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现行立法对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不清晰,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各项事业发展,尤其体现在财政与税收领域--国家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税收法律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税收自治权权限规定过窄、中央与地方共享税收分配不合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税收减免制度不科学.针对以上问题,宪法和法律应明确中央及上级国家机关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权限划分,加大并科学规范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赋予民族区自治地方财税方面更大的权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应在坚持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则下,主动且充分行使财政自治权和税收自治权.  相似文献   

2.
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有待完善,民族地区税种划分不舍理,缺乏与自治权相应的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限,地方税收返还基数确定不合理.应赋予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和管理权,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3.
王茜 《邢台学院学报》2011,26(1):86-87,91
分税制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制度,科学、规范、合理的分税制有利于实现国家财政在中央、地方、地区间的合理分配,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主动性,有助于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我国现行分税制不够完善,仍然存在中央与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划分不均衡、地方税收立法权的缺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总结以往我国分税制改革所取得的有效成果,吸取改革中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当前实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自己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分税制的一些看法,以期我国分税制改革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
政府问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个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或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职责、支出责任和税收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无偿转移。随着制度的不断发展,转移支付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发挥。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完善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自治机关自治权的完善方面 ,要做好自治地方自治权的规范 ,完善变通权、财政自治权、经济管理自治权及资源开发自治权等 ;在自治权行使的保障方面 ,加强上级国家机关正确有效的领导和帮助 ;进一步加强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建设 ,加强自治机关建设 ,进一步发挥自治地方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配套立法应当在立法的特殊性原则、结合实际分类指导原则、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的指导下,构建有利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充分行使自治权的立法模式,从根本上厘清中央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权限问题,并对现有法律、法规、规章中未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特点的内容依照立法程序予以修订,尽快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措施,充分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自治权的有效行使。  相似文献   

7.
孙云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8):72-74,152
中国1994年实施了分税制改革,将中央与地方的税权进行了划分,也大致确定了纵向财政转移支付的一系列制度,国内学者对于这部分的研究已经相对充分,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深化,贫富差距的加大,各地区之间的不平衡越来越明显,仅依靠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很难实现我国全社会的公正。建议结合各国的经验和我国的现状,成立专门的转移支付委员会,改革税收返还制度,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公式化分配和平衡财政转移的方式,从而真正建立我国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分工不明确、不规范等问题和矛盾,急需采取多种举措加以解决。应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范围,规范中央对地方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以"公共服务+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官员绩效评价体系和公共服务问责制。  相似文献   

9.
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其自身特点,并且已经取得很大进步,但还存在政策和法律上的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模糊;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缺乏法律权威性;与<民族区域自治法>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而且调控力度小,均等化功能弱.因此,应从多个方面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如加强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律化、科学化;从法律上明确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财权范围,并秉承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适度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加大公式化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利益激励机制,推动同级政府的横向转移支付;最后,组建以政府监督为主体的多方结合的监督框架.  相似文献   

10.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处理中央与地方之间财政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模式。作为国家经济监督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机关,要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及时发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部经济开发中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立法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经济开发中民族自治地方的税收立法权是民主自治地方筹集与吸引资金,调控地方经济的重要途径。国家不仅应原则性地赋予西部民族自治地方较大的税收立法权,进一步完善民族自治地方税收立法权的依据,更应明确民族自治地方在维护国家税制统一的前提下,对部分地方税享有部分立法权,同时有制定反映地方和民族特点的地方税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
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进一步理顺,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政府问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科学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对当前政府问财政关系作出重新审视,按照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转变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理念,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省级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加强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监管。  相似文献   

13.
税收授权立法应包括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在我国,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是完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和适应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需要,并且具有法律上的可行性。在授予地方税收立法权时要维护法制的统一,不得破坏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和重要的政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中央政府陆续颁布、修正了一系列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法令,黔东南民族自治地方也配套出台了一些政策性地方法规,民族区域自治在制度上不断成熟,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所得税分享改革后,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逐渐成熟,内容日趋丰富,有效地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但是,在制度目标实现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因此,比较并借鉴国外成功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探索出我国政府间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民族地区大众传媒政策设计的高层指导因素,决定着民族地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趋势。就传媒政策而言,各自治地方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补充制定了相关的规定、条例等政策。毋庸置疑,民族区域自治推动了自治地方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同时,需要清醒认识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并非、也不应当是推动自治地方大众传媒业发展的唯一因素。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在进行的对部分行业由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被认为是1994年分税制以来的又一次大规模税制改革,将对我国整个地方税法体系产生深远影响。自此,我国税法改革由单行税法的完善进入跨税种的两个单行税法的协调阶段。下一步的税法完善应遵循渐进原则,分阶段进行。应在建立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的前提下,在《立法法》的框架内,授予地方更大的税收自主权。  相似文献   

18.
平均指标、变异指标显示我国各地区之间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差异较大.相关分析及推论证明:财政收支水平、中央转移性支付力度和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差异造成了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的地区差异.要缩小职业教育预算内生均拨款地区差异,中央政府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性支付的力度,拓宽转移性支付的范围;地方政府应规范其在职业教育财政拨款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鉴于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状况,以产业政策法和税法为视角阐明国家在采取经济立法时应采取不同标准,不搞“一刀切”立法,进行差异性设计,即在保持经济法律规范统一性前提下,根据东中西部不同发展状况采取不同的立法标准,设计一定的立法幅度,供东中西部选择适用,真正体现法律适用的公平性,使得区域经济发展有可行性操作规范,为最终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构建和谐发展的区域经济作贡献。  相似文献   

20.
赋予地方立法权,在中央领导下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是我国立法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地方立法分实施性、自主性和民族自治三种立法类型。坚持法制统一,突出地方特色,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民为本、立法为民是地方立法要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