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静 《教育史研究》2003,(1):1-5,20
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微观史学、口述史、史料采集四个方面来分析后现代文学理论对教育史研究的影响;并对此影响下的教育史研究中的宏观与微观以及教育文学的专业化问题作了思考;只有不断寻求教育文学理论与方法的突破才能丰富教育史学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史学的想象力是一种教育史研究者所应具备的心智品质,它帮助处于当代教育场域中的研究者带着现实教育问题回到过去,并在理解过去教育的基础上研究与重构教育史,从而厘清与引领当代的教育改革。教育史学的想象力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知识生产,而且能使教育史研究立足当下、重塑过往与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3.
一、史学理论史学史研究和海外中国学研究朱政惠教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讨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有关理论问题。在座进行这一方向研究的硕士生是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业的,博士生是海外中国学史研究方向的,为什么坐到一起了?这  相似文献   

4.
史学研究成果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所用理论方法的独到和创新,二是史料的丰富与新颖。“理论是灵魂,资料是血肉”。但是,对史料的发掘和整理的空间是有限的,并且有时是我们力所不能及的。而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是无限的,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尝试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并对旧有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反思和批判,加强理论修养的培养和锻炼,将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经。未来的史学研究的突破就在于理论和方法的突破。但对理论要有一个清醒正确的认识,它仍然是以扎实的史料功夫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尤其是近50年来在史学与政治关系问题上有种种不同认识,并影响到史学的发展.虽然我国史学发展历程中有过被政治化、简单化、庸俗化的痛苦经历,但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史学与政治有关系,而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的关系,曲解了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把史学与政治关系简单化以及把史学等同于政治是错误的.同样,割裂史学同政治的关系,强调史学要“超越”现实也是不正确的.在史学工作中应该正确处理好史学与政治关系的三个维度,使史学在与现实政治运动的双向互动中保持合理的运动形态.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治史传统的国家,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史学批评的优良传统,产生过很多优秀的史学批评著作和较为系统的史学批评理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随着史学领域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审视、反思这些成果的优劣得失,成为历史研究繁荣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由此,史学批评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史学工作者在史学批评理论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尽管很多史学工作者呼吁加强史学批评研究,但史学批评仍然是史学研究领域的“新兵”,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不多,史学批评还远远没有达到反省批判自身、规范史学研究、推进史学发展的目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学批评的实践意义和学术意义仍有巨大的讨论空间,为此,我们特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相关领域的学者就“史学批评与史学发展”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以推进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8.
正主持人语:本期专栏刊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论文4篇,都是视角新颖、颇具创见之作。《试论传统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的学术关联》一文,重点论述如何以环境史这一新视角,来重新认识、评价清初历史地理学名著《读史方舆纪要》的价值。作者认为,环境史虽然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但从学术发展的源流考察,当代环境史家所关注的重大问题,诸多可从传统历史地  相似文献   

9.
10.
教育史研究当然要搜集材料,但史料并不是史学,最后赋予史料以生命的或者使史料成为教育史学的,是要靠教育史家的思想。任何一种教育史叙述或解说,不可避免地是根据某种哲学的前提假设出发的。本文试图从教育史研究前提假设的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当代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章认为,20世纪西方史学发展大势为:历史哲学转向:研究领域拓宽;研究方法变革;马克思主义史学影响扩大。当代中国史学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是:与国外史学界的对话与交流频繁;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兴起并走向深化;“现代化”研究变为重大课题;历史现象与规律的探求向多层次发展;历史知识的普及更加多样化,当前中国史学的不足表现为:理论研究热点减少;研究对象琐碎化;选题趋同化、庸俗化;成果过乘化、泡沫化;学风轻浮化;人才培养盲目化。改革方略为:明确目标,立足启点;选准突破口;探索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自2000成立以来,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白寿彝主编的六卷本<中国史学史>,是目前卷帙最大的中国史学史著作.该书将中国史学的发展划分为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五代宋辽金元时期、明清时期(1840年以前)和近代时期六个阶段,分别由白寿彝、许殿才、瞿林东、吴怀祺、向燕南、张越、罗炳良、陈其泰撰写.本书经老、中、青三代学人的精心结撰,历时20年全部出版,是本领域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史学研究成绩的背后潜存着的令人担忧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于斯宾诺莎史学问题的相关研究,特别是自20世纪以来,国内和国外都取得重大的成果,如关于斯宾诺莎对《圣经》的考证和解释方法的研究等。结合当前来看,取得成果的同时,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研究深度不够,材料不全等,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斯宾诺莎史学问题的研究,对当今史学发展仍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刊特约周先生撰文谈谈治学经验,现将其《我的史学研究与史学观》一文刊载。我们深信,周伟洲教授的治学精神、学术思想和道德风范会使每位读者受到启发和鼓舞  相似文献   

16.
由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大连大学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大连大学人文学部联合主办的史学批评与史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是一次成功的学术盛会。与会代表们主要围绕史学批评和史学文化两个议题展开了广泛的交流,从多方面总结了史学批评的成就,探讨了史学批评发展的途径和前景,也从多角度审视了史学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中心主任瞿林东教授主编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日前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2003年11月)。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是反映国内外史学界同仁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史学史学科建立至今,在中外史学交流和比较研究中,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方法,到探索中国史学的对外影响,再到重视外国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三个类型。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和"从周边看中国"构想的提出,突破了以往"自我诠释"和借鉴"西方透视"的思维局限,开拓了中国史学史研究的新领域,是当前史学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教育史学在教育科学中的比重和地位不断衰落。中国教育史学要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在研究范围、研究范式、研究目的上要有质的飞跃,逐步实现研究取向的变革,即研究范围的整体性取向;构建理论体系,确立中国教育史学研究范式的取向;服务现实的价值取向。只有如此,中国教育史学才能从目前的尴尬之地走出,走向新世纪的光明。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伊始,对马克思主义与历史科学的关系的重新审视引起了对史学理论研究与史学主体性问题的关注;同时,这一时期不断涌入的西方20世纪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对主体性的特别关照的学术取向也激起我国史学界对史学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并对研究的理论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方面构成了我国新时期史学主体性问题研究的两个理论缘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