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值得骄傲的民族瑰宝,并且对全世界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初中语文是与我国传统文化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在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教育部门致力于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丰富他们自身的精神素养,还可以有效地进行文化交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渗透策略。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它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五千年的传统优秀文化中包含了大量的人生哲理以及爱国主义,因此对初中生的教育而言是极为丰富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以及核心价值观,从而深刻体会到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使其在传承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教育环境下,应试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新课标下要求初中语文教学注重学生传统文化思维框架的构建,令学生对民族精神形成深刻感知。本文主要从现代化教学模式构建、学生兴趣激发、立足课本教材以及阅读习惯培养这四方面入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进行探究,旨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促进初中语文高效教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够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初中学生全面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21世纪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能够改变当前教育现状,呈现出传统发展文化的生命力,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人文素养并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本文站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积极研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够更好的弘扬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精髓。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47):40-41
初中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初中语文中蕴含着不少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何更好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从当前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现状出发,提出了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与策略。  相似文献   

6.
全面发展的教学思想要求在初中生的教育培养中重视文化素质的培养,而作为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的重要科目,语文在初中生教育培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从现实层面来看,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能有效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而从今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初中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本文基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的原则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我国经过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创造了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包括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更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将两者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可有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有效传承与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基于教学要求,拓展语文学习文化背景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需要以教学要求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对我国国民思想行为方面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初中语文教学其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对于师生来说还要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并弘扬。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之中渗透传统文化,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现状与文化发展现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其在潜移默化间接受优良传统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一个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其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源远流长。提到传统文化,人们想到唐朝时期的诗词、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所遗留的文化产物,其中包含了无数的文化精髓和遗物。而语文恰巧是传统文化的载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基础性的语言学科,是最具有社会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语文的美妙以及富有情感的表现力,同时又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精神品格,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对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效契合作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90):34-36
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实现文化自信的主路径。语言文字是存储、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因而,语文应成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当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存在有效性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脱离学科、深广度不够、缺少内化认同及知而不行等。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以教材为基点、组织拓展阅读、关联生活、重视自悟和引导实践迁移等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54):35-36
近些年来,对于初中语文来说,老师要充分地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任务,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真正地提高,以此更为有效地在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代表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也关系着我们民族的兴旺,初中生作为当代青少年,有必要去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这也是他们的精神使命。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及时地更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过程,完成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将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发展的转折点,只有打好语文基础,才能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构建相对完善的知识体系。本文重点阐述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相关策略,进而更好地优化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哈玉林 《天津教育》2020,(9):179-180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不仅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也具有丰富的情感及思想,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相融合,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实现对学生语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为实现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本文就针对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运用策略,希望能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何林林 《学周刊C版》2022,(26):109-11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凝练和积淀,不但是驱动中华民族昂扬进取的不竭动力,也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深广的文化底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既可以完善学生的德育修养和人文素养,也能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根基,是加快语文教育体系改革以及社会发展步伐的必要举措。文章主要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希望可以为广大教学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从学校教育入手、以语文课堂为平台,搭建传统文化学习的桥梁,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对初中生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提出以学习氛围创设为基础、以教师教育理念为保障、以语文教材为载体、以多媒体学习为助推、以课外阅读为补充等有效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6.
张晓玲 《学周刊C版》2023,(20):109-111
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际情况,简略阐述了其在实施阶段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介绍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意识水平,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渗透方法,促进知识内化以及基于教材内容,延伸课外知识几方面着手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师提供参考,潜移默化地落实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提升初中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同时,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技能,更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意识,认识到自身肩负的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这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文章就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呈现了强烈的回归之势,而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首当其冲的便是在语文教学。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较高的传统文化素养,积极采取一系列弘扬传统文化的手段和措施,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同时,学校教育也肩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日常的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针对教学现状...  相似文献   

20.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是老师的重要责任。本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从教学材料、教学、课外活动方面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