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泽辉 《湖南教育》2003,(24):51-51
兴趣。像昆虫趋光一样,学生情绪的兴奋点是趋“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有兴趣就容易抗拒外界干扰,接受新鲜事物,提高求知的欲望。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与灵感,就没有创新的意识。因此,教师要科学地处理教材,善于发现突破口,找准聚焦点,捕捉契机,变换角度,把学生引入创新情境。如教《扔掉可惜》一文时,可从课外选取一些健康的、有趣的、有思考价值的、有时代感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以充分驾驭和整合教材资源,适应课改要求。教学上,要让学生走进教材,又走出教材,进入一个创新情境。情境。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大面积存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不是理念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技术即教学水平问题.教师的一切与日常课堂教学有关的操作技能都可纳入教学技术.教学技术可提炼出三项“核心技术”,即教材研读的技术、教学设计的技术和课堂实用的技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这三项核心教学技术。在教材研读技术层面,让阅读成为“教学素养”的构建基石;在教学设计技术层面,让“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育理念落地开花;在课堂实用技术层面,让最传统的最基本的成为学生最难忘的.  相似文献   

3.
一、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在分析教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注意落实好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教育的思想。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要制定适用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即所制定的创新教育目标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创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力求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眼光来审视所遇到的问题,因为有一些在教师看来是不起眼的小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次难得的“创新”机会。教师要在挖掘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  相似文献   

4.
付小磊 《甘肃教育》2022,(16):116-118
统编教材在整本书的设计中不但注重作文功能单元的应用,而且注重单元作文教学的创新。在运用新教材时,教师要注重对单元整体作文教学的范文前整后联,注重带给学生习作指导相关的启发,从习作范文到例文,帮助学生学会模仿和创作,最终带给学生习作指导的“新范式”。在统编单元作文整体教学下,教师通过单元作文教学,实现了单元作文教学“有范文、有梯度、有创造”,让学生的作文技能不断进步,习作素养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是拨动儿童心弦的艺术手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像“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学生 ;像钥匙 ,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 ;像春雨 ,滋润儿童智慧的幼芽 ;像风帆 ,推动儿童思维之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因此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十忌。一忌多而不当。要深钻大纲和教材 ,做到语言准确恰当。切忌重复累赘 ,颠三倒四、翻来覆去地讲和“填鸭式”地满堂灌 ,这将让学生学得沉闷枯燥 ,激不起学生积极思维的火花。二忌少而不精。语文教学要精讲 ,精讲教材的重难点和疑点 ,…  相似文献   

6.
创新始于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以往教师总将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解答问题,殊不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绝不仅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当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就说明对所学内容有了独立思考。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课堂教学多一点民主,少一点规矩,少一点沉闷。在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思维,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和结论超出教师所设计和期望的轨道时,教师不应强行把学生的思维加入自己的思维模式中,用自己或教材上的结论束缚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不能用粗暴的方式来中断学生的思维进程,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使学生与自己争论,给学生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具有创新的意识。  相似文献   

7.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已设计教案,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要思考就必须有思考的对象、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例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学生出于好奇心,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  相似文献   

8.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第八次课改提出的重要理念。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从“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具体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基于教材但又不为教材所束缚,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要先解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另一是要将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用教材教”,谈点个人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在备课中体现分层 检验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那么,教师的备课就“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及教学经验,重新优化组织教材。对重点、难点问题要细致分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想方设法把比较抽象、难理解的问题通俗化,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结构,使知识结构层次化。  相似文献   

10.
朱士英 《上海教育》2001,(24):47-47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由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比教师设计10个问题更有意义,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要实施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一、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引导。1.无疑生疑法,即引导学生对教材观点和老师授课的内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所谓针对性是指设计的问题既要针对教材,又要针对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化学新教材比旧教材生动、丰富。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小栏目,从不同角度体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改革思想。其中增加的44个“讨论”问题,基本都是根据教材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提出来的。这些内容有的安排在教材内容后面,但大多数穿插在教材内容的中间。如何落实“讨论”的教学,使其与整个教学内容连贯且具有逻辑性,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课前精心设计好“讨论”的教学内容“讨论”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节完整课时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备课时,应认真分析教材,钻研要“讨论”的问题,写出详尽的教学计划。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应把它和其他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讨论”教学的目的,补充应补充的条件,掌握好展开讨论的时机,选好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果的应用等。这样处理“讨论”问题的教学,既能有效保证教材思想的实施,又能逐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避免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授课方法,使教学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由于学生长期被动学习,不习惯成为知识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怎样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定要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时,既要把握教材编排的意图,又不局限于教材提供的素材;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达到高效和谐。  相似文献   

14.
化学新教材比旧教材生动、丰富。教材中设置了许多小栏目,从不同角度体现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改革思想。其中增加的44个“讨论”问题,基本都是根据教材重点知识和难点问题提出来的。这些内容有的安排在教材内容后面,但大多数穿插在教材内容的中间。如何落实“讨论”的教学,使其与整个教学内容连贯且具有逻辑性,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课前精心设计好“讨论”的教学内容“讨论”是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节完整课时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部分。备课时,应认真分析教材,钻研要“讨论”的问题,写出详尽的教学计划。一方面在指导思想上应把它和其他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整体,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讨论”教学的目的,补充应补充的条件,掌握好展开讨论的时机,选好讨论的方式,“讨论”结果的应用等。这样处理“讨论”问题的教学,既能有效保证教材思想的实施,又能逐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习惯,避免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结论、学生死记硬背的授课方法,使教学针对性强,目的明确。二、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讨论由于学生长期被动学习,不习惯成为知识的发现...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拨动儿童心弦的艺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象“磁石”,深深地吸引着学生;象钥匙,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扉;象春雨,滋润儿童智慧的幼芽;象风帆,推动儿童思维之舟在知识海洋里遨游。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做到十忌。 一忌多而不当。要深钻大纲和教材,做到语言准确恰当。切忌重复累赘,颠三倒四、翻来覆去的讲和“填鸭式”的满堂灌,这将让学生学得沉闷枯燥,激不  相似文献   

16.
宋晓华 《甘肃教育》2011,(10):69-69
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课本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有时“钻”进去,“跳”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既要“扶”又要“放”,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掌握知识。(一)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出新课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条理性。如,教学“方程的概念”时,  相似文献   

17.
许翠花 《甘肃教育》2001,(12):24-24
课堂教学是各个教学环节的中心,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渠道。因此注重课堂教学设计,渗透学法指导,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一堂课的内容要想让每个学生都“吃饱”、“消化”,教师就必须既要熟悉掌握教材的结构特点和重心,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并能针对教材重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使教学能面向全体,覆盖优、中、差各个层次的学生,使所设计的问题能符合不同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使全体学生都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流程中。下面以《穷人》一课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设计及思路。一、课堂设计要准确体…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科学地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如何能扮演好“桥”的角色呢?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感悟力上入手,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沉重的负担。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感到阅读就是为了回答问题和做“条块”式的分析,而是让他们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观念要创新教师要打破以书为本的教育观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教师要用学生眼光看教材 ,把“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等思想落到实处。教师要从独霸讲坛的“独奏者”角色变为“伴奏者” ;从传递知识的“权威者”变为学生思考的“激励者” ,成为学生学习的顾问 ,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帮助学生发现真理。二、教学模式要创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是教学思想与理论的具体化 ,又能使教学实践概括化。教师不能完全照搬任何一种教学模式 ,要从学生的实际及教学的内容出发 ,本着“普及与创…  相似文献   

20.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主要媒介。教学过程是课程实施的过程,也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新的教材观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无非是一批例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材料。如果视教材为“圣经”,一味死搬教材,按照教材的逻辑顺序和呈现方式把知识内容原原本本地传授给学生,就背离了新课程的方向,削弱了教材的功能,制约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潜心“走进教材”,又要善于“走出教材”,为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创设路径。所谓“走进教材”,就是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体会教材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