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桃花,花艳、果甜。我钟情于桃花。忘不了她的翠绿、她的红艳、她的芳香,还有她的果实中浆汁里面甜酸苦辣的滋味。我每每望着满街红霞般的桃花,就会想起那久别了的远方,就会用心去感念家乡时代的青葱往事,也仿佛看到了和花瓣一起飞扬的青春。这片桃花林是父亲十几岁时与爷爷一起栽种的,起  相似文献   

2.
看着镜子里的那道疤痕,心中是化解不开的忧伤。内心一直模模糊糊的念头日渐清晰起来,那就是我恨父亲。一6岁那年,父亲骑自行车带我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我坐在父亲的身后,两只小手紧紧地扯住父亲的衣襟。那是春天,路边的桃树林开满了桃花,漫山漫野,一片粉红,父亲情绪饱满高涨,  相似文献   

3.
<正>9岁那年的春天,我的身体发生了不明原因的改变——脊柱逐渐呈现侧弯。身体上的缺陷,让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甚至不愿去上学。父亲洞悉了我的心思。那天早晨,当我又一次拒绝上学时,父亲用他厚实的手掌,轻轻地擦去我腮边的泪,然后牵着我的手来到院坝。院坝边,那一树桃花正开得如火如荼。父亲对我说“:这桃树的树干因早年种下时,受到外物的挤压,长得有些歪斜,但它照样开出了好看的花。再过两三年,  相似文献   

4.
桃花渡     
十八岁那年,正是多梦的年龄,我师范毕业了。因一直找不到工作,在家里闲着。有一天,父亲打听到一个消息,说是县里有规定,凡自愿到边远小学任教一年以上者,在招工时有加分的政策优惠。望着父母额前深深的皱纹,我想不能再做"啃老族"了。于是我担起行李,前往一个名叫桃花渡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拆拆看     
据说明朝末年,流寇(kòu)横行,天下大乱,崇祯(zhēn)皇帝心里非常郁(yù)闷(mèn)。有一天,太监王承恩乔装出朝想找办法解决皇帝心情不好的难题,正好遇上一个相士。王承恩先写一个“有”字,问这个相士国家前途如何?相士说:“大明江山已去一半,你看‘有’字不是只剩下‘大’字和  相似文献   

6.
看桃花     
春天来了,爸爸妈妈带我到严店村的桃林看桃花。一下车,我就看见了满眼的桃花,真是一片粉红色的海洋。走到近处,我仔细观察,发现桃花的  相似文献   

7.
父亲原本答应,等我综合考结束后一定同我一起去生态园赏桃花,可没想到,我们错过了花期。我曾幻想过千万遍的粉色海洋,至今仍滞留在我的脑海,而那桃花,竟早已凋零得一朵不剩。一直很喜欢摄影,也常梦想长大后只身抱着一台摄像机走遍全世界。总有一些回忆令我们刻骨铭心,值得我们悉意珍藏,但时光这只巨手时不时地在我们无意间将打包好的记忆掳走。只有镜头,能以最真实的品质,将那些细碎的温暖定格在永远,包括那些已忘却和即将忘却的。之所以谈摄影,是因为我觉得花从来都离不开像摄影师这般拥有清亮双眼  相似文献   

8.
每一天都风清日朗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北京度过的,不大的四合庭院里种满了桃花,一到盛开的季节,漫天纷纷扬扬地飘着花瓣.听说这座四合院曾是东厂专门用来审犯人的地方,母亲总说这里怨气太重,父亲却摆摆手,一笑置之.  相似文献   

9.
又是桃花开     
河边的桃树又开了。满树的桃花粉红得可爱,我知道,是该去看枝的时候了。我摘了一束桃花,去了枝的家。她的妹妹告诉我枝又住进精神康复院了。我沉默着离开她家回到江边那棵桃树下。枝最爱桃花了,我们常一起背着晚霞到江边摘桃花,一束束地往写字台上  相似文献   

10.
你说过,你喜欢桃花,不只为它的美,更为它奉献的果实。 小时候,你说,我出生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我出生时,外边的桃花都开了,我们家的桃花永远是最美的,顽皮的我才不安分昵,嘴里叼着糖,从东边蹿到西边。你还是微笑地看着我,就像是春天里开着的一朵桃花。  相似文献   

11.
阳光明媚     
“爱”在我的心里发芽比这个春天还早。我通过窗外刚睁开眼的桃花,梦中滚动的惊雷和新翻的泥土,知道春天已不知不觉登陆,季节已改旗易帜。然而我无心去欣赏这愉悦的音符和美妙的乐章,因为母亲病了。父亲专门从外地赶回来,虽然母亲的病并不重,虽然母亲一再打电话,劝他别回来,以免影响工作。父亲是个执著的人,近乎顽固。每日三餐由我做好,他亲自送去给母亲,又一口一口地喂给母亲。母亲怕黑,比我更怕黑。夜晚,尤其是医院的夜晚更可怕。父亲自然会去陪她,就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给母亲讲笑话,像哄小孩一样,累了,就在床边休息一会儿。在我的记忆里,…  相似文献   

12.
春天的承诺     
在我乡下老家,有一片桃林。每年春天,桃花盛开,如粉如霞。无论我走到哪里,那如粉如霞、如雾如梦的桃花,总成为我记忆中最美好的风景。同样的桃花,后来我在班里一位小朋友的画里又看到了。然而,在他的这幅名为《春天》的画里,桃花被画成五颜六色的。我问他:为什么要把桃花画成这样?粉红不是挺好吗?他充满遐想地告诉我:“老师,等我长大了,就种这种桃  相似文献   

13.
31年前,我出生在永平县曲硐镇桃新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生我养我的桃新村,相传是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自古至今不乏朴实、自然之风,但经济和文化却十分落后。在我9岁的时候,父亲积劳成疾不幸早逝,家庭的生活重担就全部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为把我们六个兄弟抚养成人,母亲起早摸黑,在  相似文献   

14.
桃花哪去了     
1.春天,桃树结满了桃花。“多美的桃花呀!”小猪说。 2.过了些日子,小猪又去看桃花,可是,树上的桃花都不见了。 3.小猪忙去问小兔:“你摘桃树上的桃花了吗?”小兔摆摆手说:“我没摘呀。” 4.小猪又去问小猫,小猫摇摇头说:“我也没摘呀。”  相似文献   

15.
肩膀     
<正>爷爷的肩膀,连接着朝霞满天,延伸到乡间小路,也撑起了我难忘的童年。——题记年华似水,潺潺涓涓,无声淌过人间。一瞬一刹那,一颦一笑间,在片片烂漫桃花之中,总有一双温暖的肩膀依稀可辨。晨光熹微。桃花纷纷攘攘,花香溢满了小院,飘入了我的梦乡。爷爷微笑着将我从睡梦中唤醒,让我同他一起去看桃花。桃花层层密密,灿若朝霞。每每这时,我都吵着要摘桃花。爷爷又笑着俯下身,双手托着我的腿,让我骑在他的肩头。我坐在爷爷厚实的肩膀上,一手扶着爷爷的头,一手轻轻抚摸着那如娟的小小花瓣,脸上展开了笑颜。忘记摘了几朵桃花,只记得檐下的桃树被爷爷的肩膀丈量得很矮,矮得让童年的我俯视即可看见。  相似文献   

16.
桃花峪     
汪跃峰 《教育文汇》2009,(12):51-51
桃花峪,一个以桃花为名的地方,在一次不经意的旅行中与我不期而遇。在中国,以桃花命名的地方非常多,比如桃花岛、桃花谷、桃花源、桃花屿等,不少地方都以桃花闻名于世。我所说的桃花峪,位于中原大地,郑州西北25公里处。那是一个三面抱山、一面临黄河的小山谷。  相似文献   

17.
正一场带雪的春雨,桃花就在枝头含苞待放,多像我乡下姐妹们羞涩的脸。站在都市丛林的高楼顶上望故乡,我很疑惑,故乡怎么就像躺在大地臂弯里的一棵桃树呢?道路是树干,河流是嫩枝,房屋是鸟巢,庄稼是叶片,那点点花红和缤纷应是思念的丛林。但我今天遥想的是乡野的桃花。桃花是我的乡下姐妹,是我乡恋中最美的枝条。然而都市的繁忙和多变总把一些好梦挤碎,不是儿子出生,竟好长时间没有做桃花梦了。没有了桃花梦,就仿佛无枝可依。是儿子又把我和桃花和乡下联姻起来。儿子出生后从产房回家,按民间的习俗  相似文献   

18.
大千世界     
梁启超先生是清光绪年间发动维新变法的首要人物之一。他从小资质聪慧,思路敏捷,又能刻苦钻研,10岁时便能诗善对。 一次,小启超随父亲到亲友家作客,见院中桃花盛开,就顺手摘了一枝。怕父亲  相似文献   

19.
细雨·桃花     
每当桃花盛开的时候 ,都会有张素洁得如同桃花一样的请柬飞到我的案头 ,传达着桃花对我的召唤。校园里那挂满花蕾的树木又一次牵动我思乡的情丝 ;书本里收藏着的那朵枯萎的桃花又一次让我想起了家乡那大片的桃林 ,那里深埋着我的梦 ,飘浮着我的魂……在一个飘雨的日子 ,我踏上了去家乡的路途。一路风雨 ,心中默念着李清照的“知否知否” ,却全然没有女词人那种洒脱与悠然。“竹外桃花三两枝” ,美倒是美 ,可那柔弱的桃花又怎能经得起几番的风吹雨打 ?贾平凹先生院里那棵小桃树到底孕育出个桃儿没有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家乡的果农们望着堆得…  相似文献   

20.
我的好伙伴     
正外婆家的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桃树,足足有我的五个个头儿那么高。妈妈说这两棵桃树和我同岁,是我出生那年外公亲手种下的。在生活中,桃树成了我的好伙伴。春天,万物复苏,朵朵桃花争先恐后地盛开了,粉嘟嘟的笑脸映红了整个院子,过往的路人无不称赞桃花漂亮。当我坐在窗边做作业时,一阵风吹过,我就能闻到空气中散发着的桃花淡淡的清香。过了几天,桃花谢了,落得满地都是,就像给地面铺上了一张粉红色的地毯。我将散落在地面的花瓣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