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导性,即新闻固有的指导实际的属性,是党报与生俱来的天职,也是党报的根本价值取向。然而,党报的指导性又不同于法律、政令和文件,它没有强制性。因为报纸无法强迫读者接受其指导,报纸传达的观点,要让读者接受,惟一的途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获取新闻的需要,以新闻唤起读者的注意和兴趣,并以事明理、寓理于事,运用事实内在的力量感染、启迪读者,引导读者认同事中之理。这个途径,归纳起来,无非两条:首先要引起读者关注,进而要让读者信服。如何更好地实现党报的指导性?出路就在于把指导性与新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之同频共振。寻找“交汇…  相似文献   

2.
李瑞环同志在会见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编播人员时讲过这样一段话:“办好节目,第一先叫人家听得懂,第二叫人家喜欢听,第三再研究怎样教育人打动人。如果首先研究教育人,人都跑了你教育谁去?我们编辑、记者要把自己摆在听众的位置上想问题。”李瑞环同志的这段话,对于我们研究新闻的  相似文献   

3.
怎么使经济新闻的指导性与可读性熔为一炉,克服经济报道中普遍存在的“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的缺陷?依我之见,在经济新闻选题、采访、写作整个过程中,注意选择指导性与可读性两者之间最佳结合点至关重要。那末,这“最佳结合点”是什么?本文结合《廊坊日报》几年来经济报道的实践,试作一些粗浅分析。一、思想性和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这是经济新闻的灵魂,也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问题。从宏观上讲,经济新闻字里行间要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微观上讲,就是针对不同时期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倾向问题,运用新闻事实或言论,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连日报不断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强化党报的引导意识、服务读者意识和新闻为主体的意识,把指导性与可读性统一起来,把市委、市政府满意和人民群众满意统一起来,既起到了“引导舆论”作用,又体现了“民之心声”,受到各界普遍好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连年居东北各城市党报之首。抓住引导有效与好看耐读的结合点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众多都市类报纸日益激烈的冲击和挑战,大连日报清醒地认识到,报纸是新闻纸,读者是信息传播的归宿,读者的阅读率高低,决定报纸的成败。如果你的报纸没有人爱看,指导性和舆论引导作用何从谈起?报纸占领不了市场…  相似文献   

5.
A “报纸是不见面的指导员”的说法,目前已经不常说了,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的提法,却受到广大读者的赞同。于是,问题出现了——似乎可读性与指导性是对立的,要可读性就不能有指导性,而有指导性就必然失去可读性。观点是鲜明了,而话却绝对了。因此,与其简单地肯定或否定,不如做点实事求是的分析更能给人以思索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重要一环──找准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点范以锦“报纸改革”,这是年年讲的老话题。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把报纸办得更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这是当前党委机关报面临的紧迫任务。机关报要讲权威性、指导性,不能单纯为了迎合读者...  相似文献   

7.
强调在军事新闻改革中坚持党性原则,通过改革使党性原则进一步得以实现;强调通过改革使中心工作的宣传形成强势增强实效,丝毫也不意味着在改革中可以对可读性的探索追求有所忽视。恰恰相反,强化可读性,谋求权威性、指导性和可读性的最佳结合,也是军事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正如江泽民主席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的讲话中深刻指出的:“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实事求是地说,在军事新闻宣传中,尽管已经对可…  相似文献   

8.
曾福志 《东南传播》2021,(12):12-13
网络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新闻的生态.随着新媒体的兴起,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传统意义上的内宣和外宣.从动态新闻、社会新闻及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新闻,分门别类寻找它们的共性、交集点,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辨别对内新闻和对外新闻的差异,对同时做好内外宣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唐守业在《新闻业务研究》第12期上撰文说,目前,集党报与晚报于一身的晚报在全国晚报林中已超半数.如何使这类晚报既能及时准确迅速地宣传党报特色,成为党委、政府得心应手的宣传工具,同时又要办出鲜明的晚报特色,成为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我认为必须寻找党报与晚报的最佳结合点.而最佳结合点之一是“短”.要敢于顶住各种压力做短文章,编短文章,要向领导宣传“短”,向记者强调“短”,向通讯员讲清“短”,大造“短”的舆论.最佳结合点之二是“活”.这个活一是指文章本身要写活,二是指版面形式要安排活.最佳结合点之三是“杂”.不能只注意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还要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掌故、大千世界、讽刺幽默、衣食住行、茶余饭后、婚姻家庭等等都要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0.
指导性是党报社会功能的根本。我们党的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党报对人民的指导作用。毛泽东同志说:一张党报,对人民应有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作用。刘少奇同志说:“报纸办得好,就能引导人民向好的方面走,引导人民前进,引导人民团结,引导人民走向真理。”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强调:“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这  相似文献   

11.
《北内工人报》是北京内燃机总厂的企业报。如何办好这张报,一直是我报努力探索的课题。根据本企业的具体需要,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对宣传工作的要求,我们体会到,要使《北内工人报》为改革服务,使本企业职工爱看,就应力求使《北内工人报》增强三性。一、注意本企业特色,增强接近性。我们理解的接近性不光是指地理位置,更重要的是在职工的心理上。因为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性是企业报本身所固有的,而心理上的接近性则需要根  相似文献   

12.
“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统一起来,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是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对新闻媒体的殷切希望和新要求,同时也是努力探索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是办好读者喜爱的党报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思想性、指导性与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统一起来,办出特色、办出风格.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是李长春同志今年]月走访慰问中央主要新闻单位时.代表党中央对新闻媒体的殷切希望和新要求。是努力探索实现“三贴近”的有效途径,是办好读者喜  相似文献   

14.
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可读性",这是一道摆在办报人面前需要研究解答的课题。地市党报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宣传群众、组织群众、联系群众、鼓舞群众,这无疑要有很强的指导性。然而,报纸如果没有可读性,老百姓不愿看,又何谈用报纸去"教育人"、"鼓舞人"?地市党报必须做到既有指导性,又有可读性,才能既起喉舌作用,又为群众喜闻乐见。笔者认为,要解决好这一课题,关键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软与硬的关系多年来,新闻界有种说法,地市报之所以不大受群众欢迎,一是因为报道面窄,就生产谈生产,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是衡量新闻报道社会作用具有决定意义的参数。我国新闻界对指导性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指导性就是直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  相似文献   

16.
自中央进一步强调新闻要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后,各新闻单位普遍强化了报纸的指导功能。新闻的指导性,是新闻的事实和对事实的表述所体现的对读者及社会的影响作用。但  相似文献   

17.
新闻报道的指导性和可读性,是衡量新闻报道社会作用具有决定意义的参数。我国新闻界对指导性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指导性就是直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不应该如何行动,只有报道各项工作经验、方法,才有指导性;另一种认为新闻报道具有沟通情况、传播知识、指导工作、教育人民等  相似文献   

18.
看了《采写工业新闻的甘苦》一文(见《新闻战线》今年第一期),深有同感。我认为记者采写工业新闻产生苦恼,很突出的一个原因是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矛盾。往往记者花了很大精力采写的一些工业新闻,有很强的指导性,而读者却不爱看,反应冷淡。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当前工业生产建设中心议题是改革。我们采写工业新闻时,就要挖掘各行各业进行改革的最新信息,通过对这些最新信息的宣传,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这样的工业新闻,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广大读者也会喜闻乐看。解决采写工业新闻的苦恼,还有个如何写  相似文献   

19.
陈文晓 《传媒》2004,(8):56-57
当前,相当一些实用类期刊,要么实用性很强,但可读性不足,不吸引人,甚至味同嚼蜡;要么可读性很强,有看头,但实用性很淡,不实惠.结果造成了这类期刊不仅难以争强作大,有的甚至存身都很困难.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新闻的指导性?什么是新闻的可读性?它们二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怎样寻求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以上这些论点不是什么新问题,但在新闻实践中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注意。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后,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做一点探讨或许不无裨益。什么是新闻的指导性?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建明在《宏观新闻学》一书中这样论述:凡重要新闻都有指导性,这是指有关人们日常经济生活、精神生活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的新闻,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