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论我们承认与否,做为一种客观事实,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的的确确存在着一个"定于一尊的胡适时代".可以说,从"五四"到五十年代初期,胡适的幽灵一直左右着古典文学研究界;而其放射性影响的历史延伸,至今仍具有着巨大的"魔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对这一历史做出公正的评判和科学的解释.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胡适的古典文学研究做一次全面的分析和理性的解剖.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政治家诗人,可以看出他对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钟爱。毛泽东同志不仅酷爱柳宗元的诗文,深究其诗文含蕴,吸收其诗文创作精华,还可以看到柳宗元所具有的深层的精神引起了毛泽东的巨大共鸣。  相似文献   

3.
北美汉学家宇文所安用他诗性的语言和西方的视野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中国古典诗歌及文化,先后创作了《初唐诗》《盛唐诗》《追忆》《迷楼》《他山的石头记》和《中国文论》等一系列解读中国古典文学的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权力运作模式和传统知识分子心态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比较文学的视野和可能性。他对潜藏在文学背后更隐秘和更深层的内涵有极高的敏感度,所以能还原中国古典诗歌的最初状态,挖掘出文字深层的意蕴和话语参照。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意识到了他“文本细读”方法的运用和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语境还原,所以研究他的著作也不断出现。这里试图从四个方面总结国内学者对宇文所安文学思想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三角恋爱"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如何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一现象,对文学创作和社会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静静的顿河>与<第二次握手>的爱情描写同异的比较分析,揭示在"三角恋爱"这一文学母题中东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5.
郝琳 《外国语文》2022,(1):28-34
由宇文所安引发的"世界诗歌"之辩本应开启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翻译研究的序幕,然而在这场论争中,却少有学者真正去阐述语言本身.本文寻根溯源,通过文本细读,分析在这场论争中学者们有意或无意忽视的翻译论题,揭示中国当代诗歌在世界文学空间中的真实境遇.同时,中国当代诗歌的译文远未如宇文所安所形容的由于自身的"可译性"而趋向完美,...  相似文献   

6.
由于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澳大利亚华人作家心水(黄玉液)在创作中极力保存着母族的声音,表现出对中华文化母题的继承与变奏。其小说集《比翼鸟》建构了以三个中华文化母题为一体的叙说体系——围城母题、因果母题和圆缺母题,并从婚姻困境、社会困境和自身困境这三个角度来叩问"围城"所凸显的生存状态的悖谬;在道德规约和江湖概念的"因果"逻辑中进行福祸的叙述;对幸福的封杀和对侠气的消解中流动着"圆缺"的悲剧意识。这三个中华文化母题作为一个整体彼此牵制地负载着作者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苏轼提出了"随物赋形"辞至干达""平淡绚烂"等诗文创作的重要观点,他认为,诗文创作须遵循自身规律,"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因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这些观点既是对唐宋前辈学者的继承,又对其后数百年中国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活法说"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苏轼实为中国诗学"活法说"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8.
"诗言志"在中国文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母题,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主线.诗言志这一命题自先秦时代起经过历朝历代文人学者的阐述扩展,其主线始终围绕着抒发个人抱负和情感;而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学说思想中,都不可避免地以"诗言志"作为精神内核.本文以中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例,并与美国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作一定的比较分析,来探讨"诗言志"对中国文艺美学及其所蕴涵的当代的主流价值观念体系的影响,相信可以窥见一定的端倪.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作者所写的"景"、所咏的"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在中国文学史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解读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文、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纳兰诗文为依据反映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些文化个性:一是忧患意识与参与意识;二是感伤心理与归隐心态;三是崇古念旧心态与祖先崇拜意识。这些既矛盾又和谐地统一在古代一部分词人墨客的作品中,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个性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中出现了众多描写女子借助易装或沙场建功立业,或科场一举夺魁,或勇敢突破封建礼教的藩篱而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作品,从中可以梳理出中国文学"女扮男装"母题的嬗变流程,并探寻其所揭示的反封建主题的演变与时代变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古风歌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以网络为主要传播途径的音乐形式,其最早是以网络游戏配乐起步,如今经过不断发展已形成方兴未艾之势。这种新兴音乐的歌词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古典文学的创作母题,而且歌词本身就是文学的一种存在形式,因此通过对古风歌曲与古典文学的对比研究,探索其中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可以为古风歌曲未来的发展提供方向,而且对古典文学的传播大也有裨益,同时还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供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不是中国":英国文学里的中国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作家通过中国题材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包含着三重意义:关于异域的知识;本土的文化心理;本土与异域的关系.对英国作家而言,中国与其说是一个地理空间存在意义上的国家,不如说是他们想象描述的一个神话,是激发他们写作和表达思想的灵感和素材.不管他们以何种途径来认识中国,从何种角度来观察中国,用何种心态来评价中国,都无一例外地把中国视为与自身相异的"他者",倾向于把中国想象为与西方不同的"文化构想物".中国对于英国作家的价值,是作为一个"他者"的价值,而不是自身存在的价值.套用萨义德那句"东方不是东方"的名言,英国文学里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同样可看作是"中国不是中国".  相似文献   

14.
"诗文之辨"是中明复古派关注的一个重要命题.以李东阳、李梦阳为首的主流诗人围绕这一命题提出了一系列诗文辨体理论.本文概述了他们在诗文文体功能、语言特征、表达方式等方面提出的辨体内容,并分析出中明关注这一命题是出于反宋诗流弊、重树诗歌地位等方面的原因,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在西方汉学家的唐诗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耶鲁学派"的解构主义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对其唐诗研究产生了影响,继而影响了其翻译思想。本文考察了其译诗的学术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分析唐诗翻译的修辞特征和比较比喻性和列锦性修辞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译者的古典和现当代中国诗歌的翻译提供借鉴。研究发现,宇文所安强调的唐诗修辞翻译的学术性与翻译的文学性并不冲突,而是为了满足唐诗史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中国古代诗文中意象的类型多样,均有其独特的符号表达与意义呈现,日益成为大众审美文化的重要表征。在中国纷繁众多的古诗文之中,云是一个大量而广泛出现的意象,历代诗人不约而同地在自己的诗文作品中屡次使用了这一意象。这种大众无意识背后究竟暗含了怎样的缘由,以唐诗中描写云的诗文为例,试分析云这一基本意象,从中窥探中国古典诗文中审美意识的展发、传承和其中蕴含的自然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的政治实体中,如市、县和州,通过官方的、有组织的、专制的方式控制选民的人,传统上被称为"城市老板".作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老板".威廉·特威德为公众提供了政治原型.在大多数学者的笔下,特威德毫无疑问是阐释"老板制"的最佳人选,他与其所控制的"政治机器"被看做"老板制"的代表,但是,特威德模式只是"城市老板"的一个个体,并未准确反映"老板制"这一美国特有的历史现象,将其作为典型必然产生某些误解.特威德模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和学者们对于"城市老板"的认识,"老板制"总是被看做特威德一类的腐败政客和其所操纵的"政治机器"的联合.但是,特威德仅仅是众多"城市老板"中的一员,他无法展现"老板制"这一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历史现象的全貌.在此意义上,特威德不过是一个个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极为特殊的个体.  相似文献   

18.
<正>古诗文作为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绵延发展千年,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人独特思想和聪明才智。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古诗文教学是重点,但是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初中生古诗文记忆效果不佳,难以有效提升古诗文阅读质量及学生的审美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要重视"素读"。"素读"就是反复诵读,烂熟于心。本文就初中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19.
胡昌明<"青骢马"辨>认为,"骢"义后世诗文与许慎不同,或因许释未当,或因"骢"义转移.大量典籍证明,许释"骢"为"马青白杂毛也"没有不当,后世诗文将"骢"义扩大了,所以与许释有别.使用词典,不得混淆"词典义"与"训诂义".  相似文献   

20.
日本近代作家尾崎红叶幼时深谙中国古代诗文趣旨,其学生时代的汉诗习作已初见对中国古典文学借鉴之端倪。他的成名小说《两个尼姑的色情忏悔》中亦能窥见中国“三言二拍”中尼姑故事的影子。“文学开眼”之际的尾崎红叶,接受了中国古典文学潜移默化的浸润与影响,这成为后来这位大作家写出数部叫座作品的重要能量源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