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情境+问题”式教学强调以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真实的教学情境为基本素材,以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为重要驱动力量。在情境中以问题为引导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形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本文结合一线教学实践,着重探讨“情境+问题”式教学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深度学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一、以教师为主导进行“情境”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追求教与学的合作化,并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在构建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媒体的选择与利用,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强调学生  相似文献   

3.
罗颖 《湖南教育》2009,(10):57-57
在建构主义理论下,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当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科学的教学设计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创设“情境”,强调“协作学习”,强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生动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理论,掌握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标”强调跨学科学习是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语文是基础学科中的基础,语文的跨学科性质天然存在。“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在班级、学校或家里养护一种绿植或小动物。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新课标”特别重视学科知识与能力在真实情境中的运用。以保护动物为目的,引导学生在阅读、观察、探究、交流中走近小动物,培养学生喜欢动物、介绍动物、保护动物的能力,以兴趣为支撑的学习无疑是更深刻的。  相似文献   

5.
情境教学强调为学生营造最佳的学习环境,构筑更形象、更生动、更丰富、更广阔、更高远的学习空间。文章提出以情感为纽带,把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激发“想学”的能量;以活动为途径,把知识还原到“数学化”的过程中,展开“学习”的历程;以思维为核心,协同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潜入“深学”的秘境;以美感为境界,构筑丰富的学习环境,放大“活学”的功效;以周围世界为源泉,将符号学习和多彩生活联系起来,走向“乐学”的胜地。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了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切的关键则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转变。因而,新课程标准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要求教师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树立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强调利用网络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情境”为平台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情境学习理论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英语网络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了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在情境与实践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虚拟社会活动可以更有效地构建与落实语文“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虚拟社会活动立足于学生未来的生活需求,通过虚拟学生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使之体验成长与进步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在认知科学发展成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学习者“身心”在真实学习情境刺激下的反馈与收获成为关注的焦点。学习科学这一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产生,同时对课堂及其他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建构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本文以小学数学“周长、面积和平移”的教学设计为出发点,以学习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以切块式教学策略为研究方法,通过知识在情境中的“切与拼”,拓展课堂的深度与广度,培养学生科学有序的思维,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提出的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并强调创设情境是学习者实现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是教学设计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对科学教学情境的认识所谓创设科学教学情境,就是呈现给学生刺激性科学现象,引起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启迪思  相似文献   

11.
社会实践课程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于优构学生个体经验、增加其服务社会能力及培育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的情境理性、问题解决能力、实践共同体等观点与社会实践课程的意义旨归不谋而合。由此,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社会实践课程“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重构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与“适应性”的学习目标,重构课程“真实情境”、学习“共同体”以及基于“真实任务情境”的课程评价体系,实施成效尚可,但仍需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作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强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使学习者真正进入教学的真实情境。通过学习者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索与分析探究,提出问题、提出设想和进行验证,发现规律以及对某些学习成果的评价。创建的新型外语课堂教学模式将是改变过去那种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状况。教师的职责是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教学的重心是“学会学习”。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以“探秘自动充气气球中的化学”为教学主题,开展初三化学碳酸盐性质复习课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创设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真实情境,突出问题引领,学生自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探究,思维有序地从定性到定量分析物质的组成,强调知识的工具性,建构科学探究的思维模型,帮助学生获得从“解题”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4.
体验是指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而产生的感情和意识,它强调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创造生动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亲临实践,在亲历中生成“真切体验”,产生个性化见解,使课堂洋溢人文气息。下面,我就《羚羊木雕》一课,谈谈我对体验性学习的认识口。一、创设情境,激发兴…  相似文献   

15.
彭海华 《江苏教育》2023,(11):21-25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对于打破学科藩篱、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程是综合课程,着眼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却削弱了知识掌握的深度。跨学科主题学习意在超越二者各自的局限,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在跨学科实践上,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真实的生活问题为导向,以大任务为锚点,开展项目式学习,致力于问题解决;在学习评价上,评价内容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16.
“学习活动”单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带着任务为解决问题而学,对实现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以“家乡文化生活”单元为例,探索“学习活动”单元在任务框架建构、课程资源开发、情境化活动设计、成果展示评价等策略,提升大单元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字化学习"是一种在大数据环境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特别是数据素养为宗旨,以探究式教学为鲜明特征,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特别是数据挖掘方法为核心的学习模式。它不仅把数字化工具、媒体、网络和软件等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且强调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支持自主探索、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的学习方式。本着这样的理念,我们从必修课、选修课、特色课等多方面展开了  相似文献   

18.
深度学习是指向学生的思维深度,强调让学生经历深层次的知识建构过程,并能在实际情境中迁移运用的学习。从深度学习走向深度教学的研究,这是由教与学的一致性所决定的。科学把握思想政治学科“深度学习”的认知观特征,正确认识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理解、学习建构、师生交互以及学科意义,通过创设对话教学、问题教学、议题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手段开展深度教学,使学生在挖掘知识背后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中层层递进地提升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赵芹 《家长》2023,(20):82-84
<正>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本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意在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标。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强调学科的育人价值,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做出提炼与升华。但若想使物理教学从“知识为本”逐步过渡到“以人为本”,在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均需开展深度学习。基于此,深入探究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学习科学视角分析中国情境教育学派李吉林情境课程,可以看到该课程体系的基本特点是:课程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实施建基于优化的学习情境,课程目标以发展儿童理解力为核心价值追求,重视儿童道德性、社会性和智力性的整合发展,善用非正式环境作为拓展的心智源泉以促进儿童的卓越。在教学策略层面,李吉林情境课程将学术性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活动的操作性、审美教育的愉悦性融为一体,强调创设优化的学习情境,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促发与给养儿童的主动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