是最为关键因素,在冲泡水量(ml):鲜品金线莲或转化成鲜品量(g)=3-6最好;而加工方式(鲜品、烘干、冻干)是第二影响因素;冲泡水温在90-100℃的范围内要明显好于80-90℃,在冲泡时间上则可以选择6-10min。本试验可以为企业开发金线莲茶产品提供一定的开发思路以及制定金线莲茶饮用标准提供适当的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将杏鲍菇干燥制粉后添加于韧性饼干,通过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研究菇粉添加量及配料组成对饼干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韧性饼干的最佳配料组成为杏鲍菇粉6 g,碳酸氢钠1 g,碳酸氢铵0.5 g,葡萄糖酸内酯1 g,糖粉25 g,棕榈油13 g,水5 g,牛奶3 g,盐1 g,鸡蛋25 g(以低筋面粉100 g为基准).按此配方制出的饼干外形完整、色泽均匀、口感松脆、结构层次清晰,具有独特的菇香味.添加杏鲍菇粉可使饼干的硬度和脆度降低,咀嚼性和回复性增大.研究为杏鲍菇的精深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此文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对UCI数据库的葡萄酒数据建立了数学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读宋代文献,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套仿宋斗茶评价体系,此体系丰富了现代茶叶评价体系与品饮乐趣。通过使用相同茶品进行仿宋斗茶与现代茶叶感官审评对比实验,发现白茶、红茶、绿茶与乌龙茶皆可进行仿宋斗茶,白茶斗茶效果最好;同一类茶品在两种评价体系中评价结果规律趋于一致,即品质优的茶品评分皆高,品质差的茶品评分皆低。同时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将理化成分与茶叶品质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发现,茶皂素、氨基酸、咖啡碱含量高,茶多酚含量低、酚氨比值低的茶品仿宋斗茶与点茶效果更好。实验结果可为宋代点茶、斗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新茶饮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思路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种植行距对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龙牧801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种植行距(15cm、20cm、30cm)下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等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确定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最佳行距。结果表明:苜蓿20cm行距的株高和生长速度最高,茎叶比最小;30cm行距鲜干比最高;苜蓿20cm行距的产量最高,为12946.32kg·hm-2,显著高于其他行距(P<0.05);20cm行距的粗蛋白(20.54%)和相对饲用价值(128.43%)最高,而中性洗涤纤维(46.65%)和酸性洗涤纤维(31.44%)却最低。依据苜蓿生长特性、产量及营养成分的综合表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行距的生产性能进行评价,得出生产性能强弱顺序为:20cm行距>15cm行距>30cm行距,最终确定适宜呼和浩特地区种植的行距为20cm。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主成分评价方法对大学生综合测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某学院综合测评办法得出数据为样本,检测大学生综合测评中智育浮动分对测评结果的影响度,发现综合测评办法中智育浮动分对结果影响显著,为修订、完善该大学生综合测评办法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高等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科学地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避免主观随意性带来的偏差。选取8个原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析表明,普通高校数、财政性教育支出、工业生产总值3项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高等教育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科学地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避免主观随意性带来的偏差.选取8个原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从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析表明,普通高校数、财政性教育支出、工业生产总值3项指标是影响高等教育规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以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为试材,以铁观音品种茶树鲜叶为对照(CK),研究了采摘标准和做青强度对乌龙茶的生化成分变化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采摘标准的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以小开面最丰富,中开面次之、大开面最差;加工过程中茶多酚、水浸出物、咖啡碱的含量减少,氨基酸有所增加;茶多酚和水浸出物持续减少,做青强度越大减少幅度越大,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增减变化还与鲜叶原料有关。各处理之间成茶感观品质差异显著,所有处理除了小开面重做青茶样与CK品质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均与CK差异显著。还提出了利用紫阳群体种茶树鲜叶进行乌龙茶加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室内材料包括建筑、装饰和装修材料,这些材料在整个生命周期都能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室内VOCs的主要释放源.VOCs存于室内环境中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从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来源、危害等方面对室内环境污染进行阐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和减少VOCs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组围绕科技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发展、资源承载和经济发展的5个子系统构建了金属矿产资源基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组合方法对资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科技发展能力对其影响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根据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公司的实际数据,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