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这是因为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祖先是上古的炎帝和黄帝;我们也常称自己为“龙的传人”,为是因为“龙”是我们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上崇拜的“图腾”。当然,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中华民族世代传承中的一员,作为一国之公民,我们还有一种更鲜明的角色意识:“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马启俊 《教育文汇》2009,(8):36-36,40
记得上高中时,在一次语文课上,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尊重、喜爱的台德谦老师曾给我们出过一道有趣的练习题,就是用“小”“羊”“上”“山”“吃”“草”这6个字任意组合,看谁组成的有效句子最多。这看似非常简单的6个汉字,经过排列组合,还真的组成了许多有效的句子,同时也组成了许多无效的句子。这件事让我们感到了汉语的神奇和有趣,高中时的许多往事早已忘记,而这道题目我却牢牢地记住了。  相似文献   

3.
“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随着一声声新年的祝福,农历马年已悄悄来到了我们身边,大家也都在经意或不经意间长大了一岁.同学们也许都知道,“年”是历法中的一个时间单位,“日”、“月”、“年”是组成历法的三要素.但我们可能不一定知道,生活中司空见惯的这些概念,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郭铁成 《学习之友》2011,(11):23-24
“民主”并不是“好”或“坏”、“有用”或“没用”的问题,它是我们生命的一种渴望,一种需求。正如吃喝拉撒睡,正如人的“七情六欲”,你说它们“好”还是“坏”,“有用”还是“没用”?我们需要它们,是我们的生命离不开它们,一旦离开,生命就要受到致命的阻遏。反过来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我们的生命需要它,它就是再“好”、再“有用”也与我们不相干。  相似文献   

5.
有些汉字意味极长:“错”与“读”即是。先说“错”,错明明是一种糟糕,但“错”字里头却偏偏带个了“金”字。邪了!难道“错”真的有金子般的价格?细细地想想,还真的是这么回事。这就是错误乃是一种教训,能从反面给人以启发,每经历一次错误,也就聪明了一点,这便是“错”字带“金”的道理。我们所说的“失败乃成之母”和“吃一堑长一智”,是说“错误”有用,它能使人猛醒。从这一点上,也的确其价如金。让我们再看读书的“读”字。“读”这个字左侧为“言”,这好懂———书中的确有“言”。人们读书时,的确能读到不少“至理名言”。那么,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在这种形势下,中学生在想什么呢?最近我们就“你经常思考的问题有哪些?”向120名中学生(初二学生70名,高二学生50名)进行了一次开放性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中学生经常思考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它们是“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身体发育”、“业余兴趣”。为了了解目前的中学生在上述四个方面的思想状况,我们进行了专门的调查研究。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我们能够较深入地了解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为教师、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依据。二、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  相似文献   

7.
今天的生活,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心灵更快乐。我们每一个人面临的是心灵的安顿,我们的心到底想要什么呢?我想到觉悟这个词,“觉”下面是一个“见”字,“悟”是“心”旁加一个“吾”,我想它最根本的含义应该是“见我心”,也就是说真正的觉悟是你自己看见自内心的真正愿望。人这一生,有多大眼界就有多大世界。有些人终其一生,有梦想,有使命在肩,有情怀在胸,一直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建一座城池,能够安顿他人,也能够安顿自己。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考察了“红色”系列词汇——“红颜”一词的意义及感情色彩。通过对“红颜”以及其词语组合的分析,我们认为,总体来讲,“红颜”一词同红色系列词汇一样,年轻、美丽等美好意义是其主流,虽然它也在某些情境中与“祸水”一词结合,出现负面意义,但这毕竞不是主流,对于“红颜”一词的感情色彩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们一直认为学校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从教师的需求出发,特别是网络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大家“搅进来”——我们提出了“我们一起做研究”的理念,“我们”代表平等,“一起”表示合作,“做”意味着行动;“研究”是一种工作与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三”与“四”再普通不过,似乎没什么叮说的。其实不然。细细考究,从“三”与“四”切入,看以“三”与“四”开头的词语,我们会发现进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世界,走一圈,能够长许多见识。  相似文献   

11.
甲:今天,我们说点什么? 乙:上次谈了“一”,今天我们说说“三”。 甲:还是我举例子,你来说说“三”表示的意思? 乙:行! 甲:三个学生。  相似文献   

12.
陈丽萍 《学语文》2002,(1):18-18
我们一直以为“布署”是“部署”的错误写法,原因是有几个权威证据。《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部署”,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教材中“常见的别字”一表收录了“部(布)署已定”,即认为“布”是“部署”的“部”的别字。 而近来,教学中发现中师一年级的学生竟有80%多将战略部署的“部”写成“布”,我们便搜集  相似文献   

13.
德先生是谁?“他”叫Democracy(民主),是90年前“五四运动”中的思想先驱们大声呼唤的两位“先生”之一,另一位叫“赛先生”(Science,科学)。对于后一位先生,我们比较熟,上课要学它,生活中离不开它;但是对于德先生,就好像距离我们中学生有点远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全国斌先生关于动量词“回”与“次”的差异问题提出一些异议。我们认为:一、早在唐宋时期,动量词“回”与“次”就是一对近义词;二、强调[+过程]是古汉语“回”的功能之一,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某些方言中得以保留了下来;三、现代汉语共同语中“回”与“次”在称量对象方面没有什么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语用方面。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先哲们很早就提出并探讨了“和”以及与之相关联的诸如“中和”、“合和”、“协和”等一些重要概念。所谓“和”,包含有协调、和谐、适中、调和之意,在内涵上最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和谐”一词。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电脑》2008,(7):7-7
“让”顾名思义.就是“退让”的意思.然而右边这个“上”却告诉我们,“让”,其实也是一种向上的姿态。  相似文献   

17.
夏云陶 《小读者》2012,(1):19-19
不知不觉,又是岁末。这一年,有满足,有遗憾。把2011年做成一枚书签,夹在书里.轻轻翻过这一页。把2012年扎成一个风筝,慢慢升上天空。我们特别选取了一组适合辞旧迎新之际阅读的心灵暖汤,加入“时间”、“梦想”、“微笑”、“意义”等精神调料,希望你在品味之余,能够醒脑提神,温暖心灵!  相似文献   

18.
一、理论研究误区 1.“借鉴”多于“创造” 由于以往我们软硬件的极度匮乏,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两个方面,英、美等发达国家确实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对于它们的成熟理论,我们也的确没有简单地“照搬”,而是“借鉴”。“借鉴”本身是无可厚非的,在我们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一穷二白”的时候,这是不可避免的,“借鉴”也的确成为我们相关理论形成、发展的一条“捷径”。但是,过多的“借鉴”却又制约了我们的“创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文字国有一位特别热情的公民,他就是“们”。这位老史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爱交朋友。这不,“我们”“你们”“他们”“孩子们”“同学们”“老师们”……常常相聚在一起,好不快活!  相似文献   

20.
杨文聪 《中学生天地》2010,(6):23-23,25
B是我们宿舍的“老大”,他有着极其张扬的面孔和强壮的体魄。通常身为“老大”,不但要有力,“理”也同样不能少,B就是这样,一身的力和一嘴的“理”总是用得恰到好处,令人敬佩。一次,我们寝室的两个同学发生口角,差点要动手了,他立刻站在两人中间作“肉盾”隔开他们,俨然一个“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