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卫作与报道是配套工程,工作干好了,报道跟上7,才能画上圆满的句号;否则,只能算是完成工作的一半。”这是某军需仓库政治处主任李涛抓报道工作的日头禅。李涛当主任3年来,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使该仓库连续3年被分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去年被军区后勤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李主任在工作中十分注重创造新闻报道的氛围,每次开政工会他都强调工作与报道的关系。他要求仓库的干部树立报道意识,并制定了有关奖励措施,促进了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的积极性。去年国庆节前一天下午,仓库接到通知,某部演习需要3万双胶鞋,保…  相似文献   

2.
一个连续多年与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无缘的单位,要想走出低谷,首先要拥有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141医院刚刚上任的政委刘会兴和政治处主任陈艺园深明其理。于是围绕着建设报道队伍的问题,在这个医院出现了政委主任“同唱一首歌”的爱才、育才故事。刘政委:三请报道员政委刘会兴原是后勤某分部干部科长。今年年初,分部领导决定让他到141医院担任政委,当他了解到这个医院新闻报道工作开展不起来的缘故就是缺少报道骨干时,他上任伊始就在分部范围内物色报道骨干,旨在使该院报道工作打个翻身仗。分部所属一个仓库地处大山沟,这个仓库的新闻…  相似文献   

3.
今年来,济南军区某军需仓库群众性写稿蔚然成风,使报道工作上新台阶。  该仓库过去抓新闻宣传工作,总认为是政工干部、报道员的“职责”。张云波上任政治处主任后,多方取经借宝,结合仓库工作实际,有计划、有组织邀请报社编辑、记者为广大官兵讲课,举办新闻、摄影培训班,努力营造群众性写稿的氛围,官兵写稿热情空前高涨。仅今年1-11月,该库在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解放军报》、《人民日报》、《解放军画报》、《新闻与成才》等中央级报刊刊稿100多篇。 某军需仓库群众性写稿蔚然成风@吕爱强  相似文献   

4.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不论是担任油料仓库政治处主任、医院政委,还是现在任济南军区某办事处政治部主任一职,尼志坚始终把抓好报道人才作为抓好新闻报道工作的首要征务去完成。栽下梧桐引凤来对新闻人才的发现,尼主任有着记者发现新闻线索般的敏感性,这使他得到了不少搞新闻的“好料”。张延旭的发现和任用就是其中一例。1994年初,时任某油料仓库政治处主任的尼志坚听说汽车班调来个志愿兵,曾在北京军区《战友报》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他第二天便找张延旭谈话,提出留他在政治处工作的要求。没想到张延旭一口回绝。尼主任猜测事出有…  相似文献   

5.
古都安阳有座编制只有200张床位的驻军151医院。医院虽小,但报道工作成绩斐然,已连续6年被分部、军区后勤部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他们报道工作为啥搞得好?兄弟单位负责新闻工作的领导前来取经。该院政委王玉峰的一番报道“人才观”,使众人颇受启发。立足本土育人才王政委说:“搞报道工作得有报道人才,人才哪里来?天上掉下来,地下冒不出,关键靠培养”。王政委1989年调到这个医院任政治处主任,一上任便开始着手培养报道骨干队伍。他认为:“医院是一块沃土,科技人员多,文化层次高,80%以上人员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每每提到这个坐落在鲁东半岛的大泽山,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这里可与新疆吐鲁番相媲美的葡萄。于洪展,就是地处大泽山葡萄之乡某仓库的政治处主任,也是某分部有名的“笔杆子”从一名普通的干部靠“爬格子”走上今天政治处主任这个位置的于洪展,在这个坐落在山沟的仓库整整蹲了13年了,他对于大泽山的一草一木都那么熟悉和无限的眷恋、热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每每和于主任提起这大山和坐落在大山中的仓库时,他都激情难捺。他说是大山给了他灵感,是山使他看到了自己在爬格子上的希望…  相似文献   

7.
146医院政治处重视新闻报道工作,出现了人人关心报道、人人参与报道、人人有稿件见报的可喜局面。去年一年,这所医院在省级以上报刊见稿85篇,其中43篇是政治处人员采写的。医院被济南军区评为“新闻报道工作先进单位”。这个医院的政治处把新闻报道工作当作促进医院全面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两年来,他们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每周有一名同志在科室了解报道线索,及时掌握报道信息;坚持每周三上午集体研究报道重点.探讨写作路子:够持做到快写快报。政治处主任乔金平不仅做好报道队伍的组织领导工作,还带头采写稿件。去年7月,他…  相似文献   

8.
政委周竹华对新闻报道工作一往情深。他在担任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期间,就提出了对报道工作要“特事特办”,在督促和指导报道员干好工作的同时,倡导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并且自己带头写稿。他当政委后,工作多、时间紧,可对报道工作的热心劲儿却有增无减。不论是在机关干部大会上,还是到区县人武部调查研究,他都要求大家支持、参与报道工作。有个县人武部全面建设搞得扎实,他就带领政治部的同志专程到这个县现场采写,当场确定有价值的报道线索,写出的稿件陆续见了报,有的还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采用。周政委担任军分区报…  相似文献   

9.
济南军区后勤某军械仓库,驻扎在偏远的深山沟里,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报道工作开展得却十分红火。笔者前来“取经”,官兵们说:这都是仓库政委冷采智重视人才培养的结果。尽力挖掘人才要把新闻报道工作搞上去,没有人才不行。冷政委了解到,保管二队助理员邱光辉爱好写作,每年都在报刊上发表不少诗歌、散文。尽管搞报道是外行,但他文字基础好,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回去后,冷政委就与仓库领导商量,将其闺人政治处负责报道工作,让其发挥特长。为尽快提高小邱的采写能力,库里还出钱为他报名参加了军报的新闻函授。同年底,又联系让小…  相似文献   

10.
五一0四五部队政治处主任张为民,是报道员出身,深知写稿的酸、甜、苦、辣。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对报道人员的关心和培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座位是留给报道员的”“五·一”国际劳动节,该部队与驻地一家国家二级企业搞联欢活动。出发前,张主任的一位同乡急匆匆地找到他,说:“老张,搭你的车到县城去一趟——”话没说完,就要拉门登车;这时,车上丢下一句话来“不行,这个座位是留给报道员的”。细心的人都会发现,从这以后,每逢外出参加重大活动,在张主任的身边总会空出一个座来,不用说,那是给报道员留下的。“把焦点…  相似文献   

11.
某军需仓库政治处主任张玉富,在仓库干了两年,使仓库的报道工作受到上级表彰。对于他,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有一颗惜才之心。张玉富在新闻行当里干了十几年。1993年,他升为政治处主任。他上任后先是制定写作人才培育计划,接着又为有写作特长的战士报名参加了军报新闻函授学习,订购了《新闻与成才》等刊物,还把两名优秀报道员选送到新闻单位学习深造。平时他不论工作多么忙,总忘不了给报道员提供线索,帮助修改稿件,并经常督促检查,在他的热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有5名官兵的新闻写作水平提高很快,每人年见稿量都在50篇以上。勤务…  相似文献   

12.
我们团报道员写稿有一怕:怕政治处主任牛永奇审稿。他那“打破沙锅问到底”式的“问”,常把你“问”到难堪的境地。  相似文献   

13.
日照市东港区人武部政委梁化勇自任军分区新闻干事始,就再也没有放下手中的笔。不管是他任人武部副政委、部长还是政委,结合工作搞报道已成了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他都有二三十篇稿件见报,且大都是要闻。其他单位的新闻干事都以为这位大名鼎鼎的梁化勇是位专职报道干事呢,而本单位的同志则都喜欢叫他“报道政委”。染政委有个好习惯,每周至少下基层一次。一来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来搞调研,看能否顺手抓几条“活鱼”来。梁政委搞调研写稿子,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见报而写稿,而是通过写稿提炼出一种反映时代强音的…  相似文献   

14.
提起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政治处主任吴茂科,许多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吴总编。这位吴总编,恐怕是全军最小的报纸的总编辑了。他所主编的院报──《疗养之声》经常摆在军区有关领导的办公桌上,深受军区后勤某分部官兵的喜爱。吴茂科,这位农家子弟,1994年初从胶东大泽山某仓库来到青岛二疗。他在仓库任政治协理员时,就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工作。他说:“身为政工领导,不抓新闻报道怎么行,不带头写稿怎能带动大家?”一种责任感促使他拿起了笔,仅1994年以求,他先后被《政工导刊》、《新闻与成才》、《解放军报》、《前卫报》、海…  相似文献   

15.
在武警河南某部机关里,一提起政治处李红雷主任,都说他是个“严”主任,特别是报道组的同志,对他的“严”,更是心感身受,印象颇深。近几年来,在他从严抓报道方针指导下,这个团连续三年被上级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使这个报道工作一直后进的单位,彻底打了个翻身仗。然而,李主任的“严”决不是一味地严,严上加严,越严越好,而是严中有理,严中有情,严中有爱。严之有理。“严”主任到任后,就给报道员下达了“宁肯不上稿,不搞假报道”的死命令。报道员们想,咱这个团的报道正处在低谷,要想打翻身仗,先得把篇数突击上去,如…  相似文献   

16.
前几年,某仓库的新闻报道工作比较薄弱,自从1997年8月政治处主任孙杰上任以来,仓库的见报刊稿数不仅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一举摘掉了落后的帽子。上任踢“三难”孙杰上任不久,就发现仓库的新闻报道工作开展不利的原因是“三难”。一是骨干难培养。政治处只有一名干事,工作头绪多,没精力潜下心来写新闻稿件。加上仓库人少事多,有写作基础和爱好报道工作的人少,多年来没有建立培养一支过硬的报道队伍。二是信息难畅通。仓库地处深山腹地,偏僻、闭塞、信息不畅,与社会接触少,写出的稿子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三是经费难保障。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7.
凡华  恭章  瑶琴 《军事记者》2002,(2):63-63
熟悉潍坊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曲新佩的人无不佩服他二十几年如一日,结合工作搞报道的精神。1973年12月从名海滨城市山东青岛入伍的曲新佩,先后担任团电影组放映员、政治处书记,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撰写并发表了近百篇新闻、学稿件,被破格提干。后由师政治部干事调到省军区军事法院、军区军事法院,从书记员、审判员到审判庭庭长,在长达20年的军事司法实践中撰写并发表了大量新闻稿件、学术论,多次被济南军区表彰为“结合工作搞报道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8.
某海防团政治处主任宋涛上任伊始,“第一把火”就烧到新闻报道工作上。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团就在军内外报刊、电台刊播稿件百余篇,一举掉了这个团新闻报道工作落后的“帽子”。为此,宋主任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新闻园地的“引路人”。“搞新闻报道不是图虚名”。曾有一段时间,这个团部分人员认为搞新闻报道是为了“出名挂号”,做的是表面章;有的觉得工作只要做了,是否报道与部队建设没多大关系。针对这种认识偏差,宋主任一上任,就  相似文献   

19.
我刚开始搞新闻报道那会儿,一天到晚忙碌不停地打听“信息”,发现一件事情就匆匆采访,赶紧写稿,结果发出的稿子都象“泥牛入海”杳无音讯。我很苦恼!一来责怪自己报社无“关系户”,二来感到大概是写的太少了吧?此后,我每天都要保持给报社发一两份稿件,心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一定会感动编辑的。谁知两个月过去了,报纸上仍旧连个“火柴盒”都没见到。这时,我们政治处主任王万里提醒我说:“部队难道每天都有新闻可写吗?写稿子要抓准问题,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报道价值”。他的话对我触动很大,我理解到写稿不能用数量去感动编辑,也不能单纯依赖编辑去修改。这以后,每遇到一条好的报道线索,我不再草草地采写,而是  相似文献   

20.
去年,南京军区某炮团新闻报道工作成绩不俗,在《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和省以上报刊上用稿近200篇,政治处干部人人见报5篇以上,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政治处”。取得如此成绩,大家说,政治处主任周建平功不可没。(一)周主任是去年走马上任来到炮团的,刚到团里几天后,就使他有一种“让我欢喜让我忧”之感:喜的是政治处几位干事写材料很有一手,好多材料被上级转发,有的甚至被总政转发;忧的是机关干部结合工作搞报道却还不多见,有的是干了多年的老干事,报纸上至今只字未见。周主任心急啊!作为政治机关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