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人们总是很努力地追求他们认为可以得到的幸福,其实真正的幸福是由很多看不见的东西组成的,只是这种幸福我们只能在童年里拥有。  相似文献   

2.
3.
我们的敌人     
我们的敌人是什么?不是活人,乃是野兽与死鬼,附在许多活人身上的野兽与死鬼。  相似文献   

4.
严寒冰 《高中生》2010,(12):63-63
道森先生是一个有着坏脾气的老头子.镇上的每个人都知道。小孩子知道不能到他的院子里摘美味的苹果,甚至掉在地上的也不能捡。因为据他们说,老道森会端着他的弹丸猎枪跟在你后面追。  相似文献   

5.
看不见的爱     
夏季的一个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见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那孩子正用一把做得很粗糙的弹弓打一只立在地上的、离他有七八米远的玻璃瓶。  相似文献   

6.
在刘墉的《萤窗小语》中有一篇名为《崇高的卑微》的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自渐形秽地向上帝诉苦说:“上帝啊!你为什么让我生得这么的渺小和可怜呢?放眼世界,几乎任何一块土地都比我高,别人总是高高在上,甚至耸入云端,显得那么壮观伟大,而我却孤零零地立在海上,  相似文献   

7.
罗锡英 《海外英语》2012,(1):205-206,208
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表现了卡尔维诺较为成熟的城市观和空间观。小说中有两座真实存在过的城市:忽必烈帝国的都城,马可.波罗的家乡威尼斯,他们的对峙显示了城市作为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同的价值。马可.波罗讲述的55个想象的城市故事揭示了城市柔软的特性,它吸纳众多,无所不包,始终是希望的体现,又是郁积负罪感的源泉。  相似文献   

8.
在暑假里,每一天都可以听到父母的唠叨。不是唠叨这儿就是唠叨那儿,烦都快把人烦死了。有时父母再唠叨多几下,我们就会厌烦地顶撞他们。可是我们却没有想过,父母唠叨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关怀与爱,我们的顶撞让父母的心都碎了。不是父母被你顶撞得无话可说,而是他们再也没心情说了。  相似文献   

9.
看不见的爱     
蓝子 《小火炬》2011,(11):5-5
有一天,那条熙熙壤壤的街道中段突然塌陷了,露出了一个井口的黑洞,施工队还没有来得及维修,过往的人都自觉地绕开了洞口。  相似文献   

10.
镇里人都认为道森先生是个脾气很坏的老头。小孩子们也知道千万不要到他家里的院子摘苹果,哪怕是捡掉在地上的也不行,听说道森会拿着小气枪在后面追你。  相似文献   

11.
摄影师约翰·道格戴尔正在给我拍照。他歪着头,身体向前微倾,一丝不苟地捕捉我的侧面的影像。我坐在离他约三英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微小的敌人     
姜钦峰 《良师》2010,(12):11-11
印鱼是著名的海洋旅行家。它的背部长有椭圆形的吸盘,形状极像一枚印章,能牢牢吸住平坦的物体,因而得名。利用这一特长,印鱼就能吸附在海龟的底部,轻松地周游世界,到了食物丰富的地方,它就会自动离开,饱餐之后,再搭乘下一艘“游轮”继续免费旅行。  相似文献   

13.
一位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羚羊群进行过研究。他发现东岸羚羊群的繁殖能力比西岸的强,奔跑速度也不一样,每分钟要比西岸的快13米。  相似文献   

14.
拉尔夫·埃里森的《看不见的人》是象征主义艺术表现形式的典范,在书中,作家埃里森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来表现主题。小说中人物的行动有着广泛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计思路 关注文本、关注学生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基石。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教材、教师、学生三者之间通过对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火花,从而让学生主动建构起自己的认知体系,发展能力,获得特定的感悟。《看不见的爱》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情节性较弱,隐藏在文字背后的东西较多,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建构的世界,运用多种方法在字里行间品味母亲对孩子不同寻常的爱。文章有三条线:母亲、孩子和文章中的“我”。  相似文献   

16.
摩罗  冯韬 《中文自修》2004,(2):50-50
1944年冬天,两万德国战俘排成纵队,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寇杀死了。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朝着大队俘虏即将走来的方向望着。当俘虏们出现时,妇女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相似文献   

17.
Mydear:你好!也许你不知道我是谁,但是,在我的意识中已经把你当做我的知己,我想我这一辈子可能离不开你了。  相似文献   

18.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著名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在探索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失落问题的中心主题的同时,对自由和爱这两个次级主题也进行了细致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论《看不见的人》中的"眼睛"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尔夫·艾里森在小说<看不见的人>中采用了大量的眼睛意象并赋予其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生动揭示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他眼中超越现实和虚幻的外在物质世界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20.
拉尔夫·埃里森在其代表作《看不见的人》中不在局限于直接描述美国黑人的悲惨遭遇,而是采用大量的象征性意向来反映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问题。《看不见的人》以一个相对客观中立的立场描述了美国社会中一个黑人青年的遭遇,通过人物象征主义手法细致入微地反映出美国社会不同人种之间的相处态度。相比于注重意识形态的种族抗议文学,其更关注于美国黑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易受到社会各阶层的认可,因而能够更有效地推进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