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60—70年代上山下乡运动中,知识青年的户口由城市迁到了农村。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户口迁移管理,广大知青很难再把户口迁回城市。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文革结束后。计划经济年代,由于城市户口与市民很多利益粘连,把户口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使知识青年丧失了城市人口身份,所以一开始就遭到他们的抵制,造成很多社会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把户口迁移与上山下乡运动捆绑起来,注定了这场逆城市化潮流而动,大规模地从城市往农村迁徙知识青年的所谓"革命"运动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的一大奇观。在“文革”以前,它具有探索性质;在“文革”期间,随着阶级斗争扩大化指导思想的升级,逐渐演变成一场政治运动。对这一运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3.
"文革"初年商洛市受到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再锻炼社会思潮的影响,商洛"老三届"毕业生的知青运动发展到了高潮.知青运动在商洛市虽未能解决体制性的就业问题,但仍然磨练了一代人.通过考察"文革"前后商洛市的知青运动,力求还原商洛市知青的原貌,给予商洛市知青运动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后人观照"文革"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的席卷全国的热潮.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层面对这场运动加以审视,探究“文革”时期知青投身上山下乡运动所蕴含的社会心理,并揭示上山下乡运动走向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在全国曾掀起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十多年时间,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在内的10多万知识青年到呼伦贝尔地区的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插队下乡,到牧区插包和“走敖特尔”,到国营农牧场劳动锻炼。其人数之多、影响之大,一时成为当时社会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着重分析这一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呼伦贝尔地区的生产、生活,从中总结60年代——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在呼伦贝尔地区所产生的客观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6.
"灰皮书"、"黄皮书"是坊间对我国1960年代初开始出版的一批约三百多种"内部发行"图书的统称,这个出版活动持续近二十年,成为我国当代出版史上一个奇特现象。"灰皮书"、"黄皮书"的出版背景是配合国际"反修"斗争,为党内干部教育提供"反面教材"。"文革"开始后,这些图书以各种方式流传开来,给当时渴望读书的青少年以极大的思想启发,引导他们联系社会实际思考国家未来发展,这些思考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向全国延伸,逐渐汇聚成为后来思想解放运动的先导。  相似文献   

7.
60年代:知识青年 到农村去 事实上,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 1966年文化人革命一开始,高考随即被取消.从当时的现实情况考虑,上山下乡在客观上是最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提到"再学工农兵",很自然让人想到20世纪那一段"上山下乡"运动的历史.一提到那段历史,"蹉跎岁月"四个字就会映入许多人的脑海.当然,最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了重新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呼声.  相似文献   

9.
1968年至1980年间,我国曾掀起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近2000万城镇青年奔赴边疆、农村,成为普通农民。由于地域不同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和知青政策的不完善,这一代青年历尽千辛万苦。30年过去了,知青的下一代已经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或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0.
晚年毛泽东在“文革”的特定时空中发动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以培养接班人,但是,实战证明这种培养策略出现了失误。新时期,邓小平扬弃了这种培养策略,提出通过正规学校教育、社会实战、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等途径培养接班人的策略,从而保证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逝去的书信     
悦荐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那场特殊的运动中,书信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它是人们心灵的安慰,它甚至是人们生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中去,有专家和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知识青年再下乡"或"二次知识青年下乡".在使用.知识青年再下乡"或"二次知识青年下乡"这个说法时应该非常慎重,从深层次分析两个社会现象,两者在时代背景、目的意义,参与主体、形式内涵和产生影响本质区别,应该从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中汲取经验教训,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进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当代文学中的流浪意识,深具理想主义的精神气质.这种理想主义的流浪意识作为一种现代个人观的表达,可以追溯至"文革"中"上山下乡"运动在知识青年中造就的深刻而苦涩的怀疑精神.北岛的经历与作品是这种流浪意识的典型表达.北岛前期诗中坚定的怀疑和否定的精神酝生出思想与精神的流浪,带有在精神上寻找出路的迷惘感、漂泊感以及理想主义式的悲剧英雄色彩.其去国之后的流浪则带上了一种焦虑感和宿命色彩.  相似文献   

14.
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一定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少年时代在饥寒交迫的困难时期中惶惶而过,青年时期的"上山下乡"运动又改变了他们的命运。这些鲜明的时代烙印,留给这代人无法  相似文献   

15.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已经结束多年,而在文学界及思想界,它的影响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正是由于当年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使新时期文学中出现了独特的一景——知青文学。它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思想内涵吸引了包括知青在内的整整几代人的目光。"上山下乡"运动到今年已过去近半个世纪,而知青文学也历经了从幼稚到成熟,从单纯到深刻的蜕变,但贯穿其中、始终如一的是作品中难以挣脱的"知青情结"。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浅析知青文学在不同时期的流程,并从中揭示出贯穿其中的"知青情结"。  相似文献   

16.
慨然 《老年教育》2014,(11):13-15
<正>"知识青年"这个特定名词,早已随着"上山下乡"的那段历史,尘封进岁月里了。然而,那难以忘怀的记忆却永远挥之不去。因为,那里有他们燃烧的激情,有他们汗水和着泪水打湿的青春,也有一些难以诉诸笔端的青春糗事。一次偶然,一位当年的女知青向笔者讲述了她的一些经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向老一辈咨询和翻阅相关资料,了解知青"上山下乡"的来龙去脉,通过重温这段历史,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来认识"上山下乡"运动,了解了那代青年生存、生活的不易,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建国以来由政府组织的一场社会历史运动.同时也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一次尝试.由一场社会运动演变成了一场狂热的政治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教育结构必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先后经历了50年代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大中专院校从综合型向专门化方向进行的调整,60年代初适应"大跃进"导致国民经济失调需要恢复调整的中等职业教育大规模缩减,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伴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农村普通教育规模的大扩张,80—90年代高中阶段职普教育结构大调整以及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高等教育本专科结构调整的五次大的调整。当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提高阶段,需要对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20.
《乔厂长上任记》塑造了一批历经十年浩劫的新时期干部群像,性格真实可信。1976年10月文革结束后,一代青年从乌烟瘴气的阶级斗争中走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新时期。亲身体验了和亲眼目睹了文革对人肆意蹂躏的一批知识青年,对祖国作出的新决定和新号召体现出不同的思想反应和实践行动——积极或消沉,有的人甚至成了改革的绊脚石。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识和行为,究其本质根源,在于"文革遗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