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分不开的书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作文课。开始上课了,老师带来了两本书。同学们!老师面带笑容地说,这是两本大小、厚薄相同的书,老师随意将这两本书口对口插在一起,看看谁能把这两本书分开。我们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这么神秘?  相似文献   

2.
很感谢老师让我们读了《小王子》这本书,但又因此有点“恨”老师——这本书让我哭了一阵又一阵,用了好多纸,这的确是一本让人感到伤感的书。外国人对狐狸有  相似文献   

3.
近日,国家课改专家、华东师大教授郭元祥呼吁,老师在课堂上要教好“无字书”,课堂上有两本书,一本是有字的“课本”.另一本是“无字书”.也就是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吸引力。据研究结果表明.老师的微笑、眼神、声音、服饰等将决定学生40%的学习成绩。老师在课堂上.能否常常微笑、声音动听、眼神生动,  相似文献   

4.
本书是钱理群老师巡回五地,连续15次演讲的教育演讲稿合集。“梦想”正是钱理群老师教育演讲的中心词。这不是一本以教育专家的身份、眼光、学养来谈教育的书,这是一个从教四十余年的老教师生命体验中的教育,这是一个人文学者眼里的教育。于是,也就有了钱理群老师的两个教育关键词:“生命”与“立人”。  相似文献   

5.
最近在读周一贯老师的《“儿童作文”教学论》,捧着它.既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满心欢喜.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而这本书无疑在作文教学的荆棘丛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部编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55页例2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剩下的第三天看完。第三天看了多少页?(下文简称“例2”)一位老师在教学这题时,问学生:“这题的条件是什么?”学生答:“这题的条件是: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8页。冬冬第一天看了35页,第二天看了38页。”老师给予了肯定。这位老师在分析这题时讲:“《我们爱科学》这本书有98页,去掉第一天和第二天看的页数,剩下的  相似文献   

7.
一、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为《牛津小学英语》4A/Unit 1的第一教时。本书的第一单元安排了“新学期向老师要新课本”,“‘教师节’给老师送贺卡并向老师表示祝贺”这两个语言情景,话题贴近生活,学生乐于学习。本课教学作为本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围绕“新学期向老师要新课本”这一情景展开教学。  相似文献   

8.
张肇丰 《家庭教育》2008,(10):16-16
我儿子天天的书架上有两本翻得有点破旧的书,一本是《2002年世界杯观战指南》,另一本是《四国军棋风行手册》。我们家把这两本书称之为天天的“识字课本”,因为天天比较认真、持久、有效地阅读,还是从这两本书开始的。  相似文献   

9.
谷秋实 《新作文》2011,(9):26-26
见过如胶(jiāo)似漆(qī)的两个人,可你见过如胶似漆的两本书吗?今天,戴老师在课上让我们大开眼界,见识了两本这样的“奇书”。  相似文献   

10.
刚刚人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图书馆.随意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老师的背后是一排排的整架图书。“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好!”孩子们答道。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老师讲完故事说:“孩子们,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初,华东师大出版社推出“语文狂人”王泽钊的三本新书;《高考语文.小菜儿一碟》、《中考语文,小菜儿一碟》.《王泽钊老师讲作文》。三本书里,有近百篇好文章.有数十堂浓缩的“王氏语文课”。循着讲课的脉络,便会发现,为何学生“看到课程表上有王老师的语文课.就特别高兴”。三本书再现了王泽钊个人教学精华.引导中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轻松应对中、高考。王泽钊.  相似文献   

12.
“这本书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彼得&;#183;德鲁克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旁观者》。这不是彼得&;#183;德鲁克的管理学著作.是他对“人”的观察、描画和体悟。我们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然后再随时拿起这本书,每个轻松精彩的短篇都由一个或两个人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0月9日星期一晴第一次白色的朗读“老师已经知道,同学们都爱看书。老师还想知道:有人喜欢一本书看几遍吗?”“我!”晏楚芸第一个举手,“《本爱安娜》,我连着看了两遍。”“我看《香草女巫》也是。”  相似文献   

14.
二、对话的形式要多样,多则新 学生作文例2: 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我说:“不,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张老师说:“这书到底是谁的?” 我说:“是我的。” 张老师又说道:“你为什么把这种书带到学校来?” 我将这段对白抄录在黑板上,结合同学们人物对话呆板、生硬的普遍现象,以批改作文的方法,讲述了作文对话写作中常用的四种基本形式。 1.人物在对话之前。如;张老师说;“这么说,这本书是你给他的啰?” 2.人物在对话之中。如:“不,”我分辩道,“是他从我手里抢去的。” 3.人物在对话之后。如…  相似文献   

15.
《写作一百例》被全国中学生评为“我所喜欢的十本书”之一,作为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是高兴的。这对本书的四十位编写者也是一个极大的鼓励。《写作一百例》从确定选题,开展调查研究,组织教师写稿到编辑出版,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这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样一本书呢?  相似文献   

16.
王雪娟 《师道》2014,(9):27-27
今天这节课,我有三点说明:第一。这节课的选题不是临时做的.它是我们深圳市龙岗区语文教研员曹清富老师研究十多年的一项课题。曹老师一直精心选择一些小说.去掉它的结尾来让学生进行训练。他出了几本书,由他主编的有关“微型小说猜读续写”的书被列为全国百种畅销书籍。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里也选择了“小说猜读续写”的内容。这是我上这节课的一个背景。  相似文献   

17.
“老师,不好了!”负责书橱的李佳惊慌地跑来告诉我,“书橱里少了一本书!”听她说完,我心里“咯噔”一下,以前还从未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别着急,慢慢和老师说。”我安慰着她。李佳急得满脸通红,“每到周末我都整理一下图书,没想到这次整理时,竞发现有一本《神探智破谜案》不知去向了,这都是我的失误。”她是一个极其负责任的女孩,出了这样的事,她显得很不安。“没关系,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何况是人呢!”我半开玩笑地开导她。“书橱的钥匙一直在我这里,怎么可能丢书呢?”她疑惑地自言自语。我故作轻松地说:“没关系,肯定是哪个淘气包特别喜欢这本书,他想和我们开个玩笑。”沉思了一会儿,李佳忽然说:“老师,我想起一件事,就是前天,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一本子书,《论语》是孔门的谈话记录,有些是老师的话,有些是学生的话。我们读这本书,是听他们聊天,不必一本正经,或激动得直哆嗦。”“我把《论语》当经典,是当子书的经典,今天更适合我们阅读的经典,不是孔子时代的经典,子书是当时的白话。”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小小说。不管是“小”小说,还是“大”小说,小说都是讲故事。这篇小小说就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因为一本稍有损坏的语书,发生“我”(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人)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小小故事。让我们觉得很妙的是.这故事讲得很实在.很真切.也很有波澜。比如同学们七嘴八舌为谁该拿那本书给“我”出主意想办法的场面,就很真切.  相似文献   

20.
胡娟 《辽宁教育》2008,(5):27-27
随着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我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宣布下课。 当我走到楼梯拐角时,一个孩子匆匆跑到我的眼前.把一本书塞进我的手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他就扭头跑了。我急忙叫住他,问:“这是给我的吗?”他停了一下.使劲地点了点头,又不好意思地翻开其中一页,说:“老师,这是我妈妈在书店买的,你看看这页写得对吗?”我低头看了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